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 AMI”核心期刊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重構與融合:2018年美國舞臺創作評述

許詩焱

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美]澤恩德•布里茲克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內容提要丨Abstract

2018年精彩紛呈的美國舞臺創作或許可以用“重構”與“融合”來概括。“重構”是對生活的藝術重構,具體表現爲經典的重演,原創對當今社會問題的關注。“融合”則是不同表演風格的相互輝映,主流與非主流的交織互動,評獎標準的多元互補。儘管美國戲劇因爲商業化傾向而經常被詬病,但每一年美國舞臺上脫穎而出的劇目仍然爲全世界的戲劇愛好者所期待,美國各大戲劇獎項隆重的頒獎典禮本身帶給戲劇的榮耀也讓大家對戲劇的前景充滿希望。希望對2018年美國舞臺創作的評述能夠爲中國戲劇的發展提供參考。

The brilliant American stage creation in 2018 might be summed up by “reconstructing” and “integrating”. “Reconstructing” means artistically reconstruct life, which is embodied in performing the classical works on stage again; and connecting originals to the social problems at present. On the other hand, “Integration” is the mutual reflection of different performing styl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ainstream and the alternative, as well as the multiply and complementary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awards. Although American theatre is often criticized for its commercial orientation, the brilliant repertoires that stand out on American stage every year are still expected by theatre fans all over the world. Besides, the grand award ceremonies of the major American theatre awards bring glories to theatre, which also provide everyone with hope for the future of theatre. It is hoped that the review of American stage performances in 2018 will be helpful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heatre.

關鍵詞丨Keywords

美國戲劇 舞臺創作 經典 原創 戲劇獎

American theatre, stage creation, classic, original, award ceremony

談到美國戲劇,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流光溢彩、熱鬧非凡的百老匯。在2018年,百老匯仍然流光溢彩、熱鬧非凡,根據Statista網站所提供的數據,2017—2018年演出季,百老匯的演出收入約爲17億美元,觀衆人數超過1300萬。但這並不是2018年美國舞臺的全部,紐約外百老匯和外外百老匯的衆多劇院也在不斷推出有影響力的戲劇作品,芝加哥、亞特蘭大、華盛頓、舊金山和明尼阿波利斯等主要城市的各大劇院也表現不俗。總體說來,面對2018年精彩紛呈的美國舞臺創作,或許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即“重構”與“融合”。“重構”就是對生活的藝術重構,具體表現爲經典的重演,原創對當今社會問題的關注。“融合”則是不同表演風格的相互輝映,主流與非主流的交織互動,評獎標準的多元互補。

經典的重演:呈現與革新

2018年最爲賣座的仍然是多年來長盛不衰的經典戲劇作品,尤其是在百老匯華美上演的美式經典音樂劇,比如《劇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金剛》(King Kong)、《獅子王》(The Lion King)、《芝加哥》(Chicago)等。面對高昂的演出成本,反覆演出廣大觀衆喜聞樂見的經典作品是最爲穩妥的應對方式。這些經典作品不僅吸引了大量美國觀衆,也成爲很多“文藝青年”美國旅行的“必打卡項目”。除了這些常年上演的百老匯經典,美國戲劇舞臺在2018年也不斷將以往的優秀作品重新搬上舞臺,包括託尼•庫什納(Tony Kushner)的《天使在美國》(Angels in America)、愛德華•阿爾比(Edward Albee)的《三個高個子女人》(Three Tall Women)、尤金•奧尼爾(Eugene O’ Neill)的《送冰的人來了》(The Iceman Cometh)、湯姆•斯托帕德(Tom Stoppard)的《怪誕模仿》(Travesties)、山姆•謝潑德(Sam Shepard)的《真正的西部》(True West)等,這些復排劇有文學功力深厚的劇本作爲基礎,加上大牌影星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安德魯•加菲爾德(Andrew Garfield)、格蘭達•傑克遜(Glenda Jackson)、湯姆•霍蘭德(Tom Hollander)、納森•連恩(Nathan Lane)等人的加盟,票房和口碑都不錯,《天使在美國》和《三個高個子女人》還入選《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18年最佳戲劇榜單。[1]

著名影星丹澤爾•華盛頓(中)

在復排劇《送冰的人來了》中飾演希基

(攝影:Julieta Cervantes)

