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系列四十二,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太平天国后期有两个主要的人物——陈玉成和李秀成,李秀成长期在天京处理事务,而陈玉成则四处征战。在这四处征战的过程中,不得不提有名的三河镇一战。

三河镇,地处庐州、舒城、庐江三县交汇之地,因位于丰乐河、杭埠河、多漕河三河交汇处而得名,清代时交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作为三条河流的交汇处,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可想而知。再加上太平军在攻下三河镇的时候,看上了此地水路交通的便利,果断的把这个地方作为安徽北部的储备基地,长期囤放大量的粮食和军火。作为重要的储备基地,太平军自然对三河镇的城防十分看中,除了建立城墙之外,还修建石垒在外围,派重兵长期驻扎,以防备清军的突然来袭。而这样的准备,在后来的确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1858年,湘军将领李续宾在经历一年半苦战后攻下被太平军占领数年的九江,一时觉得自己战斗力爆表,变去好曾国藩商量夺取安庆的事宜,曾国藩鉴于他之前在九江的功绩,对他的提议进行支持,李续宾便率领湘军主力八千精兵奔向安徽。说来李续宾这八千人,是曾国藩、罗泽南早年在衡阳训练的第一批人马,百战余生,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后来的湘军部队,很多都是这支部队的人介绍加入的,跟这八千人都是亲朋好友。

由于李续宾部进攻安徽的时候,陈玉成正带着自己部下们攻击江北大营,安徽太平军的防御可以说是非常的薄弱,这给了李续宾很大的机会,一路上攻城掠地,收获很大,当已经攻下舒城的时候,眼睛自然就注意到隔壁异常富庶的三河镇。李续宾带兵攻击外围的各个石垒,被太平军抵抗,损失兵力上千,后太平军守石垒的兵士们实在难以抵抗湘军的攻势,只能撤回城中。李续宾率军攻击三河镇,不料他正带兵攻击的时候,陈玉成率领援军日夜兼程赶回,并驻扎在三河镇旁边的金牛镇。李续宾不得不回过头来应付陈玉成,并且等待自己后面的军队,希望可以来一个前后夹击,不料援军被陈玉成派兵拦截。“包三河之后,断李续宾之后路,塞舒城之不通三河李营之救”,不过李续宾当然不知道。

1858年11月中旬,李续宾部骑兵进攻太平军,结果被太平军全部歼灭,派去众多兵力再次进攻时却遇到大雾,自乱阵脚,死伤一千多人,李续宾率剩余部下前去营救,却未能成功,被困兵士们被太平军全歼,李续宾率剩下的人跑回营地,等待援军。然而等来的却是陈玉成派出的五路兵马,李续宾部再次被包了饺子,李续宾自己也没有逃脱。

这一仗,陈玉成部歼灭了包括李续宾在内的湘军精锐六千人,:"三河溃败之后,元气尽伤,四年纠合之精锐,覆于一旦,而且敢战之才,明达足智之 士,亦凋丧殆尽",太平军光缴获湘军的红顶子和蓝顶子(官帽)就装了满满的八个箩筐。这一仗,年仅二十一岁的陈玉成打赢了长他二十多岁的湘军将领,市他在太平军中的威望又提高了一大截,也为日后被封为英王坐下了铺垫。当然,李续宾这一战的失败了,除了陈玉成领军有方外,还要归于他自己带的其实是久未休整的疲惫之师。李续宾在进军三河时向朝廷报告说:“臣所部八千人因克复潜山,太湖、桐城及此间(舒城)留兵防守,分去三千人。数月以来,时常苦战未尝得一日之休止。伤损精锐,疮痍满目,现已不满五千人,皆系疲弱之卒。”

参考资料:《忠王李秀成自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