四十年風雲激盪,四十年鑄就輝煌。在創新驅動、產業強市的征途中,無錫企業界和企業家以“四千四萬”精神,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傳承了民族工商業發展基因,開創了“蘇南模式”發展奇蹟,正成爲“強富美高”新無錫發展的主力軍。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這些無錫企業負重爬坡的身後,一直有一股強大的金融力量支持着他們一路前行。伴隨着金融體制改革而生、85年1月1日從人民銀行分設成立以來,無錫工行就堅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勇於探索創造無數行業第一,成爲無錫金融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據不完全統計,無錫工行34年累計貸款超2萬億,並正以存貸款雙破千億的龐大規模,持續助力無錫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工商銀行無錫分行

奠基礎:爲“蘇南模式”孵化立下首功

改革開放初期,無錫在全國激起巨大反響的,就是鄉鎮企業的“一包三改”。偉大的創舉,直接突破了“終身制”、“鐵飯碗”、“大鍋飯”的三大禁錮,解放了生產力。期間,第一批鄉鎮企業的騰飛,就得到了工商銀行的鼎力扶持。

三十多年前,金融體制改革剛剛開始,各家專業銀行不再侷限於以前的業務範圍,紛紛“進城下鄉”、“上岸破牆”。工行爲了實現戰略性轉變,嘗試進入農村金融市場。但是,在田野阡陌中起步何其艱難。工行洛社分理處是第一批進入鄉鎮的網點,1986年成立之初,業務拓展舉步維艱。當時的農村,老百姓概念裏只有農村信用社,對工行的主動對接比較隔閡。經過調研,工行洛社分理處首先給位於洛社的無錫縣柴油機廠、造紙廠、化肥廠這三家縣辦企業解決了急需的貸款。“財神爺”、“及時雨”的名聲不脛而走,村鎮的各種經濟會議都開始給工行留位置。工行洛社分理處又趁熱打鐵,“前所未有”地給鄉鎮企業授信貸款。據當時的負責人回憶,“改革開放初期,鄉鎮企業能從銀行貸款是完全不敢想象的。正是工行這種膽量和作爲,率先爲鄉鎮企業輸血,爲他們的發展贏得了先機!”

從1986年到1992年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南巡,發表“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講話,無錫工行已提前6年開始了普惠金融的探索,僅僅洛社分理處一家分支機構就成功開戶1000多家鄉鎮企業。在無錫工行的金融助力下,單單一個洛社鎮,就兩次獲評爲中國鄉鎮之星,綜合經濟實力在當時全國五萬八千多個鄉鎮中排名第七,在當時無錫大市“一市三縣一郊”中綜合經濟實力位列第一。這一成績也極大程度地鼓舞了無錫工行其他鄉鎮支行的陸續設立,無數鄉鎮企業也如雨後春筍般被“貸”動起來。正是無錫工行對鄉鎮企業發展初期的率先扶持,纔有了後來江蘇省第一個億元鎮、第一個億元村、華夏第一縣等一大批經濟奇蹟的誕生。

開源頭:調全國閒置資金化解“錢荒”

改革開放初期,全國都在爭分奪秒、熱火朝天地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可就在1986年初,無錫市工業總產值卻僅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了3.7%,增幅之低極爲少見。經深入廣大企業調研發現,資金供應不足導致生產徘徊不前。此時的企業已餓得嗷嗷待哺,但銀行卻又被剛執行不久的“實貸實存”捆住了手腳:當時的老百姓存款很少,尤其是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迅速,企業貸款需求巨大,銀行多爲“借差行”(放款大於存款的商業銀行)。無款可貸,成爲當時擺在銀行面前的最大難題。

剛成立不久的無錫工行,根據自身“企業運營資金貸款主要來源”的初始定位,開始探索資金的橫向融通。1986年10月,工商銀行南京、無錫、蘇州、常州四市在無錫簽約成立了短期資金市場,通過全國各銀行間聯動,用“空間差”、“時間差”、“行間差”來拆借資金支持經濟建設。在存在的15年裏,無錫資金市場輻射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328個銀行機構,總計拆借6700餘筆資金、金額7000餘億元,成爲當時全國最大的銀行間調節資金餘缺的中樞,發揮出的金融能量轟動全國,受到了《人民日報》、《經濟參考報》、《金融時報》、《新華日報》等數十家中央級、省級媒體的爭相報道。這些拆借來的資金,每年約有200億爲無錫經濟發展注入動能,大大支持了國有大中型企業,也支持了鄉鎮企業的發展、助推了錫城“蘇南模式”的孵化成長。

當年如此紅火的資金市場現在爲何卻銷聲匿跡?這恰恰說明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國強民富。無錫工行1984年成立,全行存款餘額不過千萬而已;到2018年,無錫工行存款餘額已是千億規模,上萬倍的增長,再也不需要到處拆借了。而對於企業而言,也不似當年只有銀行貸款這唯一融資渠道,可以通過上市、各種公募、私募基金獲得更多資金,所以在2000年後,無錫資金市場逐漸淡出了大家的視線。但是,無錫資金市場在特定歷史時期發揮的特殊作用將永載史冊。

