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 AMI”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重构与融合:2018年美国舞台创作评述

许诗焱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美]泽恩德•布里兹克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内容提要丨Abstract

2018年精彩纷呈的美国舞台创作或许可以用“重构”与“融合”来概括。“重构”是对生活的艺术重构,具体表现为经典的重演,原创对当今社会问题的关注。“融合”则是不同表演风格的相互辉映,主流与非主流的交织互动,评奖标准的多元互补。尽管美国戏剧因为商业化倾向而经常被诟病,但每一年美国舞台上脱颖而出的剧目仍然为全世界的戏剧爱好者所期待,美国各大戏剧奖项隆重的颁奖典礼本身带给戏剧的荣耀也让大家对戏剧的前景充满希望。希望对2018年美国舞台创作的评述能够为中国戏剧的发展提供参考。

The brilliant American stage creation in 2018 might be summed up by “reconstructing” and “integrating”. “Reconstructing” means artistically reconstruct life, which is embodied in performing the classical works on stage again; and connecting originals to the social problems at present. On the other hand, “Integration” is the mutual reflection of different performing styl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ainstream and the alternative, as well as the multiply and complementary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awards. Although American theatre is often criticized for its commercial orientation, the brilliant repertoires that stand out on American stage every year are still expected by theatre fans all over the world. Besides, the grand award ceremonies of the major American theatre awards bring glories to theatre, which also provide everyone with hope for the future of theatre. It is hoped that the review of American stage performances in 2018 will be helpful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heatre.

关键词丨Keywords

美国戏剧 舞台创作 经典 原创 戏剧奖

American theatre, stage creation, classic, original, award ceremony

谈到美国戏剧,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的百老汇。在2018年,百老汇仍然流光溢彩、热闹非凡,根据Statista网站所提供的数据,2017—2018年演出季,百老汇的演出收入约为17亿美元,观众人数超过1300万。但这并不是2018年美国舞台的全部,纽约外百老汇和外外百老汇的众多剧院也在不断推出有影响力的戏剧作品,芝加哥、亚特兰大、华盛顿、旧金山和明尼阿波利斯等主要城市的各大剧院也表现不俗。总体说来,面对2018年精彩纷呈的美国舞台创作,或许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即“重构”与“融合”。“重构”就是对生活的艺术重构,具体表现为经典的重演,原创对当今社会问题的关注。“融合”则是不同表演风格的相互辉映,主流与非主流的交织互动,评奖标准的多元互补。

经典的重演:呈现与革新

2018年最为卖座的仍然是多年来长盛不衰的经典戏剧作品,尤其是在百老汇华美上演的美式经典音乐剧,比如《剧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金刚》(King Kong)、《狮子王》(The Lion King)、《芝加哥》(Chicago)等。面对高昂的演出成本,反复演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经典作品是最为稳妥的应对方式。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吸引了大量美国观众,也成为很多“文艺青年”美国旅行的“必打卡项目”。除了这些常年上演的百老汇经典,美国戏剧舞台在2018年也不断将以往的优秀作品重新搬上舞台,包括托尼•库什纳(Tony Kushner)的《天使在美国》(Angels in America)、爱德华•阿尔比(Edward Albee)的《三个高个子女人》(Three Tall Women)、尤金•奥尼尔(Eugene O’ Neill)的《送冰的人来了》(The Iceman Cometh)、汤姆•斯托帕德(Tom Stoppard)的《怪诞模仿》(Travesties)、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的《真正的西部》(True West)等,这些复排剧有文学功力深厚的剧本作为基础,加上大牌影星丹泽尔•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安德鲁•加菲尔德(Andrew Garfield)、格兰达•杰克逊(Glenda Jackson)、汤姆•霍兰德(Tom Hollander)、纳森•连恩(Nathan Lane)等人的加盟,票房和口碑都不错,《天使在美国》和《三个高个子女人》还入选《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2018年最佳戏剧榜单。[1]

著名影星丹泽尔•华盛顿(中)

在复排剧《送冰的人来了》中饰演希基

(摄影:Julieta Cervantes)

