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典故| 宋詞鑑賞《浣溪沙·樓上睛天碧四垂》

浣溪沙·樓上睛天碧四垂

周邦彥

樓上睛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

勸君莫上最高梯。

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聽林表杜鵑啼。

賞 析

這是一首風致深婉的懷鄉詞。上片寫空間之廣大,以表現鄉愁之深廣,下片以眼前物色的變化來表現詞人的遲暮和滯留之感。全詞由天而地,由遠而近,緣景入情,把遊子的情懷錶現得深婉動人,纏綿悱惻,情真意切。

開篇“樓上”句,言晴空寥廓,四面下垂,是對環境、氣氛的渲染。一個“垂”字能人們心頭喚起一種自高而下的輻射狀的空間之感來。“樓前”句以接天的芳草借指通向故鄉的道路,富於形象美,含蓄蘊藉地表達出黯然別恨和悠悠鄉思。“勸君”句是自言自語的獨白。此句一反“遠望可以當歸”之意。言作者正是由於怕觸動這無法排遣的鄉心,纔不敢憑高眺遠。這是翻進一層的手法,卻吞去後半不予點破,可謂深沉委婉。

下片三句寫闌珊春事引起的鄉思。一、二句對起,寫新筍已長成綠竹,春花卻落爲燕泥。此二句以花木消長,時序推移,這對比鮮明的景物觸發詞人的羈懷旅思、暮感悲心。“忍聽”句語出李中“忍聽黃昏杜宇啼(《鍾陵禁菸寄從弟》),而運典自然,一如己出。”林表“,即林梢。杜鵑啼聲哀苦,如喚”不如歸去“,故亦稱催歸鳥。詞人的一片歸心,於結句點出,然亦點到即止,不作過分渲染,而寄興深微,自成妙詣。

此詞的結構頗具匠心:上下片均爲前兩句寫景,後一句緣景入情;上片寫遠景,極盡空間寥廓之感,下片寫近景,發抒時光流逝之慨。這樣的佈局謀篇,把作者的鄉愁表現得蕩氣迴腸,淋漓盡致。

來源:文言文

大家都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