敢創先:活躍改革潮頭創造無數第一

無錫工行行史陳列館,記錄着無錫工行成立34載以來創造的多項國家、江蘇省第一:1986年,在全省金融系統第一家正式使用微機處理對公業務;1989年成立全國工行第一家使用電腦系統處理信用卡業務的銀行;1992年與上海申銀證券公司聯合投資組建無錫第一家證券公司;1996年牡丹無錫中旅萬事達聯名信用卡問世,成爲我國第一張旅遊業聯名卡;2001年,無錫市第一張信用卡貸記卡——牡丹貸記卡由無錫工行發行;2010年,在無錫首開股權融資先河;2011年,成功辦理全國首筆海洋工程船舶融資業務7.5億元;2011年完成省內首筆股票收益權信託業務;2011年全省首創的"租賃+信託"收益權產品;2016年,辦理省內首單“交叉貨幣利率掉期業務”; 2016年辦理省行首單“人民幣利率掉期業務”;2012年,與無錫101醫院開展銀醫項目合作,是江蘇省第一家銀醫一卡通合作項目......可以說,無錫工行就是無錫金融界改革開放40年的樣本。

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的高新區,不管是經濟發展,還是社會事業等各方面都處在萌芽階段。就拿工行開發區支行來說,從1993年成立伊始,就敢爲人先、勇於嘗試,頂住壓力和懷疑,積極研究和探索針對外向型經濟的新金融產品,在上級行的大力支持下,先後敘做了工行系統全國第一筆外商投資企業項目貸款、全省第一筆外匯保匯和外匯委託業務、全市第一筆外匯發票融資和T/T代付業務,與海力士、索尼、松下、卡特比勒、阿文美馳、沃爾沃、阿斯利康等世界500強企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用25年的金融創新助力高新區日資高地、韓資板塊、歐美組團的形成。

員工技能比賽屢屢獲獎

挑重擔:做大公司類貸款做強先進製造業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連續14年蟬聯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榜首的江陰市,長盛不衰、獨具活力的奧祕在於5.45萬家企業中、90%以上是民營製造業企業。而在江陰的民營製造業中,“八大集團”更是舉足輕重。2017年,華西、海瀾、陽光、雙良、三房巷、澄星實業、法爾勝泓昇、新潮科技等集團實現開票銷售3548億,佔江陰全市主營收入60.7%。針對江陰經濟發展的特點,工行一直髮揮大行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做強先進製造業、做實小微企業。截至2017年底,工行江陰支行累計向該市企業貸款超5000億,貸款餘額達307.18億元,助力“中國製造業第一縣”領跑中國縣域經濟。

對於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務是全方位的。以華西集團爲例:20年前的華西,不動產多爲集體所有,這爲辦理銀行抵押貸款設置了障礙。工商銀行爲了方便企業運作,在當時獨創性推出了動產質押服務,以相當數量的產品庫存作爲債權擔保,換取企業急需的流動資金,一下子就提高了華西集團的資金週轉效率。2010年,華西集團決定進軍新領域,從事海洋工程船舶租賃、大型構件海上運輸及安裝、海洋工程配套服務等業務,工行從2011年6月就開始對華西海工提供金融支持,最終海工板塊獲得貸款共計7.5億元。華西集團財務負責人說,“正是因爲工商銀行的精準服務解決了華西集團許多實際難題,才讓雙方的合作不斷深入和擴大,從1998年4000萬的項目貸款開始,發展到今天,華西集團在工商銀行授信規模居華西所有合作銀行之首。”

扶小微:首批試點創業貸着力爲企業減負

2015年6月,江蘇省財政廳、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爲了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創新推出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發展貸款,無錫成爲了全省第一批試點城市。當時,無錫有一家叫源隆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的小微企業,幸運地成爲江蘇省小微創業貸的第一個用戶。該公司於2010年底在無錫市惠山區登記成立後,從事汽車精密焊管制造,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企業發展的命門是應收款墊資;工行對其發放了500萬純信用貸款,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企業也抓住了行業發展的歷史機遇,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在三年不到時間裏,年產值從3000萬增長到了現在的3億元。如今,源隆已擁有無錫(總部)、武漢、重慶、長春四家工廠、超過500名員工,與英、美、德、韓、意等多國知名品牌汽車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

小微企業是目前中國經濟提供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業家創業成長的主要平臺,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本着“小微創業貸”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目標,無錫工行明確以單戶貸款500萬元以下客戶作爲小微創業貸投放重點領域,平均執行貸款費率僅4.72%。無錫工行正以國有大行的擔當,做小做微,推出了全信用的“經營快貸”產品。該產品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對企業在工行的結算情況進行分析,主動對企業推送授信額度,企業通過網上銀行自主申請貸款,全線上操作,一觸即貸,循環使用,額度最高200萬元,純信用,無需抵押,隨借隨還。截至9月底,無錫工行對1649戶企業、推送授信額度15.70億元,其中已提款客戶92戶、金額3715萬元。