然而重演剧并不总是原样呈现,比如2018年被重新搬上舞台的《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尽管在舞美、灯光、服装等方面都完美呈现了该剧60年之前在百老汇舞台上的辉煌,但观众们发现,“2018年的《窈窕淑女》与爷爷奶奶当年观看的《窈窕淑女》(以及奥黛丽•赫本1964年主演的电影版《窈窕淑女》)略有不同”[2]—剧终时不再是伊丽莎与希金斯教授“有情人终成眷属”,取而代之的是成功变身上流社会淑女的伊丽莎离开了改造她的“恩人”希金斯教授。剧情的这一变化并非导演巴特利特•舍尔(Bartlett Sher)的创新,反而是对萧伯纳(Bernard Shaw)原作《皮格马利翁》(Pygmalion)开放式结尾的忠实回归:萧伯纳当年创作《皮格马利翁》就是要强调女性自身的觉醒,而当该剧1956年被改编成百老汇音乐剧时,结尾却悄然变成了当时的观众所喜欢的“大团圆结局”。评论界对新版《窈窕淑女》评价颇高,《纽约时报》、《娱乐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时代周刊》(TIME)都将其评为2018年度“最佳音乐剧”。观众们对新版的结尾总体认同,有观众戏称,除了女主角劳伦•安布罗斯(Lauren Ambrose)的“颜值不如奥黛丽•赫本”,2018年版的《窈窕淑女》比原先的“直男癌”版本“好看太多”!2018年版《窈窕淑女》的成功不但体现了美式音乐剧试图改变的努力,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观众的进步。

在重演中尝试改变的还有美国经典音乐剧《俄克拉荷马》(Oklahoma)和《卡门•琼斯》(Carmen Jones),这两部作品2018年重演时在形式上进行了颇为大胆的革新,导演约翰•多尔(John Doyle)和丹尼尔•费希(Daniel Fish)都去除了原剧中那些堪称经典的音乐和歌舞,旨在让情节更为集中,以便更好地突出人物内心的冲突。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Federico Garcia Lorca)1934年创作的《耶尔玛》(Yerma)在2018年重演时也让观众耳目一新,该剧的导演西蒙•斯托恩(Simon Stone)将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西班牙乡间的故事移植到21世纪的伦敦富人区,女主人公由农妇变成了女编辑,而且采用了前卫的舞台布景,所有演出都在由玻璃幕墙形成的封闭空间中展开,观众坐在玻璃幕墙之外,仿佛“在观看一个科学实验”。[3]尽管评论家和观众对以上几部作品的反映毁誉参半,但大多数人还是认同这种试图改变的努力。

复排剧《耶尔玛》中

所有演出都在由玻璃幕墙形成的封闭空间中展开

(摄影:Sara Krulwich)

易卜生(Henrik Ibsen)的经典作品《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也在2018年的美国舞台上大放异彩,但在《玩偶之家》这一脍炙人口的剧名之后还有一个“Part 2”(第二部)的后缀,因此这部作品其实是基于经典的再创作。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以女主人公娜拉砰然关上家门出走而落幕;卢卡斯•纳斯(Lucas Hnath)所创作的《玩偶之家•第二部》则以娜拉出走15年之后再次敲响家门启幕。此时的娜拉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女权主义作家,她发现海尔茂一直没有正式签署离婚协议,因此前来要求他还自己一个自由身,以真正开启全新的生活。娜拉在该剧中与以前的女仆、自己的女儿以及丈夫有一系列对手戏,对话中来自易卜生原剧的台词和当代美语相互交织,甚至包含“fuck off”(滚开)这样接地气的俚语。卢卡斯•纳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观众思考他们自己与100多年以前的人物所面临的两难境地之间的联系,反思当代社会中的婚姻困境、两性关系和人权状况。尽管主题严肃,观众在看戏过程中也会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尤其是当女仆想赶走娜拉时的那句台词:“门就在那儿—你是知道如何去用那扇门的。”[4]经过这样的巧妙处理,易卜生的经典在2018年的美国舞台上成了让观众着迷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原创的聚焦:当下与社会

