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及《臺灣歷史研究》期刊官方微信公衆號發佈《“紀念康熙統一臺灣340週年暨兩岸關係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徵文啓事》。

啓事介紹,康熙統一臺灣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2023年恰逢康熙統一臺灣340週年,爲紀念中國歷史上的這一重大事件,進一步加強與深化臺海兩岸關係歷史研究,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與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合作,擬於2023年9月下旬在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共同舉辦“紀念康熙統一臺灣340週年暨兩岸關係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進行學術交流。會議歡迎海內外學界朋友撰文與會,共襄斯舉。

“紀念康熙統一臺灣340週年暨兩岸關係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籌委會介紹,該會議時間爲2023年9月22日至25日。

此番研討會徵文參考選題共有16個:

1、康熙統一臺灣研究

2、自遠古迄今的臺灣歷史研究

3、臺海兩岸關係歷史變遷研究

4、歷史上的閩臺行政關係研究

5、臺海兩岸經貿交流研究

6、臺海兩岸文化交流研究

7、臺海兩岸人員往來研究

8、歷史人物與臺海關係研究

9、大陸對臺政策研究

10、臺灣對陸政策研究

11、臺灣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角色與地位研究

12、臺海局勢與國際關係研究

13、臺海和平統一與中華民族復興研究

14、臺灣史研究學術述評

15、臺灣與潮汕地區的經貿、文化交流及人員往來研究

16、其他相關問題研究

上述啓事強調,論文應遵循學術規範,爲原創學術成果,不存在任何學術不端行爲,且尚未公開發表。論文語言爲中文(簡體漢字),論文格式按照《臺灣歷史研究》技術規範處理,篇幅儘量控制在2萬字以內。

臺灣及其附近的島嶼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聖領土。

據故宮博物院官網介紹,順治十八年(1661年),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鬥爭的鄭成功率師東征,收復了被荷蘭殖民者強佔38年之久的臺灣。鄭成功於該年去世後,繼位的鄭經以及其後的鄭克塽都繼續堅持抗清立場,妄圖自立一國。清王朝收復臺灣的策略總的來說是剿撫並用,但前後期有所不同。康熙二十年(1681年)以前,大陸戰事不斷,清朝海軍力量比較弱小,所以對臺灣鄭氏政權以撫爲主;康熙二十年以後,對鄭氏政權則因剿寓撫。

初期,雙方的多次和談都歸於失敗。但清王朝的招撫政策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鄭氏政權的大量官兵投降了清朝,這就嚴重削弱了鄭氏勢力,提高了清軍的戰鬥力尤其是水戰能力,清軍逐漸由劣勢變爲優勢。

康熙二十年,清政府平定了三藩之亂,收復臺灣的時機逐漸成熟。同時,鄭氏政權動盪不安,內部矛盾尖銳,官民不服,將士離心。該年鄭經病死,大臣馮錫範等人發動政變,擁立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位,藉機篡奪大權。在與清王朝的對抗中,鄭氏政權統治下的百姓要承擔沉重的賦稅和兵役負擔,階級矛盾非常尖銳;各地駐兵不服水土,築城疲勞,兵士不滿。基於這種情況,康熙皇帝大膽任用熟悉海戰的施琅爲福建水師提督,授其全權收復臺灣。施琅認爲澎湖列島是臺灣的門戶,決定先佔該地,可使臺灣不攻自破。臺灣方面也積極備戰,加強了防務,派最得力的戰將劉國軒守衛澎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七月,雙方在澎湖展開激戰。在這場海戰中,清軍全殲了鄭軍主力。困守孤島的鄭克塽見大勢已去,投降了清王朝。

臺灣迴歸後,康熙採納施琅等人的建議,在臺灣設臺灣府,隸屬於福建。臺灣府下設三縣——臺灣縣(今臺南)、鳳山縣(高雄)、諸羅縣(嘉義),派總兵官一員率官兵八千駐防颱灣,所建臺灣府縣組織完全與內地相同。這加強了中央對臺灣的管轄,有力地維護了祖國領土主權的完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