架橋樑:助力無錫企業融入全球化浪潮

改革開放40年,無錫經濟快步融入世界。無錫海關2018年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無錫市外貿實現歷史性跨越,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80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16.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外貿進出口高速增長的背後,不僅是無錫通過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增強內生動力的結果,也來自金融機構聯通世界牽線搭橋。

無錫工行自1986年開辦國際業務,始終緊盯國際貿易發展形勢,依託總行完善的全球網絡佈局和豐富的海外代理行資源,緊密結合地區外向型經濟戰略部署,立足無錫本土企業的實際需求,充分發揮內外聯動優勢,爲無錫企業構建了全方位、立體化的金融服務體系,提供跨境融資、外幣結算、政策諮詢等多項服務。僅江蘇太湖柬埔寨國際經濟合作區投資有限公司在柬埔寨投資設立了西哈努克經濟特區,工行就爲其敘辦合計1000萬美元的跨境融資,確保了園區建設的順利進行。

據悉,截至2017年底,無錫工行正在爲1210家企業提供全面的國際結算、結售匯、跨境融資、對外擔保服務,國際結算規模達278億美元,爲錫商架設起通聯世界的金融橋樑,有力支持了無錫這座“萬億之城”的高質量發展。此外,無錫工行國際業務正在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服務支持力度。對“小微創業貸”中有對外進出口業務的客戶,通過簡化審批流程,提供結匯點差優惠等方式縮減企業運營成本,進一步滿足進出口企業的多樣化需求,以踐行工行發展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和要求。

促轉型:支持節能減排 發展新興產業

從國際經驗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型工業化國家,都是藉助經濟轉型升級實現持續快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經濟騰飛是由市場化、國際化、工業化和城市化四個轉型協同推進的結果,服務轉型、消費轉型、數字(智能)化和綠色化四方面的“新轉型”將塑造中國經濟的新未來。正是敏銳地發現這一點,在無錫經濟轉型的歷程中,工商銀行不遺餘力。

站在太湖岸線向無錫城眺望,不遠處的“華萊塢”(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光影閃爍,給無錫這座以製造業爲主的城市增添了一抹創意的亮色。6年前,外界投向這裏的目光還充滿了懷疑。“華萊塢”的前身,是無錫最大的軋鋼廠——雪浪初軋廠。2012年,“華萊塢”在關停後的鋼廠原址上掛牌之時,面臨的是中國電影整體性虧損和國內80%影視基地處於虧損的慘淡現狀,也讓大多數的金融機構望而卻步,不敢貿然“輸血”。無錫工行以戰略眼光認定“華萊塢”的發展潛力,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對接交出無錫文化金融授信“第一單”,“華萊塢”獲得工行4.5億元項目貸款,此舉緩解了華萊塢初創階段的資金壓力。華來塢產值從2013年開園之初的1.8億元一舉躍升至2017年的近50億元,成爲了高污染、高能耗產業向綠色、高端產業轉型的典範。

地處蘇南的宜興市,自然稟賦與生態環境優越,卻也曾一度在粗放式發展道路上喫盡苦頭。從2003年起,覺醒後的宜興市痛定思痛,開始淘汰劣質產能,探索“綠色轉型”。宜興工行迅速響應,積極支持宜興地區先進製造業發展,鼎力支持製造業轉型升級,助力製造業向高端發展,支持企業節能減排、優化產品結構、延伸產業鏈,有效推動了宜興市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的發展。據介紹,工行宜興支行高度重視對我國唯一以發展環保產業爲特色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宜興市環保科技工業園及宜興支柱產業——環保科技產業的支持,爲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發展總公司先後發放“基礎設施二期項目”1億元、新建“科技企業孵化器大樓實驗樓”項目1.6億元、對江蘇環科新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發放“環科新城產城一體化”項目3億元;助力宜興完成“化工之鄉”到“國家生態市”的華麗蝶變。

無錫工行員工風采

再出發:支持經濟振興發揮大行表率作用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是工商銀行的歷史使命。34年來,無錫工行一直深耕主業、做精專業,堅持以新理念、新金融、新服務,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在經營發展中實現速度、規模與結構、質量相協調,實現資本、收益、風險相匹配,在支持實體經濟振興中發揮了大行的引領作用、示範作用和表率作用。40年過去,無錫依然年輕、動能十足;從發展中走來,無錫工行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未來,工商銀行無錫分行將堅守“提供卓越金融服務”的使命,堅定不移支持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普惠金融,爲建設“強富美高”新無錫作出新貢獻。(錫聞宣 鍾林峯 丁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