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腦人”特別注重左腦,強調理性,卻在二十世紀成爲社會的精英,自視很高,也掌握了很大的權力,卻不知不覺,將社會弄得混亂不堪,問題層出不窮,依然振振有詞,把責任推給變化太快,大家缺乏共識,不能同心協力,堅持不肯認錯。要成爲“全腦人”,最好明白易理——先打開“乾”、“坤”這一扇大門,能夠開關自如,再進入易學的府第,好好觀察、思慮、領悟,應該是十分方便而有效的途徑。

生物性的致病因素,包括各種病原微生物及遺傳關係,依據最新的統計,只佔人類生病的三分之一。而非生物性的因素,包括自然生態、社會環境、生活方式、醫療保健、文化觀念,已經成爲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

現代人的生活,既忙碌又緊張。自己覺得壓力愈來愈大,卻又無法加以排解。明知憂慮傷害身心,又常常懷疑自己得了憂鬱症。現代文明產生很多令人擔心的後遺症。依據我們的觀察和分析,大部分來自不明易理的緣故。

不明易理的人,最顯著的特點,便是“是非分明”,堅持在“對”與“錯”之間做出明確的選擇,同時認爲“既然知道是對的,就必須堅持,否則便是濫好人”。這種經常“二選一”的結果,逐漸成爲缺乏彈性的“半腦人”。我們生來就有左腦和右腦,前者掌管語言、計算和理論,後者着重空間、形狀和音樂等認識功能。“半腦人”特別注重左腦,強調理性,卻在二十世紀成爲社會的精英,自視很高,也掌握了很大的權力,卻不知不覺,將社會弄得混亂不堪,問題層出不窮,依然振振有詞,把責任推給變化太快,大家缺乏共識,不能同心協力,堅持不肯認錯。

明白易理的人,知道自己的認知能力很有限,選擇能力很薄弱,而判斷能力也很缺乏。我們當然不應該是非不分,卻實在沒有能力保證“是非分明”。我們只能夠“慎斷是非”,提醒自己“是非難明”而不敢自以爲是。易經的整體思維,使我們明白“牽一髮動全身”的道理,知道“競爭不一定是生存的唯一出路”,而“時過境遷,對的全變成錯的,錯的也會弄成對”,因此“不如留下一些情面,以後好見面”。對於大多數事情,都能夠兼顧並重,設想得比較周到,大幅度減低後遺症,成爲難得的“全腦人”。社會要正常,大家要安寧,只有寄望“全腦人”早日覺悟,迷途知返,纔有實現的可能。因此研習易經,不但雙腦並用,減輕壓力,對身體健康有幫助,對社會人羣,也會帶來很多好處。

要成爲“全腦人”,最好明白易理——先打開“乾”、“坤”這一扇大門,能夠開關自如,再進入易學的府第,好好觀察、思慮、領悟,應該是十分方便而有效的途徑。

站在宇宙的主場,乾坤代表天地。開天闢地之後,萬物纔有生長的空間。站在家庭的主場,乾坤代表父母,男女結婚成爲夫婦,生男育女,是家庭生生不息的基本要素。

父母和夫婦經常是同一對人扮演的不同角色,這是很多人難以掌握的難題。什麼時候是父母,什麼時候又是夫婦,很多人根本弄不清楚,因此產生很多困惑,也製造很多問題,而令人不安。實際上很簡單:只有在臥室裏面,門關起來以後,纔是夫婦。換句話說,在臥室以外,不是子女的父母,便是父母的子女,不能夠以夫婦自居,弄得大家不知如何是好。若是以此做爲標準,恐怕現代人能夠通得過考驗的,爲數不多。究竟應該如何,實在值得好好研究,以便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易經的觀念,宇宙是一個大家庭,乾坤兩卦象徵父母,震巽坎離艮兌代表三子三女。乾爲純陽,坤爲純陰,但是乾剛健而坤柔順,顯然男女有所不同。家庭中的基本成員是父母子女,實際上最重要的角色卻是夫婦。

