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公元202年正月,各地诸侯王先后上疏“请尊汉王为皇帝”。在强大“民意”之下,同年2月28日,刘邦于汜水(今山东曹县附近)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汉”,建都洛阳,不久迁到长安。史称“汉高祖”。

对于这位开国皇帝,后世尊崇者有之,贬斥者亦有之。对毛主席而言,博览史籍后表示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出身羯族的后赵政权建立者石勒,对司马懿、曹操不屑一顾,自认为可与汉光武帝刘秀逐鹿中原,对于刘邦却承认自己“只能北面事之”。

为何普罗大众对于刘邦的看法与此大相径庭?我想,这是因为刘邦的出身、相貌、性格和才能都很难引起百姓的敬畏,后世觉得他不过是个靠部下才得以成事的小混混。相比之下,无论是项羽和韩信,都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赞誉褒扬,更引发人们的无限同情,评价几乎都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然而我们应当看到,从政治决策的角度来看,刘邦显然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中最杰出的一个。这种评价并非是针对刘邦本身的才能,而是源自他永远实事求是的态度,作为皇帝,他永远根据实际需要而采取措施,绝不被虚荣、情感和他人观念所左右。事实上,他最初的品质就是能随时保持自知之明。乍一看这或许不算什么,但要是注意到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项羽曾经是多么的英勇决绝,结果后来却变得迟疑犹豫,热衷于“锦衣夜行”;拿破仑曾经是多么的威名赫赫,后来却退化为一个“鲁莽蠢材”。这些超凡人物之所以不再明智,原因非常简单。在一片赞美阿谀之声中,这些英雄失去了对敌人、对现实甚至是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既然“三人成虎”能够实现,那成百上千的奉承,自然能将一个能力卓绝的天才变作自以为是的傻瓜。从这点上来看,才能理解高祖刘邦的非凡与可怕。

此外,刘邦对于情感极其淡漠,以至于他的决策虽不是永远正确但却能做到永远理性,尤其是在对待家人和仇敌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的家乡沛县,有一位名为雍齿的老乡。以前在乡间混日子的时候,雍齿就经常欺辱刘邦。等到刘邦聚众反秦后,雍齿投奔其麾下,然后又在关键时候反叛,献出丰邑这个大后方给魏国周市,还囚禁、虐待刘邦老父及妻儿。刘邦本人也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投靠项梁。

随着局势发展,雍齿后来又再次投靠刘邦,刘邦念其有功不忍追究,还在建国后加封其为什方侯,以安定人心。事实上这一举措受到了很好的效果,据史记··留侯世家第二十五》记载,群臣听说后喜不自胜,纷纷道:“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卖主求荣、老父受困、妻子被辱、自己被迫寄人篱下,这些仇恨在平常人眼里,每一件都是不共戴天之仇,然而刘邦身为执掌生杀大权的皇帝,却轻轻放过再未计较。

究其原因,就是能够以此安抚群臣。对刘邦而言,如果封赏那个欺辱自己家人的仇敌对自己的政治利益有利,那么这个仇敌就应该获得自己的封赏。这是一种理性得有些残酷和荒谬的逻辑,然而刘邦又确实是一个以此为行事规则的人,一头永远记得自己目标的政治野兽。

能够随时牢记目标的人,必然是果断的人。牵挂越少,目标就越清晰,行事自然会愈发果断,而刘邦很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果断的人。当他乘车逃跑被项羽大军追杀时,他的车上除了自己只有三个人——车夫夏侯婴、儿子刘盈(即汉惠帝)、女儿鲁元公主。没有丝毫考虑,他就将一双儿女踢下车以减轻车辆负重,使自己逃跑的概率能够提高,之所以不丢弃夏侯婴,是因为后者能为自己挡刀驾车。在这一瞬间,刘邦展现出极端可怕的决断力。

但凡有所成就的人,从来不会被过去的成功所束缚。以前赖以制胜的思想、赖以成功的手段,都会成为制约他们继续成功的牢笼。当黄巢、李自成、洪秀全将过去打天下的政策用到国家治理上,他们亲手为自己铺就了死亡之路;当拿破仑统治欧洲仍肆无忌惮之时,就表明其霸权已摇摇欲坠。取得天下必然需要军事力量,但统治国家却必须以构建于传统观念之上的规则,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需要对过去的自己进行否定,太多的统治者终其一生也做不到,因此成为他们后半生的最大遗憾。

相比而言,刘邦的一生从未被任何观念所束缚左右,对他而言这更像是一种工具,他很清楚自己在不同时期需要何种观念,并不断做出灵活调整。打天下的时候,他需要塑造自己仁慈厚道的形象,因此无论是谁,只要投靠就能获得其封赏;统治国家的时候,他则不断向属下灌输“忠君”的观念,因此救命恩人丁公就得杀掉,无数次陷自己于困境的季布却要予以重用。只有真正的政治家,才知道观念永远比单纯的武力更有效,刘邦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