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遷出生在公元963年(也就是乾德元年),李繼遷的高祖李思忠在彈壓黃巢暴動戰爭中陣亡了,唐僖宗李儇賜宥州刺史一職(處於鄂托克前旗東南城川古城),曾祖李仁顏曾任唐朝時期銀州地區的地方執政長官(防禦使),祖父是李彝景,父親是李光呼先後在後晉王朝、後周政權時期,承襲先輩銀州防禦使的世襲職位。少年時期的李繼遷做事就沉穩大氣,聰慧過人。

史書記載:李繼遷“擅騎射”、"勇悍有智謀"。《長編》

西夏王朝奠基人

党項羌族首領李繼遷

傳說:有一天李繼遷帶着幾十個小弟騎馬上山狩獵時,猛然竄出一隻老虎站在衆人前面,李繼遷不驚不亂、從容淡定地命令衆人後退之身後的樹林之中,而他自己卻是竄到一棵樹上張弓射箭射殺了這隻老虎這隻山大王被李繼遷一箭射中之後不久就死了,李繼遷也因而在党項羌族的駐地裏成爲一個婦幼皆知的梟雄人物。

李繼遷是出生在銀州的党項貴族,李繼捧的族弟,他是西夏國的開創者,被封爲夏國主。

公元974年,李光睿任命李繼遷爲管理吐蕃事務的大臣。而此時,党項族大首領李繼捧獻土入朝,党項世家大族諸多不服,其中尤以李繼遷最爲強烈。在宋朝政權安排官吏前去夏州之地催促李氏家族動身赴京朝貢時。

西夏王朝奠基人

党項族大首領李繼捧

李繼遷則對李繼捧臣服北宋王朝產生極力不滿,李繼遷和弟弟李繼衝一起商量後,堅決不同意舉族遷移,對北宋這樣的安排提出了相反的意見。他與弟弟李繼衝、漢族謀士張浦商議,表示拓跋氏佔據西夏五州三百餘年,不能拋棄祖宗基業。

張浦指出如果入朝則再難重返,但現在起事也難成功,唯有暫時先逃到漠北,再慢慢聯繫党項各部族首領,意圖復興基業。

西夏王朝奠基人

李繼遷

李繼遷言:吾祖宗食茲土逾三百年,父兄子弟列居州郡,雄視一方。今詔宗族盡入京師,死生束縛之,李氏將不血食矣,奈何?

李繼衝說道:虎不可離於山,魚不可脫於淵。請乘夏州不備,殺詔使,據綏、銀,可以得志。

而李繼遷的謀士張浦卻說道:不然。夏州難起家庭,蕃部觀望,克文兼知州事;尹憲以重兵屯境上,卒聞事起,朝發夕至;銀州羌素不習戰,何以御之?

吾聞小屈則大伸,不若走避漠北,安立室家,聯絡豪右,捲甲重來,未爲晚也。《西夏書事》

衆人歷經一番激烈的討論與分析後,李繼遷採用了謀士張浦的這一個計劃。但是,恰巧此時,北宋的欽差大臣一行人等已經抵達了銀州地域。因而,李繼遷就撒謊言道說其乳母意外身亡,需要將其安葬於銀州城外。

於是就這樣李繼遷將輜重兵器藏匿於送殯的隊伍之中,和其李氏家族幾十人,一路逃到了地斤澤地區。後期臣服遼國,遼國皇帝爲了制衡北宋,接受李繼遷的歸順,並封他爲節度使。

李繼捧以夏州歸宋,其族弟繼遷"與其黨數十人奔入地斤澤,澤距夏州東北三百里"。《宋史·夏國傳上》地斤澤:也就是今天的內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

西夏王朝奠基人

西夏疆域地圖

後來李繼遷看到党項各部族之間互不附屬,各自割據一方,經過一番深圖遠慮,決議統一黨項羌各部,成爲了党項族的大首領,先後實施了遠交近攻的策略,聯盟大遼對抗北宋王朝。

並且按照北宋王朝的體制,設置文武官吏,並積極採納西夏州境內的漢人的輔政意見,發奮學習北宋王朝政權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大力發展西夏的經濟,增強西夏的實力。

"善水草,便畜牧"《西夏書事》

西夏王朝奠基人

西夏政權奠基人李繼遷

李繼遷是怎樣一統了党項羌各族落的呢?

