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爵士的即興演奏中,用不同調式的音階代替了原來的和絃,產生了十分特殊有趣的效果。比如在C MAJ7上使用C Lydian,在G7上使用G Locrian等等。

疑問是,知道可以代替,但不知道爲什麼可以這樣代替,是僅憑聽感來判斷嗎?這些代替是否有一條或者幾條可以推而廣之的原則性方法?

比如在和絃進行中,有V-I、II-V-I等方法可以以此衍生出無數種和絃進行,那麼在和絃的替代上面是否也有類似的方法呢?

首先在和聲當中,和絃能被另一個和絃替代是基於它們擁有不少共同音,這就是所說的“聽感”。

比如說II級可以替代IV級,因爲II級的3音和5音分別等同於IV級的1音和3音,唯一不用的是它們的和絃性質,一個是minor,一個是major,所以II級在聽感上更偏弱一點,而IV級則是大調的感覺。同理還有VII級,通常被看作缺少根音的V級,功能上也可以替換。

以上部分是古典和聲的內容,但爵士和聲則比較淡化功能,而着重和聲色彩。

聽說過“軀殼排列(Shell Voicing)”麼?即“根,3,7”三個音就構成了爵士的核心。

根音決定了什麼呢?決定了這個和絃姓什麼,比如F、B、E三個音,根音是G的時候它們叫做G13,根音是Db的時候它們叫做Db7alt。

3音(有時候是sus4)決定了這個和絃的大小,即記作m還是該記做M,大家都懂不多說了。

7音和3音一道,決定了這個和絃的屬性,大三小七=屬,大三大七=Maj7,小三小七=m7。

在shell voicing的R、3、7三個音裏,其實3、7更重要一些,因爲根音可以隨便換,姓可以隨便換,但是這個和絃的功能卻不能換。比如一個ii-v-i進行,其實可以抽象爲一個41-47-37的37音進行。這三個雙音進行足夠暗示ii-v-i了。

所以,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進行換調,比如4、1,任何含有這個音程的音階都可以拿來替代Dm,比如FMajor,比如A自然小調,比如Ealt等等(這個例子比較極端,因爲其實這個已經不是m屬性了)。

同樣,再來看G7,屬和絃選擇就更多了,各種含有4、7音程的音階,mixolydian,dominate lydian,lydian,diminished,augment,alter音階都行,比如5671234//567.1#.234//4567123//5.6b.7b.7.2b.2.3.4//567.1#.2#.34//5.6b.7b.7.2b.3b.4等等等等,F#Ionian也如此,F#.G#.A#.B.C#.D#.F.也是含有4和7的音階之一,所以當然可以借用過來,同理,Db的alter也可以借過來,A的melodic major也可以借過來。

CMaj7的就不用細說了吧,含有3、7的音階借過來就好了,C Lydian,F Lydian,C# Dorian(這個選擇不太好,改變屬性了)都行。

m和M選擇範圍窄一些,因爲有些音階可能會改變和絃屬性,m變M,m變屬之類。

但是屬和絃真的是想怎麼變都行,在4、7之上,你塞個1、2音序列進去都沒關係,反正不就是緊張嘛,給你就是了。

以上,不是那本書裏的知識,只是自己的經驗之言,所以除了shell voicing的定義以外,其他都沒啥科學性,但是自認這種不科學的方法較好理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