2018年的美国舞台上,剧作家们不仅通过基于经典的再创作思考当代社会的问题,更多剧作家以戏剧为媒介,直面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首先是种族问题。杰基•西布利斯•朱里(Jackie Sibblies Drury)创作的《美景》(Fairview)开场时似乎是一出反映美国黑人小康家庭的情景喜剧,女主人在为家庭聚会准备食物,家庭成员逐一回到家中,但剧中费雷泽一家的起居室很快就变成了种族话语的元戏剧实验:台上的演员突然停下来,然后把刚才所有动作重新表演一遍,但这一次如同哑剧一般悄无声息,观众耳中听到的画外音是一群白人在谈论种族问题,暴露出美国日常生活中,种种不自觉的偏见和根深蒂固的特权。在剧终时,观众中所有的白人都被邀请到舞台上,与黑人演员交换位置。尽管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境几乎不可能发生,但剧作家杰基•西布利斯•朱里认为,在剧场中演练一次至少可以让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种族问题时多一些勇气。阿莱西亚•哈里斯(Aleshea Harris)的《上帝是吗》(Is God Is)、安托奈特•努万达(Antoinette Nwanda)的《置之不理》(Pass Over)、多米尼克•莫里索(Dominique Morisseau)的《管道》(Pipeline)也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和戏剧手段引发关于种族问题的热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几部作品都是黑人女性剧作家创作的,再加上2018年活跃在美国舞台上的普利策戏剧奖得主琳恩•诺塔奇(Lynn Nottage)和苏珊•洛里-帕克斯(Susan Lori-Parks),族裔女性剧作家成为2018年美国主流戏剧中最耀眼的原创力量。在“美国戏剧”网站公布的“2018年在美国上演作品最多的20位剧作家”榜单上,有11位是女性剧作家,而这11位女性剧作家中,又有6位是族裔女性剧作家。

《美景》中费雷泽一家的起居室

变成了种族话语的元戏剧实验

(摄影:Julieta Cervantes)

曾因抨击种族主义的《克莱伯恩公园》(Clybourne Park)而摘得2011年度普利策戏剧奖的布鲁斯•诺里斯(Bruce Norris),在2018年又将矛头对准了当代社会中所常见的盲目仇恨。在他所创作的《下城》(Downstate)中,四位主要人物曾犯过猥亵儿童罪、父女乱伦或与同性未成年人发生关系—他们虽然已经刑满释放,但鉴于所犯的罪行十分特殊,他们只能聚居在一座由基督教会提供的房子里,作为“性犯罪者”登记在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监控,邻居也对他们充满敌意。诺里斯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并非是要为这种罪行开脱,他只是想指出,剧中的罪犯也是人,他们已经因为曾经的罪行受到了惩罚,社会需要为这种惩罚确定一个终结的期限:“我担心我们目前所讨论的话题中完全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宽恕。我们更喜欢夸大我们看似正确的仇恨,这样做其实非常残酷、怪异、原始。”[5]很多评论家认为《下城》和《克莱伯恩公园》一样尖锐,并且在整体上更为成熟,是“冷静的同情,绝望的娱乐,揶揄的争论和最黑的黑色喜剧”,很有可能再次问鼎普利策戏剧奖。

政治主题一目了然的《宪法对我意味着什么》(What Constitution Means to Me)由剧作家海蒂•施莱克(Heidi Schreck)自己担任主演。她通过对比15岁的自己和人到中年的自己对宪法的理解,批评宪法对于保护女性安全的漠视:“15岁时我对宪法绝对忠诚,我知道制定宪法的人都是奴隶主,他们不把女性和有色人种当作人来看待。但那个时候我相信,宪法会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而现在我在思考,如果宪法不能保护我们免遭男性暴力,那宪法还有什么意义呢?”[6]《宪法对我意味着什么》几乎就是一出独角戏,取材于剧作家本人的成长经历,她在叙述自己家庭成员遭遇暴力事件的同时,加入女性遭遇暴力的数据和案例,既感人至深又触目惊心,与2018年女性反抗性侵的“Me Too运动”形成了意味深长的互动。

《宪法对我意味着什么》

由剧作家海蒂•施莱克自己担任主演

(摄影:Joan Marcus)