當時放在李繼遷眼前的問題可以說是喜憂參半。因爲他面對的既有好的一面,也有非常不好的一面。說起好的一方面就是:

"西人以李氏素著恩德"。《西夏書事》

也就是說李繼遷所統治的拓跋部一族在党項羌各個部族裏面是綜合實力最爲龐大的一支隊伍,也是名聲威望呼籲最高的,而且其還有很強的領導能力。

與此同時,拓跋部族先輩們所開闢的西夏州統治政權,向來都獲得了華夏大地上歷朝歷代執政者認可的。但是由於北宋太宗舛誤地領受了党項族首領李繼捧的獻地之舉,等於是讓李繼遷找到了叛宋自立的一個切入點。(藉口)

西夏王朝奠基人

鮮卑拓跋

"雖各有鞍甲,而無魁首統攝",《宋史》

這段記載說其不利的一方面是由於党項羌每個部落之間個個擁兵自重,盤踞一方,猶如一盤散沙。

"族帳分散,不相君長"。《資治通籤長編紀事本末》

通過這段古文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党項羌族的部落之間當時正在處於無人領導的一種分散的局面。與此同時,這些個散亂的党項羌士族部落,由於看到宋朝政權軍事力量的強大和李繼遷那不堪一擊的弱小力量。

所以,在李繼遷叛宋自立和擁護宋朝政權的立場上一直是猶豫不決、徘徊觀望,東搖西擺。所以,要想將這些人劃歸到李繼遷的指揮領導之下,可以說是一件非常難辦的事情。

西夏王朝奠基人

李繼遷背宋自立

但是李繼遷就是在這樣的一種不利的情況下逆勢而行,爲了儘早的一統党項羌各個部落而斷然地運用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

策略之一、鼓吹先輩事蹟,博取士族豪強們的擁護。所以,李繼遷最初在"地斤澤地區"建立起"背宋自立"的大旗之後,就運用了,"戎人不忘李氏"《西夏書事》。

"(李氏)世澤長存,人心思舊",以及羌人"宗貴種"的心理狀態,"出其祖彝興像,以示戎人,戎人皆拜泣",《西夏書事》

李繼遷同時對士族豪強們說道:李氏世有西土,今一旦絕之,爾等不忘李氏,能從我興復乎!衆曰:諾。《宋史.西夏傳》

所以說,李繼遷的這種巧借先祖盛名,匡扶祖輩基業,以拉攏氏族人心的方法非常行之有效,史稱"族帳稍稍歸附"。《長編》

西夏王朝奠基人

策略之二、李繼遷在利益上傾向於党項士族。西夏政權建立之前其疆域內的鹽州和靈州附近地區,大量產出青鹽與白鹽。因爲這裏的白鹽的品質遠遠高於中原之地宋朝。

所以說,宋朝靠近西夏地區的百姓紛紛搶着採購。李繼遷自脫離宋朝政權而自立門戶後,宋朝政權爲了在金融領域方面懲治李繼遷,就發佈官宣公文。

"沿邊糧斛不許過河西,河西青鹽不得過界販鬻,犯者不以多少,處斬"。《宋史》

"鹽禁數月,西人大困,沿邊熟戶,無以資生"。《西夏書事》

李繼遷爲了脅迫北宋王朝取消這個制裁,就煽動了蕃族幾十個部落的士族首領,發動了鐵騎萬餘,入侵環州,北宋"環州"駐守地方官吏程德元本想動用武裝力量將他們打跑,但不著見效。

”因詔弛鹽禁,由是部族寧息。"《文獻通考》

通過上面這段文字記載就證明了李繼遷帶領党項羌族在最後取得了這場反金融制裁的勝利。

西夏王朝奠基人

西夏興兵犯宋

策略之四、李繼遷和野利氏世家大族聯婚。雍熙初年,李繼遷爲了同黨項羌族中的野利氏等豪強家族構建反宋同盟,積極主動地和士族通婚,最後天從人願。

"羌豪野利等族皆以女妻之。"《西夏書事》

李繼遷經過和士族攀親聯婚,進一步將自己的勢力強大了起來。

"繼遷復結婚於帳族之酋豪,凡數年,漸已強盛。"《太平治跡統類》

策略之五、以武力征服不願歸順的部落。靈州地域的"睡泥族"領導人"岸通"不聽從李繼遷領導,在宋至道元年(公元995)七月,党項拓跋部大佬李繼遷因其不附己,出兵討之,岸逋兵潰奔襲蕭關(今天寧夏固原附近),你乜逋遣子詣靈州向宋朝求救,宋太宋詔以糧助之。