然而重演劇並不總是原樣呈現,比如2018年被重新搬上舞臺的《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儘管在舞美、燈光、服裝等方面都完美呈現了該劇60年之前在百老匯舞臺上的輝煌,但觀衆們發現,“2018年的《窈窕淑女》與爺爺奶奶當年觀看的《窈窕淑女》(以及奧黛麗•赫本1964年主演的電影版《窈窕淑女》)略有不同”[2]—劇終時不再是伊麗莎與希金斯教授“有情人終成眷屬”,取而代之的是成功變身上流社會淑女的伊麗莎離開了改造她的“恩人”希金斯教授。劇情的這一變化並非導演巴特利特•舍爾(Bartlett Sher)的創新,反而是對蕭伯納(Bernard Shaw)原作《皮格馬利翁》(Pygmalion)開放式結尾的忠實迴歸:蕭伯納當年創作《皮格馬利翁》就是要強調女性自身的覺醒,而當該劇1956年被改編成百老匯音樂劇時,結尾卻悄然變成了當時的觀衆所喜歡的“大團圓結局”。評論界對新版《窈窕淑女》評價頗高,《紐約時報》、《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時代週刊》(TIME)都將其評爲2018年度“最佳音樂劇”。觀衆們對新版的結尾總體認同,有觀衆戲稱,除了女主角勞倫•安布羅斯(Lauren Ambrose)的“顏值不如奧黛麗•赫本”,2018年版的《窈窕淑女》比原先的“直男癌”版本“好看太多”!2018年版《窈窕淑女》的成功不但體現了美式音樂劇試圖改變的努力,也體現了社會的發展和觀衆的進步。

在重演中嘗試改變的還有美國經典音樂劇《俄克拉荷馬》(Oklahoma)和《卡門•瓊斯》(Carmen Jones),這兩部作品2018年重演時在形式上進行了頗爲大膽的革新,導演約翰•多爾(John Doyle)和丹尼爾•費希(Daniel Fish)都去除了原劇中那些堪稱經典的音樂和歌舞,旨在讓情節更爲集中,以便更好地突出人物內心的衝突。費德里科•加西亞•洛爾迦(Federico Garcia Lorca)1934年創作的《耶爾瑪》(Yerma)在2018年重演時也讓觀衆耳目一新,該劇的導演西蒙•斯托恩(Simon Stone)將20世紀30年代發生在西班牙鄉間的故事移植到21世紀的倫敦富人區,女主人公由農婦變成了女編輯,而且採用了前衛的舞臺佈景,所有演出都在由玻璃幕牆形成的封閉空間中展開,觀衆坐在玻璃幕牆之外,彷彿“在觀看一個科學實驗”。[3]儘管評論家和觀衆對以上幾部作品的反映譭譽參半,但大多數人還是認同這種試圖改變的努力。

復排劇《耶爾瑪》中

所有演出都在由玻璃幕牆形成的封閉空間中展開

(攝影:Sara Krulwich)

易卜生(Henrik Ibsen)的經典作品《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也在2018年的美國舞臺上大放異彩,但在《玩偶之家》這一膾炙人口的劇名之後還有一個“Part 2”(第二部)的後綴,因此這部作品其實是基於經典的再創作。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以女主人公娜拉砰然關上家門出走而落幕;盧卡斯•納斯(Lucas Hnath)所創作的《玩偶之家•第二部》則以娜拉出走15年之後再次敲響家門啓幕。此時的娜拉已經是一名成功的女權主義作家,她發現海爾茂一直沒有正式簽署離婚協議,因此前來要求他還自己一個自由身,以真正開啓全新的生活。娜拉在該劇中與以前的女僕、自己的女兒以及丈夫有一系列對手戲,對話中來自易卜生原劇的臺詞和當代美語相互交織,甚至包含“fuck off”(滾開)這樣接地氣的俚語。盧卡斯•納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促使觀衆思考他們自己與100多年以前的人物所面臨的兩難境地之間的聯繫,反思當代社會中的婚姻困境、兩性關係和人權狀況。儘管主題嚴肅,觀衆在看戲過程中也會不時發出會心的笑聲,尤其是當女僕想趕走娜拉時的那句臺詞:“門就在那兒—你是知道如何去用那扇門的。”[4]經過這樣的巧妙處理,易卜生的經典在2018年的美國舞臺上成了讓觀衆着迷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原創的聚焦:當下與社會

