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造了一把枪用了50年,生产了108万把,抗战时仍打主力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朝的国门被迫打开,此时的清政府才发现自己的落后。早在19世纪中后期,欧美等国就已经进入了热武器时代,先后建造了毛瑟枪,马克沁机枪。而中国还处在明朝时期引进的葡萄牙火绳枪就想将侵略者逐出自己的领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这时,有一批有志之士,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等人发现国家与欧美国家的差别,主张开展运动,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致力于创办军工厂,建造新武器,新军队,才能弥补与欧美国家之间的差距。真正时间国家自我强大,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在李鸿章努力下,建立了一支北洋水师,这个水样军队曾经在世界上排名第九,亚洲第一的位置。

张之洞,当时是两广总督,在自己辖区建立新式炮枪厂了,引进了一批新的枪炮。但是,在一年后,一纸调令就要将张之洞调去任湖广总督。张之洞知道自己一手创办的炮枪厂,在心上任的两广总督的手中时不会向他这样实现炮枪厂伟大的使命的。自己之前的所有辛苦和努力都将白费。果然不出张之洞所料,新上任的两广总督李翰章拒绝支付订购机器的尾,而且要求停办新式炮枪厂。张之洞不忍自己的努力白费,就向朝廷上奏,想要将炮枪厂给带到自己的湖北去。经过几番周折,炮枪厂终于在湖北落户。又因为这个工厂与汉阳铁厂毗邻,人们合称为汉阳兵工厂。

好事多磨,汉阳兵工厂也不是就此安定下来,除了经历了迁址,还经历了意外失火事故,这次失火将所有的机器房屋设备都烧了个精光。但又幸好得到了朝廷许多大臣的支持,能够坚强的挺过难关,由朝廷拨款从建,能够继续自己的使命。1896年,几经磨难的汉阳兵工厂终于开始生产了第一批国产枪支有1300支。

由于落后的技术,汉阳兵工厂的第一批枪支时按照德国一款步枪进行改装。由于这个枪的各种问题就被转卖给了清朝,还谎称是德国的毛瑟枪。还骗走了清朝一大笔银两。从清朝就能够预见中国的仿制技术的强大。在当代,还是沿用这个方法,但是我们会在仿造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突破技术壁垒,不断创新,创造了自己的高技术飞机,在科技方面,手机的改良创新,也已经属于世界前列。

当然这是题外话。虽然卖给我们的是残次品,但是汉阳兵工厂对这个德国步枪进行了改造。由于采用了全长式枪管套筒,本是为了防止士兵手被枪管烫伤。但当时的技术条件并不能生产出这种高要求的合金钢。就干脆取消了枪管套筒。去掉这种套筒后的步枪,就是我们称呼的 “汉阳造”,也是晚清重臣张之洞在汉阳兵工厂造的第一种枪。汉阳造一出世就在全军推广使用。虽然是仿造,但经过多重改良,使用最先进的枪弹,枪的精准度都有很大的提升。改良后的德国步枪的已经不能用之前那个问题百出的步枪来衡量,已经远远超过他本有的实力。

汉阳造的问世,不仅为清军破开了僵局,而且在未来的中国长期的抵抗外来侵略中,也发挥了他至关重要的作用。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湖北的士兵正是用的汉阳造打响了第一枪。甚至在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的陆军也是以汉阳造为装备,配发给每个士兵,在直皖战争、直奉大战、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等多个战场上出现。直到日军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全国抗日战争,除了一部分的中央军队能够配备上新式的武器,其余大部分的军队还是使用的汉阳造。在抗日战争中也是主要的枪支武器。正是用这得来不易的汉阳造,与日军的新式武器,飞机、大炮顽强抵抗,不服输。

可见当时的是真实的研究枪械,想要为国家的军械发展贡献力量,一般武器的更新淘汰速度是非常快的,尤其是战争时期。这个建造的第一种枪支,一直在抗战结束时才停止生产,前后共使用了近50年,累计生产108万余把。能够在抗战时期,还能在战场上作为主力枪支使用,没有被淘汰是很难得的。

科技的进步速度如此之快,国家的发展也不能被时代所抛弃,清朝正是吃了闭门不出的大亏,使得在各个方面远远落后其他国家,武器的发展才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