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這句詩讚的項羽的的一種精神。在項王心中,一生也許只有兩條路,生或死。古代貴族階層,性本剛烈,不能受辱。現代人心智過於活份,少了古人對某種原則的矜持。霸王項羽自打與劉邦開戰就甲不離身,不是不想脫,是一卸甲軍心也就泄了,可見當時形式危機。他帶虞姬入營,是有了牽掛,知道時間不多了,怕見不到最後一面,可誰想見了面,虞姬反倒自刎了,她是不想看着項羽死,二人心境不同。

內家拳有個勁叫卸甲勁,嚴格的說它不是一個勁,而是一個結構。都說做圓的是內家,做直線的是外家,其實沒有嚴格的區分,都有着自己對武學一份理解。卸甲就是脫開肩胛,肩胛骨要斜方向打開沉墜,胳膊怎麼和脊柱接上的?就靠肩胛骨,老話講“開門兒關門兒”指的就是此處。有什麼用?人體最大的肌肉羣是背闊肌羣,豎勁主攻修煉脊柱縱力。沒了橫勁的支持,豎勁也就沒了支撐。練通了肩胛骨,如同解放了大龍!接不上脊柱整勁不出,卸不下肩胛骨,沉勁不來。都說內家有龍虎二勁,指的是什麼?你見過老虎有凹臉兒的嗎?那是被武松打癟了。老虎都是凸臉兒,指的是卸開肩胛以後背部的形態。相傳內家有個練心意六合拳的高手,喜歡光着上身練把式,被師父呵斥幾回,說別讓邪風竄進去,他就說沒事兒,就是想讓師父看看東西,轉身一運勁,背部肌肉筋骨流動,凸出一隻虎臉兒來,師父高興的不行,說我教了數十年,得了一隻虎呀,那是對徒弟功夫的認可。舊社會你說得了師父東西不行,要脫了衣服看筋,看正反面兒,摸勁,都對了纔是一門兒裏的人,不像現在都很隨便,那時要拿出東西來,否則不認可你。功夫沒練到沒關係,有師父丹方或藥方也行,說明你是本門的另一旁支,但待遇不同,畢竟武行不是藥行。心意六合拳沒有不知道龍虎二勁的,他們練的智慧,一個蹲丹田,拳術三大內功全在一個動作裏,這是祖宗的智慧,講究高度概括。現在是反過來,越複雜越好,拳擊反倒走到了老祖宗的路上,就三拳~直襬勾,也練得出神入化。爲啥?東西太多你練不過來,必須術業有專攻!中國武術不缺東西,缺的是一顆樸實無華的心。

拔山力盡霸圖隳,

倚劍空歌不逝騅。

明月滿營天似水,

那堪回首別虞姬。

~詠史詩·垓下

唐 · 胡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