《有伤风化》(Indecent)则是通过一出以同性恋为主题的犹太戏剧作品,于20世纪20年代在欧洲演出成功,之后却在美国百老汇遭遇禁演、全体演职人员被逮捕的故事,隐射当代社会中的反犹太、反同性恋、反移民倾向。该剧采用戏中戏的手法,还将剧中犹太演员的意第绪语台词译文用投影仪打在舞台上,制造出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让观众在获得独特观剧感受的同时,主动地进行思考。该剧作者宝拉•沃格尔(Paula Vogel)因为四十多年来在戏剧创作和戏剧教育方面的巨大贡献而获得第62届奥比奖终身成就奖。

除了这些在百老汇和外百老汇上演的主流戏剧之外,2018年还有很多非主流戏剧在外外百老汇陆续上演,包括《赤足》(Barefoot)、《无幻之城》(City of No Illusions)、《醉酒的莎士比亚》(Drunken Shakespeare)、《灵魂神经学》(The Neurology of the Soul)、《量子眼》(Quantum Eye)、《等待游戏》(The Waiting Game)等,这些戏剧挑战传统、风格前卫,尽管目前观众人数相对较少,但仍然生机勃勃,它们既是主流戏剧的补充,也为主流戏剧的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也许未来的戏剧大师正隐身其中。

在外外百老汇上演的《无幻之城》风格前卫

(摄影:Suzanne Opton)

大奖的爆冷:多元与互补

美国各大戏剧奖项一直是美国戏剧发展的风向标。2018年,美国各大戏剧奖项根据自己的评奖原则选出了获奖剧作家、获奖剧作以及最佳导演、最佳演员等,但评奖结果频频爆冷。

在剧本创作方面,2018年普利策戏剧奖颁给了马蒂娜•马朱克(Martyna Majok)的《生的代价》(Cost of Living)。这部作品打破了残疾人与照料者之间关系的固有模式,“通过一位卡车司机与他因车祸瘫痪的前妻、一位患脑瘫的傲慢青年与他刚刚雇佣的护工的经历,让观众对特权与人际交往进行多重观察”。[7]马蒂娜•马朱克获奖时年仅34岁,之前的作品并未引起过巨大反响,这部获奖作品在2018年的热门戏剧榜单中出现频率也不高,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恰恰体现了普利策戏剧奖的特点:看重剧本的文学性,肯定年轻剧作家的潜质,为剧作家的后续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2018年的各大戏剧榜单上,不少以往的普利策戏剧奖得主都名列其中,比如2016年获奖的林-曼努尔•米兰达(Lin-Manuel Miranda)、2011年获奖的布鲁斯•诺里斯、2009年获奖的琳恩•诺塔奇、1998年获奖的宝拉•沃格尔等。2018年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的马蒂娜•马朱克在今后的美国舞台上是否能有更加优秀的表现,我们拭目以待。

与普利策戏剧奖不同,戏剧的演出状况是参加托尼奖评选的门槛。尽管获得提名的均为票房大热门,但获得最佳戏剧奖的《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和最佳音乐剧奖的《乐队来访》(The Band’s Visit)都有些不同寻常。《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是一出典型的“IP剧”,即建立在“哈利•波特”图书及电影巨大成功之上的作品:自“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 K. 罗琳(J. K. Rowling)2013年宣布要推出“哈利•波特”舞台剧之日起,全球的“哈利•波特”迷们就翘首以待。2016年7月,《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在英国成功上演,2018年又移师美国百老汇,同样受到追捧,在2018年最后一周的票房高达250万美元,创下百老汇有史以来单周票房最高纪录。2018年获得托尼奖多项提名的《冰雪奇缘》(Frozen)、《海绵宝宝》(SpongeBob Squarepants)、《贱女孩》(Mean Girls)也是类似的“IP剧”,这些“IP剧”突破艺术体裁的固有划分,在畅销书、热映电影与舞台之间形成互动,体现出戏剧与其他艺术体裁之间日益融合的趋势。获得最佳音乐剧奖的《乐队来访》其实也是一出“IP剧”,但相比于上文所提到的那些“IP剧”,这部作品的原作可以说是相当冷门。它改编自一部以色列电影:一个埃及警察管弦乐团受邀前往以色列阿拉伯文化中心演出,但因为迷路只得在偏远的沙漠小镇等待天明,这一夜,埃及乐手与以色列小镇居民共同经历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与百老汇音乐剧所常见的热闹欢腾不同,《乐队来访》安静内敛,大部分剧情都是细腻的内心活动,仿佛百老汇的“一股清流”;而且该剧属于小成本制作,先在非营利性剧院进行试演,之后才转战百老汇,并在规模相对较小的剧场演出。这出“最不百老汇的百老汇音乐剧”竟然成为托尼奖这一百老汇大奖的最大赢家,着实有些出人意料。

