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87版《紅樓夢》作曲者憶創作經歷:主題曲創作一年多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21日電 題:87版《紅樓夢》作曲者憶創作經歷:主題曲創作一年多

  記者 宋宇晟

87版《紅樓夢》劇照。87版《紅樓夢》劇照。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對於不少人來說,這首詞從87版電視劇《紅樓夢》播出開始,就有了固定的旋律。

  這首曲子是如何誕生的?日前,《紅樓夢》的曲作者王立平在國圖講壇上講述了創作過程。

87版《紅樓夢》劇照。87版《紅樓夢》劇照。

  “當時我一聽說要給《紅樓夢》寫曲子,雖然只是問有興趣沒有,但是有夢就有希望。”說起最初知道要爲電視劇《紅樓夢》作曲,70多歲的王立平至今仍難掩激動。

  1982年的一天,有人告訴王立平,王扶林導演正在籌拍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問他有沒有興趣給這樣的劇作曲。

  “當時我的心就像開了鍋一樣,已經不知道說什麼了,大概語無倫次地說了這樣幾句——有興趣、我太有興趣了、極其有興趣。”

  不過這樣的興奮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和導演的見面讓他“有點失望”。

  “我見他面的時候有點失望。他沒說你來寫吧,他說作曲是件大事,誰說都定不了,要紅學家、編劇、領導大家一起商量。”

  當導演問能不能大家一起聊聊的時候,王立平馬上明白,“這麼大一件事哪有輕易說了就行的,我知道這就是要考我”。

  不過當時也不知道會考什麼。王立平覺得“準備也白搭,乾脆就別準備了”。

  他確實有這樣的自信。王立平從小就讀過《紅樓夢》,“儘管最開始沒讀懂”。“我不記得通篇讀下來有幾次,光開頭就讀過很多次,有時讀一半放下了。但當經歷了很多人生的波折、磨難之後,我覺得我纔讀進去了。”

87版《紅樓夢》劇照。87版《紅樓夢》劇照。

  “考試”安排在一個下午,在華僑飯店。

  王立平還記得當時的情景——“導演說了幾句話,讓我談談紅樓夢,時間一個下午都給你了,你就開始吧”。

  “一個問題也沒提。我就後悔了,應該提前考慮考慮。”他笑說。

  既然給了時間,王立平還真用一個下午時間談了。“我就談了對這本書的認識過程,開始沒讀懂,後來怎麼理解的,還談了自己對電視連續劇《紅樓夢》的設想,以及我對電視劇《紅樓夢》音樂的構思。”

  “我的主要觀點是,如果說《水滸》《三國》是以情節取勝,那麼《紅樓夢》應以情趣取勝。我看書有時候翻了好幾頁不過是家長裏短、婆婆媽媽,但正是這些細枝末節中體現曹雪芹的思想、觀點和它的藝術魅力。同時,電視劇要留出充分餘地表達人的情感,從情上發掘人物魅力。”

  而對《紅樓夢》的音樂,雖然王立平並沒有想好用什麼素材寫,但給出了八個字——滿腔惆悵、無限感慨。

  “音樂應該做一個橋,既寫曹雪芹筆下人物的惆悵感慨,也寫曹雪芹的惆悵感慨。而且要變成我們這些再創造者的惆悵感慨,最終變成熒屏前觀衆的惆悵感慨。”他說。

  說完了以後,一個下午過去了,王立平回去等着聽通知。“過了幾天,導演說他們決定請我擔任紅樓夢的作曲,我非常高興。”這一年是1982年。

87版《紅樓夢》劇照。87版《紅樓夢》劇照。

  但這樣的高興也沒持續多長時間。“沒一兩天,興頭就打不起來了。”

  “從哪開始寫?我覺得,導演、編劇,人家曹雪芹在紅樓夢裏對服裝、道具、擺設、房屋、飯菜,甚至連藥方都寫的清清楚楚。只有音樂慘了,從頭到尾沒有看到一個音符。只有音樂是無中生有,很困難。”

  王立平說,自己這輩子謹小慎微,這次算“幹了一件膽大妄爲的事”。結果這首主題歌就寫了一年多。

  第一個問題是歌詞從哪來?王立平說,劇組有個共識,“曹雪芹不僅是文學大家,還是詩詞大家。詩詞寫的那麼棒,我說誰也別在太歲頭上動土,歌詞誰也別寫。”

  “可是具體是哪首?有人說那四句話——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還有人說《好了歌》。我覺得都不行。”他覺得這些都不能很好地體現《紅樓夢》的主題。

  “書到用時方恨少,我就重讀《紅樓夢》,一遍遍讀。後來我就跟導演商量,能不能用《枉凝眉》做主題歌。”

  王立平給出三條理由——第一,“一個是閬苑奇葩,一個是美玉無瑕”,勾畫了故事的愛情主線;第二,“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預示悲劇結局;第三是他最看重的,這首詞是極好、極美、極有概括性的主題歌詞,一唱三嘆。“如果說還缺少希望的話,我可以在音樂裏添上。”

  最終經過大家討論,就用了這首歌。

87版《紅樓夢》劇照。87版《紅樓夢》劇照。

  怎麼寫,又是個大問題。

  “當時給我出主意的人可多了。當時有人說,你一定要寫成大家一唱就會,滿街都能唱的。可是我要把《紅樓夢》寫成是滿街轉悠的,結果人家一看紅樓夢不是那麼回事,我不成騙子了?”

  王立平覺得不能這麼寫。但如果按太雅的寫法,聽完大家誰都沒懂,怎麼辦?

  “我想,還是藝術需要情感,情感需要真摯。用真情,我覺得紅樓夢裏,真情是最打動人的。真情說不清道不明,不知道怎麼表達,但是要用心去體會。”

  另一方面,電視劇《紅樓夢》中的插曲多達13首,如何平衡主題歌、插曲,讓大家都能有印象?

  王立平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我就想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要把每一首都寫成人見人愛。可能嗎?我覺得不可能,但這是唯一的一條路。”

87版《紅樓夢》劇照。87版《紅樓夢》劇照。

  他說,自己當時想起了小時候父親說的一番話。“你考試得了99分回來,別指着我就一定表揚你。如果我兒子努力了就能拿到100分,憑什麼你就給我拿99分回來?如果我知道我兒子真努力了,最後只拿到了59分,我會說好樣的,雖然你差一分及格,但你盡到努力了。”

  “我這次就想,我一定要拿到59分,要盡我所有的力。”

  因此,他爲《紅樓夢》所作的曲子,凡是落到紙上的歌詞,至今沒再改過。“當我落在紙上,就是最大能力了,再沒招了,無悔無憾了。”

  從1982年開始,王立平耗時四年半“傾其所有”,最終完成了電視劇《紅樓夢》13首配曲及所有背景音樂。至今這些音樂仍是不少人對於《紅樓夢》的記憶。

  在演講結束時,他說,這是自己寫的最苦、最累、最難,付出心血最多、勞作最多、痛苦最多的作品,“但也是我寫的最過癮的一次”。(完)

責任編輯:張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