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知道,芒果不易保存運輸是其天性,長期以來也令人甚是頭疼。爲什麼國外芒果漂洋過海還是那麼漂亮呢?價格賣這麼貴?他們的芒果保鮮處理又有怎樣的技術?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國外芒果是怎麼保鮮的吧!

1、保而鮮處理

菲律賓的呂宋芒果是很有名,但容易由色二孢菌、長盤孢菌和麴黴菌引起腐爛。他們利用高效安全的滅菌劑――穩態二氧化氯洗果,既能殺菌又能通過氧化作用消除乙烯。貯運前用1000ppm二氧化氯洗果,可降低腐爛率,延長貯藏期,使其能遠銷澳大利亞、日本、中東等地。

2、用殺菌劑

如用特克多、代森鋅、代森錳鋅、克菌丹、託布津、氯硝銨、硼砂等化學物質浸果,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長繁殖,防止腐爛,延長貯藏期。如用0.1%的特克多浸果後,瀝乾,入紙箱,保鮮期一般可延長一週。

3、用鈣鹽浸果

鈣有延遲果蔬後熟的作用,Wills和Tirmazi先後發現4%~10% CaCl2(氯化鈣)低壓真空滲透條件下可使芒果推遲後熟,使貯藏期長達20天。如果將Ca02(過氧化鈣)濃度提高到8%~16%,最長可達30天不轉黃不過易引起藥害,成本也較高,實用性不大。

4、塗蠟

天然防失水保鮮劑——蠟,是常用的水果保鮮劑。以適當的蠟,既可防失水,又能防病菌入侵。Sheikh(1977)報導經蠟處理可降低爛果和果皮脫綠,一般推遲一週纔開始轉黃,但蠟濃度若超過5%會造成無氧酵解而會使果變味,故要小心使用。

5、生長調節劑處理

爲了控制後熟進程,目前,國內外文獻報導使用過的調節劑有矮壯素(CCC)、赤黴素(GA)、多效唑(PP333)、2.2-二羥甲基琥珀酸(又名阿拉或四)及甲基萘醌(2.4-D),它們能減輕乙烯生成或降低呼吸作用,還能防治有些病蟲害(如蒂腐病、黑斑病和果蠅)。所以,研究者衆多,但詳細機理尚無定論。

6、用聚乙烯薄袋保鮮

七十年代末,特克尼達六個品種的青熟芒果,不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裝貯存者,常溫下3~8天便達到淡黃色(三級成熟);用聚乙烯袋(或3%保鮮蠟)處理者,能貯藏到10~11天,15天則充分成熟(橙黃色)。

在14℃條件下Zababo芒果可貯12天,Graham可貯18天,常溫下再放3~8天便成熟。再放長些時間,即使不爛也會因爲缺氧而失去香味,有酸味,品質大爲下降。用打孔袋或熱縮薄膜效果比一般聚乙烯袋好,若加珍珠岩-KMnO4(高錳酸鉀)吸乙烯劑相結合,尚可多延長貯藏期5~7天。

7、控溫處理

七十年代初,印度人首先發現熱水浸芒果5分鐘能有效減輕芒果的腐爛率,低於45℃或高於55℃則效果不佳。1979年Annon用熱苯萊特處理芒果,晾乾後室溫下可貯11~14天

這種熱水浸果法已在許多國家採用,採用較多者是熱藥液浸果,此法可使貯藏期延長約兩週,多效還與吸乙烯劑、含藥保鮮紙等配合使用,貯藏期則達三週以上。

8、減壓法

1977年Apebaum發現氣壓低於100毫米條件下Hg壓力能使芒果成熟度明顯延遲,美國人將芒果貯於19.61千帕(即0.2kg/平方釐米)低壓倉庫中,保持相對溼度在98~100%,溫度在13℃,貯藏至21天,果實保持鮮綠不軟,好果率也較高。但壓力低於50毫米Hg(汞)柱時,果實會變幹,有些品種熟果不能轉成橙黃色。

9、吸收劑法

美國人先用KMnO4(高錳酸鉀)處理的Al2O3(氧化鋁)(含水量4~5%)作爲乙烯吸收劑,與芒果一起封閉於袋中可以延長芒果的貯藏期,活性碳或珍珠岩代替Al2O3(氧化鋁)也有同樣的效果,若再放入吸水硅膠及其它能除有害氣體的吸收劑,效果則更好。

來源:網絡

說在最後:目前任何單一的辦法都不能很好地解決芒果保鮮問題,建議大家在芒果保鮮處理上走綜合之路,建立起適合不同芒果的標準化採後處理生產線,方能較好地解決芒果保鮮問題。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文章來源:農財網芒果通

Hello,夥伴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