2018年的美國舞臺上,劇作家們不僅通過基於經典的再創作思考當代社會的問題,更多劇作家以戲劇爲媒介,直面當代社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首先是種族問題。傑基•西布利斯•朱裏(Jackie Sibblies Drury)創作的《美景》(Fairview)開場時似乎是一出反映美國黑人小康家庭的情景喜劇,女主人在爲家庭聚會準備食物,家庭成員逐一回到家中,但劇中費雷澤一家的起居室很快就變成了種族話語的元戲劇實驗:臺上的演員突然停下來,然後把剛纔所有動作重新表演一遍,但這一次如同啞劇一般悄無聲息,觀衆耳中聽到的畫外音是一羣白人在談論種族問題,暴露出美國日常生活中,種種不自覺的偏見和根深蒂固的特權。在劇終時,觀衆中所有的白人都被邀請到舞臺上,與黑人演員交換位置。儘管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境幾乎不可能發生,但劇作家傑基•西布利斯•朱裏認爲,在劇場中演練一次至少可以讓大家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種族問題時多一些勇氣。阿萊西亞•哈里斯(Aleshea Harris)的《上帝是嗎》(Is God Is)、安託奈特•努萬達(Antoinette Nwanda)的《置之不理》(Pass Over)、多米尼克•莫里索(Dominique Morisseau)的《管道》(Pipeline)也通過不同的故事情節和戲劇手段引發關於種族問題的熱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幾部作品都是黑人女性劇作家創作的,再加上2018年活躍在美國舞臺上的普利策戲劇獎得主琳恩•諾塔奇(Lynn Nottage)和蘇珊•洛裏-帕克斯(Susan Lori-Parks),族裔女性劇作家成爲2018年美國主流戲劇中最耀眼的原創力量。在“美國戲劇”網站公佈的“2018年在美國上演作品最多的20位劇作家”榜單上,有11位是女性劇作家,而這11位女性劇作家中,又有6位是族裔女性劇作家。

《美景》中費雷澤一家的起居室

變成了種族話語的元戲劇實驗

(攝影:Julieta Cervantes)

曾因抨擊種族主義的《克萊伯恩公園》(Clybourne Park)而摘得2011年度普利策戲劇獎的布魯斯•諾里斯(Bruce Norris),在2018年又將矛頭對準了當代社會中所常見的盲目仇恨。在他所創作的《下城》(Downstate)中,四位主要人物曾犯過猥褻兒童罪、父女亂倫或與同性未成年人發生關係—他們雖然已經刑滿釋放,但鑑於所犯的罪行十分特殊,他們只能聚居在一座由基督教會提供的房子裏,作爲“性犯罪者”登記在冊,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要受到監控,鄰居也對他們充滿敵意。諾里斯創作這部作品的目的並非是要爲這種罪行開脫,他只是想指出,劇中的罪犯也是人,他們已經因爲曾經的罪行受到了懲罰,社會需要爲這種懲罰確定一個終結的期限:“我擔心我們目前所討論的話題中完全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寬恕。我們更喜歡誇大我們看似正確的仇恨,這樣做其實非常殘酷、怪異、原始。”[5]很多評論家認爲《下城》和《克萊伯恩公園》一樣尖銳,並且在整體上更爲成熟,是“冷靜的同情,絕望的娛樂,揶揄的爭論和最黑的黑色喜劇”,很有可能再次問鼎普利策戲劇獎。

政治主題一目瞭然的《憲法對我意味着什麼》(What Constitution Means to Me)由劇作家海蒂•施萊克(Heidi Schreck)自己擔任主演。她通過對比15歲的自己和人到中年的自己對憲法的理解,批評憲法對於保護女性安全的漠視:“15歲時我對憲法絕對忠誠,我知道制定憲法的人都是奴隸主,他們不把女性和有色人種當作人來看待。但那個時候我相信,憲法會隨着時代發展而進步。而現在我在思考,如果憲法不能保護我們免遭男性暴力,那憲法還有什麼意義呢?”[6]《憲法對我意味着什麼》幾乎就是一出獨角戲,取材於劇作家本人的成長經歷,她在敘述自己家庭成員遭遇暴力事件的同時,加入女性遭遇暴力的數據和案例,既感人至深又觸目驚心,與2018年女性反抗性侵的“Me Too運動”形成了意味深長的互動。

《憲法對我意味着什麼》

由劇作家海蒂•施萊克自己擔任主演

(攝影:Joan Marcus)

