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種植業,有一種昆蟲能一年四季橫行於大江南北,數量多,爲害重,極易產生抗藥性,關鍵還不好治,這就是薊馬。

3-5月份,正是每年薊馬爲害的高峯期,進入4月下旬以來,多地在連續降雨後迎來持續高溫天氣,爲薊馬的繁衍提供了絕佳的環境。

防治薊馬已刻不容緩!

薊馬爲害的範圍非常廣,露天作物、大棚作物均有爲害,在瓜果、蔬菜上發生爲害的主要種類有瓜薊馬、蔥薊馬、稻薊馬、西花薊馬等:

雖說薊馬在3-5月份會出現暴發,但具體暴發期,其實有兩次,一次是在花期,另一次是在謝花幼果期。

目前,部分地區的薊馬已經進入暴發期,很多種植戶苦不堪言。通過下面這些作物上密密麻麻的薊馬,就能知道薊馬有多可怕。

從圖上可見,薊馬常以盛開期的花爲主要侵害對象,導致受害花或花蕾提前脫落,造成畸形果,影響坐果率。

薊馬在謝花幼果期同樣會發生爲害,且一旦進入高發期防治難度逐漸加大,因此應注意觀察,一旦發現及時防治。

幼果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薊馬

薊馬爲害草莓後,葉片的葉脈發黑

薊馬爲害豆角後,葉片捲曲

大家平時若注意觀察,會發現葉片上的薊馬有黃色和黑色兩種,黃色的是薊馬的幼蟲,不會飛,只會爬,而黑色的是薊馬的成蟲,既會飛又會爬,成蟲常跳到葉片上進行產卵。

薊馬“喜好”多種作物,且爲害狀都將直接影響其商品性,同時更偏向爲害植物的幼嫩部分,因此防治的時期和手段都非常關鍵。

不同作物受害狀

薊馬爲害作物幼嫩組織

防治手段

1、噴藥時間:建議在早上或下午5點後;另外經常檢查嫩梢,早發現,提前預防。利用薊馬趨藍色的習性,可設置藍板誘殺。

2、及時清除病體有效控制薊馬種羣數量;同時加強肥水管理,提升植株抗性。有條件的果園可以適當補充水,增加土壤溼度,抑制薊馬化蛹與羽化。

3、平時預防,推薦藥劑,如吡蟲啉,啶蟲脒、呋蟲胺、乙基多殺菌素、阿維菌素、聯苯菊酯、甲維鹽等;高發期也可使用兩種左右混配(觸殺+內吸),或復配藥劑,另外增加用藥次數。

4、打藥的時候可向地面噴藥,掃過以殺滅幼蟲。危害嚴重地區一般可選2.5%多殺菌素懸浮劑1000-15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40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7-10天施用1次,連噴2-3次。爲確保藥效,儘量選擇持效期長的藥劑,並使用沾着劑等輔助性藥劑。

5、配藥時可以適當使用有機硅類助劑。

6、注重樹體營養,如有機質類營養(灌施和葉噴都有幫助)及適當補充1-2次的鈣肥,提高作物抗蟲抗病能力(留意嫩梢轉綠與老熟方面,可以用磷酸二氫鉀)。

幾點建議

防治薊馬的要點關鍵在於嫩稍的保護,最佳防治時期是新梢剛出來1釐米的時候

最好做到出梢整齊,統一噴藥,杜絕薊馬飛到剛長出來新梢。

噴藥仔細,做到葉片正面背面均勻噴藥。

下午噴藥,根據薊馬晝伏夜出的特性。

如果噴藥時發現嫩稍有輕微危害,可以在藥劑里加入少量多肽氨基酸葉面肥幫助葉片展開。

不僅要在葉片及爲害部分打藥,還要留意植株中下部、地膜、裸漏的土壤等,這些常是薊馬幼蟲的棲息地。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文章來源:農財網芒果通

Hello,夥伴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