中庸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沒有夫婦,就不會有父子,不會有兄弟,也不會有君臣,當然也不會有朋友。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倫,夫婦最爲重要。現代社會種種亂象,莫非出於夫婦這一倫的不正。只是大家心知肚明,不敢明說。就是因爲不敢明說,才更顯示出問題的嚴重性,不容忽視。

夫婦不能和睦,談不上一條心;教養出來的子女,身心不能健全;兄弟不和,影響到交友不慎。推而廣之,君臣、父子都出了問題。而根本因素,仍在於夫婦之道,已經年久失修。邪道盛行,中道似乎隱而不現。

只要三代不能同堂,小家庭夫唱婦隨,男卑女尊,才顯得平等相待,幾乎到處可見,而且噤若寒蟬,不敢吭聲,以免成爲舊思想的代言人,被譏爲不現代化或反現代化。我們現代由於種種原因,不可能再三代同堂,又夫唱婦隨,或者高唱子女無才便是德。唯一的補救之道,就是重視家庭教育,以正常的夫婦之道來啓發子女,並且加強學校教育,從小認清男女平等卻不同性質的道理。教科書和課程,大部分相同,也應該有不一樣的內容。

夫婦之道的良好基礎,在愛情專一。易經分上經、下經兩部分:上經由乾坤開始,終於坎離;下經則由鹹恆開始,而終於既濟、未濟。可見上經着重天道自然,下經則直接反應在人事上面。婚前的鹹,必須無心之感,純真堅厚,以互相感動;婚後的恆,更是愛情求固,愈久愈堅。相對於乾坤的交感,實在有異曲同工之妙。要不然,爲什麼我們常說“天造地設”、“天長地久”呢?

現代教育,把原本很靈光、有靈氣、十分靈活,而又具有靈力的全腦人,透過制度化的運作、不合適的教材、形式化的考試,教導成半腦人。將“退步”看成“進步”,認“不可能”爲“可能”,以“不負責任”爲“責任”。屢次教育改革,方向根本有欠正確,徒有熱心卻無成效,更是推波助瀾,使正常的夫婦之道,愈來愈不正常。非從端正觀念着手,加以根本改善不可。

乾的四德,大家都很明白:元、亨、利、貞。再看鹹卦的卦辭:利貞,取女吉。兩卦都有“貞”的字樣,只是大家解釋來,解釋去,怎麼說都可以,就是不敢提起“貞操”兩個字,是什麼道理?取女的意思,便是男人把女人要回來。吉表示得的樣子,有吉祥的形象。到底是不是真的,要看男女雙方,是不是貞操堅定。

中華民族自古重視貞操,爲其它民族所不及,成爲幸福婚姻的最有力支

柱,家庭和樂的最堅強保障。只要不曲解爲“女性重貞操,男性不必”,恢復易理平等對待的精神:“男女雙方,各守貞操”,有什麼不好?現代社會將“退步”看成“進步”,這就是明顯的證據。貞操纔是雙方負責任的態度,現代人都盲目相信“我愛你”的空口說白話,這種不可能令人相信的話,現代則成爲可能的騙局——半腦人在公開場合,採取近乎瘋狂的方式,大喊“嫁給我吧”,居然贏得深深的感動,熱淚盈眶。男人的表態,不過是向社會大衆說他是一個不要臉的人。各種媒體,竟然爭相報導,傳爲美談。演藝界女星大腹便便,尚未成婚,還要透過鏡頭,穿着露肚裝。教師難爲,實在莫此爲甚!

易經的道理沒有錯,是我們長久以來,由於種種有意或無心的錯誤解釋,才弄得引起很多爭論。天尊地卑,明明是位置的高低,一定要加上貴賤的評價。地如果是賤的,地價爲什麼愈漲愈貴?天若是貴的,我們爲什麼常怪“老天沒眼”?或許有一些人硬要把它加以曲解,我們也應該正本清源,恢復真正的用意!就算實在弄得不明白,採用現代話(化)觀點,給予合理的解說,也未嘗不是良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