《有傷風化》(Indecent)則是通過一出以同性戀爲主題的猶太戲劇作品,於20世紀20年代在歐洲演出成功,之後卻在美國百老匯遭遇禁演、全體演職人員被逮捕的故事,隱射當代社會中的反猶太、反同性戀、反移民傾向。該劇採用戲中戲的手法,還將劇中猶太演員的意第緒語臺詞譯文用投影儀打在舞臺上,製造出布萊希特式的間離效果,讓觀衆在獲得獨特觀劇感受的同時,主動地進行思考。該劇作者寶拉•沃格爾(Paula Vogel)因爲四十多年來在戲劇創作和戲劇教育方面的巨大貢獻而獲得第62屆奧比獎終身成就獎。

除了這些在百老匯和外百老匯上演的主流戲劇之外,2018年還有很多非主流戲劇在外外百老匯陸續上演,包括《赤足》(Barefoot)、《無幻之城》(City of No Illusions)、《醉酒的莎士比亞》(Drunken Shakespeare)、《靈魂神經學》(The Neurology of the Soul)、《量子眼》(Quantum Eye)、《等待遊戲》(The Waiting Game)等,這些戲劇挑戰傳統、風格前衛,儘管目前觀衆人數相對較少,但仍然生機勃勃,它們既是主流戲劇的補充,也爲主流戲劇的發展提供創新動力,也許未來的戲劇大師正隱身其中。

在外外百老匯上演的《無幻之城》風格前衛

(攝影:Suzanne Opton)

大獎的爆冷:多元與互補

美國各大戲劇獎項一直是美國戲劇發展的風向標。2018年,美國各大戲劇獎項根據自己的評獎原則選出了獲獎劇作家、獲獎劇作以及最佳導演、最佳演員等,但評獎結果頻頻爆冷。

在劇本創作方面,2018年普利策戲劇獎頒給了馬蒂娜•馬朱克(Martyna Majok)的《生的代價》(Cost of Living)。這部作品打破了殘疾人與照料者之間關係的固有模式,“通過一位卡車司機與他因車禍癱瘓的前妻、一位患腦癱的傲慢青年與他剛剛僱傭的護工的經歷,讓觀衆對特權與人際交往進行多重觀察”。[7]馬蒂娜•馬朱克獲獎時年僅34歲,之前的作品並未引起過巨大反響,這部獲獎作品在2018年的熱門戲劇榜單中出現頻率也不高,但這在一定程度上恰恰體現了普利策戲劇獎的特點:看重劇本的文學性,肯定年輕劇作家的潛質,爲劇作家的後續發展提供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2018年的各大戲劇榜單上,不少以往的普利策戲劇獎得主都名列其中,比如2016年獲獎的林-曼努爾•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2011年獲獎的布魯斯•諾里斯、2009年獲獎的琳恩•諾塔奇、1998年獲獎的寶拉•沃格爾等。2018年獲得普利策戲劇獎的馬蒂娜•馬朱克在今後的美國舞臺上是否能有更加優秀的表現,我們拭目以待。

與普利策戲劇獎不同,戲劇的演出狀況是參加託尼獎評選的門檻。儘管獲得提名的均爲票房大熱門,但獲得最佳戲劇獎的《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和最佳音樂劇獎的《樂隊來訪》(The Band’s Visit)都有些不同尋常。《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是一出典型的“IP劇”,即建立在“哈利•波特”圖書及電影巨大成功之上的作品:自“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 K. 羅琳(J. K. Rowling)2013年宣佈要推出“哈利•波特”舞臺劇之日起,全球的“哈利•波特”迷們就翹首以待。2016年7月,《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在英國成功上演,2018年又移師美國百老匯,同樣受到追捧,在2018年最後一週的票房高達250萬美元,創下百老匯有史以來單週票房最高紀錄。2018年獲得託尼獎多項提名的《冰雪奇緣》(Frozen)、《海綿寶寶》(SpongeBob Squarepants)、《賤女孩》(Mean Girls)也是類似的“IP劇”,這些“IP劇”突破藝術體裁的固有劃分,在暢銷書、熱映電影與舞臺之間形成互動,體現出戲劇與其他藝術體裁之間日益融合的趨勢。獲得最佳音樂劇獎的《樂隊來訪》其實也是一出“IP劇”,但相比於上文所提到的那些“IP劇”,這部作品的原作可以說是相當冷門。它改編自一部以色列電影:一個埃及警察管弦樂團受邀前往以色列阿拉伯文化中心演出,但因爲迷路只得在偏遠的沙漠小鎮等待天明,這一夜,埃及樂手與以色列小鎮居民共同經歷了一段令人難忘的時光。與百老匯音樂劇所常見的熱鬧歡騰不同,《樂隊來訪》安靜內斂,大部分劇情都是細膩的內心活動,彷彿百老匯的“一股清流”;而且該劇屬於小成本製作,先在非營利性劇院進行試演,之後才轉戰百老匯,並在規模相對較小的劇場演出。這出“最不百老匯的百老匯音樂劇”竟然成爲託尼獎這一百老匯大獎的最大贏家,着實有些出人意料。