"繼遷以兵掠其七百餘帳。《西夏書事》

西夏王朝奠基人

西夏出兵討伐睡泥族

睡泥族:党項部族名。地處於靈州(今天的寧夏靈武縣境內)。首領岸逋,副首領你乜逋。是長期生活定居於黃河南部地區的泥中等族。

"舊皆內附,繼遷誘之叛,不從,數以兵侵掠"。該族首領名番俄、皆移、尹遇、崔保羅等,因族帳屢遭摧毀,被迫"徙居黃河北避之"。《西夏書事》

因爲,李繼遷採用了一連貫的又立竿見影的計劃,党項羌族各部的統一取得了空前的勝利。

古史記載:西界蕃部不下數十萬帳。始猶互相捍拒,及繼遷兵勢寢盛,自靈州北河外、鎮戎軍、環州至鐓子山、賀蘭山西、隴山內外、黃河以東諸族,無不帖服。獨睡泥族首領岸逋不肯下……《西夏書事》

西夏王朝奠基人

西夏騎兵

通過這段歷史記載,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種結論。那等於就是說明除了極少數的党項部落尚未能一統之外。但是大致上在以夏州地區爲核心,東面至到府州(也就是今天的陝西府谷)麟州(也就是今天的陝西神木縣)附近地區。

西面一直到環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肅環縣地區)、鎮戎軍(今寧夏固原縣)附近地區,西邊至黃河兩岸的賀蘭山地區,北邊至黃河河套北部的絕大部分黨項羌族部落,可以說是得到了統一。

西夏王朝奠基人

趙劉果兒

知識鏈接:

《名詞解釋:地斤澤》地區名稱,在今內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宋史·夏國傳上》

《名詞解釋:府州》五代梁乾化元年 (911) 置,治所在府谷縣(今陝西府谷縣)。轄境相當今陝西府谷縣地。

《名詞解釋:環州》(公元952) 改威州置,治所在通遠縣 (今甘肅環縣)。轄境相當今甘肅環縣及慶陽縣西北部。北宋淳化五年(994) 復升爲環州。

《名詞解釋:都知蕃落使》官名,党項置。本唐、五代、宋時領州內蕃部事宜的党項首領,李繼遷曾任此職,較低者似爲管內押蕃落使,或押蕃落使。李德明在位時亦設,爲定難軍府屬官,主管党項部落事宜。

《名詞解釋:鹽州》西魏廢帝三年 (554) 改西安州置,治所在五原縣 (今陝西定邊縣)。乾元元年 (758) 復爲鹽州。建中以後屬吐蕃,建元時收復。公元11 世紀後屬西夏。蒙古廢。

《名詞解釋:靈州》隋大業三年(607)改置靈武郡。唐武德元年(618)又改爲靈州。轄境相當今寧夏中衛、中寧二縣以北地區。公元11世紀地屬西夏,更名西平府。元仍爲靈州,屬寧夏府路。

《名詞解釋:麟州》唐貞觀八年 (634) 改西麟州置,爲羈縻州,屬松州都督府。北宋乾德元年 (963) 移治吳兒堡 (今神木縣西南),五年(967) 移治今神木縣西北楊家城。金皇統八年(1148) 沒入西夏,廢。

《名詞解釋:防禦使》官名。唐肅宗至德以後,於大郡要害之地置防禦使,掌管軍事,由刺史兼任。見《舊唐書·職官三·防禦團練使》、《新唐書·百官四下·防禦使》。宋代防禦使爲虛銜,見《宋史·職官六·防禦使》。

《名詞解釋:賀蘭山》古稱卑移山。又名阿拉善山。在今寧夏西北部,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互界。南北走向。《隋書· 地理志》: 靈武郡弘靜縣有賀蘭山。山有樹木青白,望如駮馬,北人呼駮爲賀蘭"。故名。

《名詞解釋:夏州》唐改名朔方,今陝西靖邊縣北白城子。唐貞觀二年(628) 復置夏州,轄境相當今陝西靖邊縣北紅柳河流域和內蒙古杭錦旗、烏審旗等地。乾元元年 (758) 仍名夏州。唐末以來,党項族拓跋氏世居其地並建立西夏政權。元廢。

《名詞解釋:鎮戎軍》北宋至道三年(997)置。治今固原縣。初屬陝西路。後屬秦鳳路。轄境相當今寧夏固原及同心縣治以南地。大觀二年(1108)北境析置懷德軍。轄境限於今固原縣南部。地當西通回鶻、西涼六穀等部孔道,爲涇、原、渭等州北面屏障。宋置榷場於此,與西夏互市。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爲鎮戎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