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在中國歷史上地位可以說是非常的高,西方把中國叫China,就是源於對中國瓷器的高度崇拜,在17世紀的西方貴族假如獲得一件中國瓷器,即使是還不怎麼像樣的瓷器,都偈如獲至寶一樣,可見瓷器的地位,和文化對西方的影響,因爲他們不知道這個東西是怎麼造出來的,全世界只有咱們中國有,所以可以說瓷器也算是中國代表之一,在現今天,如果能有上這麼一件留傳下的瓷器基本都是價值邊城,所以我們收藏愛好者來說,收藏瓷器都成了首選,那麼瓷器中有三種瓷器,可能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那就是元明期五彩,明成化年鬥彩,以及清時期粉彩,但是,卻有很的藏友把它們之間關係搞複雜了,最後搞的粉彩五彩不分,五彩鬥彩不分和粉彩鬥彩不分,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認識,請往下看

首先我們說粉彩,粉彩別名“軟彩”因爲在材料中加如玻璃白,能用中國畫的的渲染技巧施彩,繪圖時可以隨意增減顏色的濃淡和層次,特點是色階多,彩柔和,過度效果明顯,立體感強,能體現物體的深淺、陰陽、向背。而粉彩本於沒骨畫法,其所用原料,除襲用古彩者外,還創造顏色幾種,如胭脂紅、羌水紅,皆用赤金與水晶料配成,其洋綠、洋黃、洋白,翡翠等色,皆用硝粉、石末、硼砂各項配成。”以上所講區別,一是技法,五彩是單線平塗,粉彩是沒骨畫法;二是顏料用法,粉彩除襲用古彩者外,還創造了幾種顏料,胭脂紅、羌紅、洋綠、洋白等。如清康熙五彩花卉草蟲碗和雍正粉彩人物筆筒等彩繪相比較,我覺得,康熙五彩碗畫面配合緊湊得體,花卉草蟲畫得生動自然,比較明五彩更顯豔麗動人。但和雍正粉彩筆筒相比,五彩碗顏色單調,紅是紅,綠是綠,很少層次感,雍正粉彩筆筒畫面就柔和淡雅,因粉彩料中摻有鉛粉並加施玻璃白,施彩厚,花紋凸起,層次分明,有立體感,明顯尤於五彩,這也是粉彩長盛不衰的原因。

其次講講什麼是五彩,五彩可以分爲青花五彩和純釉上五彩兩種。純釉上五彩很容易識別,最容易和鬥彩混淆的就是青花五彩.青花五彩是在釉下用青花描畫出所繪圖案的藍彩部分,罩釉燒成,而鬥彩是以青花勾勒圖案輪廓。

再次講講什麼是鬥彩,成化鬥彩最爲出名,鬥彩別名"青花填彩""青花點彩"。顧名思義,就是用青料在瓷胎上勾勒出文飾的輪廓線,燒成後用彩料填色.也有用青花做局部渲染。鬥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想結合的一種彩瓷品種。所以說有很多器物時代特徵不明顯,需要玩家仔細觀察每個細節,以免造成損失。粉彩、五彩和鬥彩的名稱不同,顏料也有區別,文獻記載也多不同,現摘錄數則於下:《陶雅》雲:“康窯藍綠皆濃厚,故日硬彩,雍正則淺淡而美觀,有粉故也,其無粉者亦屬以他質之淡計。”《飲流齋說瓷》日:“康熙硬彩,雍正軟彩,硬彩者,謂色彩甚濃,釉箔其上,微凸起也;軟彩又名粉彩,謂色彩深有粉勻之也,硬彩華貴而深凝,粉彩豔麗而逸”。通過對粉彩、五彩、鬥彩之間的區別做了簡單的講解,在收藏過程中希望能給朋友帶來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