《樂隊來訪》

成爲2018年度託尼獎的一匹黑馬

(攝影:Matthew Murphy)

2018年紐約劇評人獎被艾米•赫爾佐格(Amy Herzog)的《瑪麗•簡》(Mary Jane)摘得。該劇主人公瑪麗•簡是一位單親媽媽,她每天辛苦地工作,同時照料腦癱的幼子。劇中所有的角色都是女性,通過瑪麗•簡與醫院護工、其他患兒母親等人的交談,展現母親的艱辛—尤其是病兒母親的艱辛。該劇通過對真實生活的出色描摹,讓觀衆對劇中人物的境遇感同身受。儘管紐約劇評人獎當年是因爲不滿普利策戲劇獎的“大衆口味”而設立的,但2018年該獎項的獲獎作品倒是與普利策戲劇獎的獲獎作品有幾分相似。《瑪麗•簡》和《生的代價》的作者都是年輕女性劇作家(艾米•赫爾佐格獲獎時39歲),兩出戏的內容都有關殘疾人的護理,劇本都充滿細膩的人文關懷,文學性強,戲劇表現形式相對傳統。紐約劇評人獎和普利策戲劇獎這兩大獎項之間的分歧似乎在2018年有所緩和,這也許說明,專業劇評人吐槽普利策戲劇獎時所說的“大衆口味”與紐約劇評人獎所引以爲傲的專業水準之間本來就不存在根本的區別,真正好的戲劇是大衆口味和專業水準之間的完美融合。比如2016年摘取普利策戲劇獎、託尼獎和紐約劇評人獎三項大獎的《漢密爾頓》(Hamilton),既叫座又叫好,時至2018年仍然一票難求,熱度不減。

在舞臺呈現方面,來自英國的導演和演員在託尼獎、奧比獎、戲劇聯盟獎、戲劇書桌獎、外圍評論家獎的提名和獲獎名單中都佔了相當大的比例,各大媒體驚呼:2018年度美國戲劇獎幾乎被英國“承包”了。以託尼獎爲例,最佳話劇導演共有5名候選人,其中英國導演佔了3位;最佳話劇表演獎共有19名候選人,英國演員佔了50%以上。最終,英國著名導演約翰•蒂凡尼(John Tiffany)因爲執導《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而獲得“最佳話劇導演”,由英國著名製作人索尼婭•弗雷德曼(Sonia Friedman)領銜的英國製作班底還一舉囊括“最佳舞美”、“最佳服裝”、“最佳音效”、“最佳燈光”四項大獎。英國電影明星安德魯•加菲爾德因出演《天使在美國》獲得託尼獎“最佳話劇男主角”,英國著名演員格倫達•傑克遜因出演《三個高個子女人》獲得“最佳話劇女主角”。此外,約翰•蒂凡尼還獲得2018年度戲劇書桌獎和外圍評論家獎“最佳導演”;格倫達•傑克遜獲得奧比獎“傑出表演獎”、戲劇聯盟獎、戲劇書桌獎和外圍評論家獎“最佳女主角”;安德魯•加菲爾德獲得了戲劇書桌獎“最佳男主角”。英國戲劇人在2018年美國舞臺上的耀眼表現,體現出美國戲劇觀衆和大獎評委開放的心態,英國戲劇的悠久傳統和古典氣韻也爲相對年輕的美國戲劇注入了別樣的活力。

安德魯•加菲爾德因出演《天使在美國》

獲得託尼獎“最佳話劇男主角”和戲劇書桌獎“最佳男主角”

(攝影:Brinkhoff / Mögenburg)

格倫達•傑克遜(中)因出演《三個高個子女人》獲得2018年度託尼獎

“最佳話劇女主角”、奧比獎“傑出表演獎”、

戲劇聯盟獎、戲劇書桌獎和外圍評論家獎“最佳女主角”

