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是一种带着初心对自己喜欢事物的不断追求。

相信《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季想要表达的就是这么一个观点。烹饪工具在饮食文化中占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之所以这么重要,不光是因为烹饪器具的制造需要匠人精心挑选制作原料,经过反复的打造加工,更是一种对器具耐久度的考核与匠人工艺的检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集

为什么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久远、最复杂也是最多样的?这不仅仅与中国多民族的饮食习惯,或者各地域不同的饮食文化、烹调技艺有关,更重要的是烹饪在中国几千年的传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集

传承类的东西总是要带有器物性的的寄托,也就是不管任何与技艺相关的手艺,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对一种器具的长时间练习。如果将这种技艺的培养放在烹饪上,那么一件坚固耐用的烹饪工具就显得至关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集

优秀的厨师,每一次进行烹饪,不管是在自己的餐馆里,或是参加国内相关的厨艺竞赛中,都会使用自己的烹饪工具。有些厨师的道具,炒勺,锅可能已经用了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一种技艺的养成,需要的日积月累。频繁的更换练习的工具,会严重影响技能养成的速度。这一点在年轻厨师身上尤为明显,他们在从业的初期,可能会第一种菜品的烹饪较为出色,但是换一个料理环境或者料理器具,菜品的味道常常会大打折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集

老厨师之所以能够驾驭不同的烹饪工具,就是长期以来通过固定的烹饪工具,为自己的厨艺感觉奠定了基础。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世界级的乒乓球运动员,可以通过简单的几次次击打,便可以从成百上千个球中找到材质、分量不同残次品。就像是初出茅庐的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前,一定要找到一件趁手的兵器。而厨艺的练成就如同对烹饪器具的打造,需要一个磨炼的过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集

一个好的厨师,有一种关于烹饪的“功夫”。功夫这个次在中国的文化中,并不限于武术技艺,在各行各业中能够得到体现。即使你从事的是一种脑力劳动的工作,也需要“功夫”的培养。

就拿律师来说,看似是一种关于语言类的行业。在法庭上的辩论,需要对这个案件的熟悉程度,对方当事人、对方律师的了解,以及当地法院的审判习惯。虽然同样是在一部法律的背景进行较量,但是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说话方式、用词都需要技巧。一个律师经过多年的执业经验,成百上千的案件处理,早在脑海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处理方法,这便是他习得的“功夫”。

而烹饪同样也是法庭辩论一样的表达,这种表发不是言语,而是精心制作的菜品。每一个对菜品赞不绝口的人,对于厨师来说,都是一次自我表达的成功,对食客征服的胜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集

烹饪器具与厨师这种人器合一的状态,需要的不仅仅是在烹饪工作中频繁的接触,在日常的生活中同样要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有一些搞民谣的朋友在练习吉他技艺的过程中,为了按和弦的手指能够分得更开,做到更大的跨度。在睡觉之前,会用电池将手指隔开,然后用布缠住。听他们说,晚上常常会因为疼痛做噩梦,梦见自己在公堂之上被施以拶刑(就是夹手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集

在本季的第一集中,每一位制作烹饪工具的老师傅,都是优秀的匠人。从人类出现的早期,智慧的人类发明了石斧、石凿、石刀等工具。人文学家认为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可以思考,在自然学家眼里,人类思考的表现也是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动物的区别,那就是对工具的适用。器具的出现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每一位匠人都在器具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集

厨艺也是一种匠人精神,它将由匠人生产出的各种烹饪工具与自身的技艺相结合,做出了一道道美味佳肴。虽然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社会,有些工作已经被机器做取代,那些具有精湛技艺的匠人不再受到追捧,但是精益求精的精神依然指导着各行行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集

不管我们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关注工作的细枝末节,舍得花时间去研究,不断追求工作的完善;不去偷懒耍滑,确保工作的每一项进程,对工作一丝不苟;用耐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用初心去把一件平常事做到极致。

正所谓“成大人成小人全看发心,成大事成小事都在愿力”。从来都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