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銮仪卫,可能很多朋友们都不是很了解,但相信绝大多数人对锦衣卫这个名称肯定不陌生。在明朝,“一卫二厂”制度如雷贯耳。作为明朝最早的特务机构,自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开始,锦衣卫就一直伴随明朝而存在。就连明朝灭亡后,锦衣卫仍在南明政权得以延续,一直到1661年(南明永历十五年)才正式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锦衣卫锦衣卫的神奇“穿越”顺治元年,设锦衣卫,置指挥等官。明年,更名銮仪卫,定各官品秩。

但鲜为人知的是,作为取代明朝的清朝之中,也曾经出现过“锦衣卫”这个机构。那是发生在1644年(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刚刚继位的顺治皇帝也设置了“锦衣卫”来拱卫京师,并且其一把手也叫“指挥使”,其余属官也与明朝锦衣卫的基本类同。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对清朝的锦衣卫知之甚少呢?原来,就在顺治继位后的第二年,清朝的锦衣卫便被更名改姓了。在那个时代,刚刚建立起来的一个机构,在经历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被改名,一切都还没来得及巩固完善,更不用说会留下什么样的具体影响。因此,在历史上它当然不会广为人知了。

那么,“夭折”之后的清代锦衣卫又被改造成什么样了呢?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就是我本文开篇所说到的“銮仪卫”,完全来了一个360度大变身,让人意想不到。

銮仪卫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銮仪就是皇家銮驾仪仗之意,实际也确实如此,是直接负责管理帝后车驾仪仗的机构。这样看来,确实和锦衣卫已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所在,但直到1647年(顺治四年)之前,銮仪卫还留有“指挥使”一职,充分说明了銮仪卫的前身确实就是锦衣卫。远超封疆大吏的銮驾总管

真正让銮仪卫彻底改头换面发生在1652年(顺治九年),在陆续将机构内部所有的属官全部更名之后,銮仪卫的一把手也正式被命名为“掌卫事大臣”,其全称是“总理銮仪卫事内大臣”。那么号称是銮仪卫一把手的掌卫事大臣,在品级上是几品官呢?答案令人很是吃惊:正一品。

一品武官麒麟补服

要知道,在清朝,“九品十八级”的官吏等级制度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之中已是相当完善,那么为何会将一个銮驾仪仗的一把手提高到正一品的如此高位?正一品是何概念?在当时,我们所熟知的各省总督,有“封疆大吏”之美称,是何等的威风,但在品级上也才只是个正二品而已,即使能受到皇帝的格外眷顾得以另兼“兵部尚书”衔,也才等同从一品。

銮仪卫仪仗

​而掌卫事大臣直接一上来就是正一品,其间从未在品级上有过任何降低,与著名的领侍卫内大臣平起平坐,成为显赫无比的正一品武职京官。

而关于领侍卫内大臣,就要提到另外一个机构——侍卫处。顾名思义,此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一等侍卫、二等侍卫等供职的地方,相当于皇宫的禁卫军,领侍卫内大臣便是禁卫军的首领,所以它是正一品我们并不感觉稀奇。备受恩宠的真相

而之所以掌卫事大臣也可以受到这么高的待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比一般侍卫更接近皇帝。相信在诸多的清宫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内廷当中,哪怕是走几步路的距离,皇帝都会坐着銮驾前往,而此时正是銮仪卫所发挥作用的时候。试想如果一旦发生危险,那么銮仪卫就是保驾的最后一道防线,所以这也正是为什么銮仪卫中人一般都由武职官员中选拔而出的原因。

銮仪卫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有“清朝第一巨贪”之称的和珅,就是在担任皇帝仪仗随从之时,得到了乾隆的另眼相看,所以足以见得銮仪卫在当时是皇帝身边炙手可热的所在。凡祭祀、朝会、时巡、大阅,帅所司供厥事。

其次,管理事宜丰富且重要。正所谓“皇帝身边无小事”,在外人眼中,銮仪卫可能正如表面所显示出来的那样,只是负责管理皇家的銮驾仪仗。但由此而衍生出来的却还有很多,比如皇帝参加公开活动的安保工作,皇帝参加祭祀、大阅、封禅时的准备工作等等。也许会有人在此心存疑虑,皇帝的安保工作不是有侍卫在做吗?

清朝祭天时的銮仪卫仪仗

其实,侍卫分为御前(外加乾清门)和一般的侍卫(一二三等),真正贴身保护皇上的属于御前侍卫,并且此等侍卫虽没有固定的品级,但完全可以不受领侍卫内大臣的管辖,有专门的御前大臣来管理。况且在参加公开活动之时,皇帝近前更多的是随行銮驾的銮仪卫人员,这种时候就更需要銮仪卫起到关键性的护驾作用。

傅恒剧照(时为御前侍卫)銮舆卫掌卫事大臣一人。正一品。自领侍卫内大臣中拣选补授。

再者,人员选拔中更胜一筹。作为同样身处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和掌卫事大臣来说,从其人员选拔之中便可看出哪个职位在皇帝的心目当中更具有重要性。领侍卫内大臣是由皇帝从满洲贵族当中钦定而出,看似已经是相当牛的存在,但掌卫事大臣一职的选拔按照《清史稿》的记载,“自领侍卫内大臣中拣选补授”,这充分说明了要想担任掌卫事大臣这个职务,必须是所有担任领侍卫内大臣的名单当中优中选优而定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掌卫事大臣更胜一筹,所以他的待遇会更好一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看似寻常普通的部门,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于至高无上的皇帝来说,同样适用。

参考资料:

《清实录》

孟森《清史讲义》

赵尔巽《清史稿.卷一百一十七.志九十二》

​版权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晓生”原创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