《乐队来访》

成为2018年度托尼奖的一匹黑马

(摄影:Matthew Murphy)

2018年纽约剧评人奖被艾米•赫尔佐格(Amy Herzog)的《玛丽•简》(Mary Jane)摘得。该剧主人公玛丽•简是一位单亲妈妈,她每天辛苦地工作,同时照料脑瘫的幼子。剧中所有的角色都是女性,通过玛丽•简与医院护工、其他患儿母亲等人的交谈,展现母亲的艰辛—尤其是病儿母亲的艰辛。该剧通过对真实生活的出色描摹,让观众对剧中人物的境遇感同身受。尽管纽约剧评人奖当年是因为不满普利策戏剧奖的“大众口味”而设立的,但2018年该奖项的获奖作品倒是与普利策戏剧奖的获奖作品有几分相似。《玛丽•简》和《生的代价》的作者都是年轻女性剧作家(艾米•赫尔佐格获奖时39岁),两出戏的内容都有关残疾人的护理,剧本都充满细腻的人文关怀,文学性强,戏剧表现形式相对传统。纽约剧评人奖和普利策戏剧奖这两大奖项之间的分歧似乎在2018年有所缓和,这也许说明,专业剧评人吐槽普利策戏剧奖时所说的“大众口味”与纽约剧评人奖所引以为傲的专业水准之间本来就不存在根本的区别,真正好的戏剧是大众口味和专业水准之间的完美融合。比如2016年摘取普利策戏剧奖、托尼奖和纽约剧评人奖三项大奖的《汉密尔顿》(Hamilton),既叫座又叫好,时至2018年仍然一票难求,热度不减。

在舞台呈现方面,来自英国的导演和演员在托尼奖、奥比奖、戏剧联盟奖、戏剧书桌奖、外围评论家奖的提名和获奖名单中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各大媒体惊呼:2018年度美国戏剧奖几乎被英国“承包”了。以托尼奖为例,最佳话剧导演共有5名候选人,其中英国导演占了3位;最佳话剧表演奖共有19名候选人,英国演员占了50%以上。最终,英国著名导演约翰•蒂凡尼(John Tiffany)因为执导《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而获得“最佳话剧导演”,由英国著名制作人索尼娅•弗雷德曼(Sonia Friedman)领衔的英国制作班底还一举囊括“最佳舞美”、“最佳服装”、“最佳音效”、“最佳灯光”四项大奖。英国电影明星安德鲁•加菲尔德因出演《天使在美国》获得托尼奖“最佳话剧男主角”,英国著名演员格伦达•杰克逊因出演《三个高个子女人》获得“最佳话剧女主角”。此外,约翰•蒂凡尼还获得2018年度戏剧书桌奖和外围评论家奖“最佳导演”;格伦达•杰克逊获得奥比奖“杰出表演奖”、戏剧联盟奖、戏剧书桌奖和外围评论家奖“最佳女主角”;安德鲁•加菲尔德获得了戏剧书桌奖“最佳男主角”。英国戏剧人在2018年美国舞台上的耀眼表现,体现出美国戏剧观众和大奖评委开放的心态,英国戏剧的悠久传统和古典气韵也为相对年轻的美国戏剧注入了别样的活力。

安德鲁•加菲尔德因出演《天使在美国》

获得托尼奖“最佳话剧男主角”和戏剧书桌奖“最佳男主角”

(摄影:Brinkhoff / Mögenburg)