(攝影:Brigitte Lacombe)

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的英國演員都是因爲在美國戲劇經典復排劇中的出色表現而獲獎。《三個高個子女人》是英國老戲骨格倫達•傑克遜在闊別百老匯近30年之後的再次亮相,82歲高齡的她在舞臺上氣場十足,將愛德華•阿爾比筆下老態龍鍾卻傲慢犀利的老婦人表現得惟妙惟肖:“看着舞臺上的格倫達•傑克遜,就像是直視着太陽……別惹這個威嚴的老太太,她會把你變成石頭。”[8]傑克遜很欣賞《三個高個子女人》這個劇本:“這出戏完全以女性角色爲中心,讓我有機會和其他兩位女性演員深度合作。而大部分的劇本都對女性角色不感興趣,即使有一個女性角色,她也只是男性角色的陪襯。”[9]英國電影明星安德魯•加菲爾德在《天使在美國》中扮演身患艾滋病的同性戀者,把性別模糊的嬌媚和病魔折磨的憔悴融爲一體,他一邊流着眼淚一邊逗笑全場,情緒爆發時的呼喊又讓人撕心裂肺。加菲爾德將自己的出色表演歸功於該劇作者託尼•庫什納:“託尼的劇本涉及了所有生存中的美好和痛處,能經歷它、體驗它、演繹它,並將之呈現給觀衆,是我的榮幸。……我別無選擇,因爲不是經常能遇到這樣一個角色,或者這樣一個充滿人性的故事。”由此看來,英國演員在2018年美國舞臺上的精彩表演一方面讓美國戲劇經典煥發出新的光彩;一方面也肯定了美國戲劇經典自身的魅力。

2018年美國舞臺作品衆多,一篇綜述顯然無法涵蓋全部。面對豐富多彩的美國舞臺創作,我們又不難看到,無論是經典的重演還是原創的現實聚焦,都在努力處理好傳統與創新、藝術性與現實性、當下與未來之間的關係。2018年美國舞臺創作也許正是在這些關係的處理上爲中國舞臺創作和戲劇發展提供值得借鑑的啓示:如何在中國舞臺上更好地呈現經典、重構經典;如何既表現觀衆關切的社會現實問題,又能夠提升舞臺表演的藝術性;如何在主流戲劇和非主流戲劇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中國戲劇獎項如何對中國的戲劇發展產生更爲積極的影響。

“重構”生活是舞臺表演和戲劇創作永恆的主題;“融合”各種戲劇創作形式和舞臺表演風格是戲劇藝術探索的有效途徑。儘管美國戲劇因爲商業化傾向而經常被詬病,但每一年美國舞臺上脫穎而出的劇目仍然爲全世界的戲劇愛好者所期待,美國各大戲劇獎項隆重的頒獎典禮本身帶給戲劇的榮耀也讓大家對戲劇的前景充滿希望。祝願中國戲劇舞臺也能精彩紛呈,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Green, Jesse. Savoring the Unexpected [N].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 2019.

[2]Stasio, Marilyn. Broadway Review: “My Fair Lady” [J]. Variety, April 19, 2018.

[3]Rocamora, Carol. Yerma [J]. Theater Pizzazz, April 11, 2018.

[4]Finkle, David. In Lucas Hnath’s “A Doll’s House, Part 2” Nora Finally Breaks Down That Door [N]. Huffington Post, April 27, 2017.

[5]Adler, Tony. With Downstate, Bruce Norris Finally Earns His Pulitzer [N]. Chicago Reader, October 3, 2018.

[6]Tran, Diep. “What the Constitution Means to Me” and the Female Storyteller [J]. American Theatre, October 5, 2018.

[7]Rooney, David. “Cost of Living” Wins 2018 Pulitzer Prize for Drama [J]. Hollywood Reporter, April 16, 2018.

[8]Stasio, Marilyn, Broadway Review: “Three Tall Women” With Glenda Jackson, Laurie Metcalf [J]. Variety, March 29, 2018.

[9]Regensdor, Laura. This Tony Winner and Former Politician Has a Lot to Say About Being a Woman Right Now [J]. Vogue, June 10, 2018.

特別聲明:本刊已許可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在中國知網及其系列數據庫產品中,以數字化方式複製、彙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該社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併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發表的行爲即視爲同意我社上述聲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