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去山野、田間遊玩的市民注意了,留神別被“小蟲”招惹上。近期,多人野外歸來就診,被致命蟲咬。李女士想起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心有餘悸。

殘留於李女士體表的蜱蟲

事發前一天,李女士前往山裏摘金銀花回來,無意間發現小腿處多了一顆“黑痣”。平時並無過多注意,莫名冒出一顆痣來,出於好奇,李女士下意識用手去摳。令她驚訝的是,“黑痣”竟然會動,原來是隻小蟲,和大多數人的反應一樣,李女士試圖將蟲子從體表拔出。

醫生取出殘留於患者體內的蜱蟲

不料,小蟲吸附力量極大,且有越陷越深之勢。最終,李女士竟將小蟲黑色外殼給脫了下來,但肉身依然留在了皮膚內。仔細觀察小蟲黑色外殼後,李女士開始坐臥不安,她考慮這可能就是朋友圈中曾看到過的可怕蜱蟲,越想越怕。

第二天一早,李女士緊急趕往醫院就診。來到市中醫院外科門診,李女士被告知,鑽入體內的確實是蜱蟲。

被醫生取出的蜱蟲肉身

蜱蟲俗稱草爬子,屬於寄蟎目、蜱總科。常寄宿於牲畜等動物皮毛間,野外蜱蟲則多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或山地泥土中。

市中醫院外科醫生包國建說,蜱蟲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作爲病原體的直接危害,被蜱蟲叮咬部位出現皮膚損傷和瘙癢,甚至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

另一方面,蜱蟲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作爲生物媒介已知可以傳播83種病毒、15種細菌、17種螺旋體、32種原蟲以及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等。

蜱蟲叮咬本身通常沒有太大危險,但其傳播的疾病卻往往更具危害性,有時甚至可以致命。蜱傳疾病主要有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粒細胞無形體病、森林腦炎、萊姆熱、出血熱等,這些疾病如診療不及時都可以造成嚴重的後果。

在市中醫院外科門診,醫生利用專業器械取出了殘留的蜱蟲肢體,並對傷口進行了專業處理,李女士也因此撿回一命。

蜱蟲咬傷的危害,並非駭人聽聞。

記者瞭解到,5月以來,僅市中醫院外科接診的蜱蟲咬傷患者,就有四例。據該院外科醫生陳斌介紹,五一當天夜間急診,他就接診了兩位蜱蟲咬傷患者,均曾外出遊玩或田間作業,咬傷部位爲頸部、腰部等暴露部位

蜱蟲嗅覺敏銳,特別是對動物的汗臭和呼出的二氧化碳極爲敏感,感知距離可達15米。蜱蟲的幼蟲、成蟲都可吸血,飽血後就脫離宿主。蜱蟲的吸血量很大,各發育期飽血後可脹大幾倍至幾十倍。

蜱蟲咬傷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很難第一時間及時發現”,陳斌醫生介紹,“不少人是洗澡時發現,或感覺傷口有痛感才後知後覺。

怎樣防止蜱蟲叮咬?

專家提醒:

1.儘量避免在蜱蟲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停留坐臥;

2.如需進入此類地區,應注意加強個人防護,要穿長袖衣衫,紮緊褲腿、袖口;

3.野外遊玩後及時洗澡更衣,仔細檢查身體和衣物,看是否有蜱蟲叮入;

4.警惕牲畜體表和畜舍中的蜱蟲,可噴灑專業殺蟲劑。

一旦被叮咬,及時摘除體表的蜱蟲很關鍵,蜱蟲叮咬時間越長,吸血越多,釋放的毒素和病原體也就可能越多。因此,及時摘除體表的蜱蟲十分必要。若條件允許,請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專業處理。

來源|東陽市中醫院

超燃!東陽版《我和我的祖國》MV來了,讓我們一起向祖國表白!

編輯:李俏 審覈:東方

監製:呂國賓、韋麗潔

如需授權,請在後臺回覆“轉載+平臺名稱”

注:如有版權問題,請與小編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