格伦达•杰克逊(中)因出演《三个高个子女人》获得2018年度托尼奖

“最佳话剧女主角”、奥比奖“杰出表演奖”、

戏剧联盟奖、戏剧书桌奖和外围评论家奖“最佳女主角”

(摄影:Brigitte Lacombe)

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的英国演员都是因为在美国戏剧经典复排剧中的出色表现而获奖。《三个高个子女人》是英国老戏骨格伦达•杰克逊在阔别百老汇近30年之后的再次亮相,82岁高龄的她在舞台上气场十足,将爱德华•阿尔比笔下老态龙钟却傲慢犀利的老妇人表现得惟妙惟肖:“看着舞台上的格伦达•杰克逊,就像是直视着太阳……别惹这个威严的老太太,她会把你变成石头。”[8]杰克逊很欣赏《三个高个子女人》这个剧本:“这出戏完全以女性角色为中心,让我有机会和其他两位女性演员深度合作。而大部分的剧本都对女性角色不感兴趣,即使有一个女性角色,她也只是男性角色的陪衬。”[9]英国电影明星安德鲁•加菲尔德在《天使在美国》中扮演身患艾滋病的同性恋者,把性别模糊的娇媚和病魔折磨的憔悴融为一体,他一边流着眼泪一边逗笑全场,情绪爆发时的呼喊又让人撕心裂肺。加菲尔德将自己的出色表演归功于该剧作者托尼•库什纳:“托尼的剧本涉及了所有生存中的美好和痛处,能经历它、体验它、演绎它,并将之呈现给观众,是我的荣幸。……我别无选择,因为不是经常能遇到这样一个角色,或者这样一个充满人性的故事。”由此看来,英国演员在2018年美国舞台上的精彩表演一方面让美国戏剧经典焕发出新的光彩;一方面也肯定了美国戏剧经典自身的魅力。

2018年美国舞台作品众多,一篇综述显然无法涵盖全部。面对丰富多彩的美国舞台创作,我们又不难看到,无论是经典的重演还是原创的现实聚焦,都在努力处理好传统与创新、艺术性与现实性、当下与未来之间的关系。2018年美国舞台创作也许正是在这些关系的处理上为中国舞台创作和戏剧发展提供值得借鉴的启示:如何在中国舞台上更好地呈现经典、重构经典;如何既表现观众关切的社会现实问题,又能够提升舞台表演的艺术性;如何在主流戏剧和非主流戏剧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中国戏剧奖项如何对中国的戏剧发展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重构”生活是舞台表演和戏剧创作永恒的主题;“融合”各种戏剧创作形式和舞台表演风格是戏剧艺术探索的有效途径。尽管美国戏剧因为商业化倾向而经常被诟病,但每一年美国舞台上脱颖而出的剧目仍然为全世界的戏剧爱好者所期待,美国各大戏剧奖项隆重的颁奖典礼本身带给戏剧的荣耀也让大家对戏剧的前景充满希望。祝愿中国戏剧舞台也能精彩纷呈,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Green, Jesse. Savoring the Unexpected [N].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 2019.

[2]Stasio, Marilyn. Broadway Review: “My Fair Lady” [J]. Variety, April 19, 2018.

[3]Rocamora, Carol. Yerma [J]. Theater Pizzazz, April 11, 2018.

[4]Finkle, David. In Lucas Hnath’s “A Doll’s House, Part 2” Nora Finally Breaks Down That Door [N]. Huffington Post, April 27, 2017.

[5]Adler, Tony. With Downstate, Bruce Norris Finally Earns His Pulitzer [N]. Chicago Reader, October 3, 2018.

[6]Tran, Diep. “What the Constitution Means to Me” and the Female Storyteller [J]. American Theatre, October 5, 2018.

[7]Rooney, David. “Cost of Living” Wins 2018 Pulitzer Prize for Drama [J]. Hollywood Reporter, April 16, 2018.

[8]Stasio, Marilyn, Broadway Review: “Three Tall Women” With Glenda Jackson, Laurie Metcalf [J]. Variety, March 29, 2018.

[9]Regensdor, Laura. This Tony Winner and Former Politician Has a Lot to Say About Being a Woman Right Now [J]. Vogue, June 10, 2018.

特别声明: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