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之夫婿、当年金陵大学的同窗好友程千帆先生为沈诗笺释云:“子雍(曾昭燏的表字)长南京博物院,位高心寂,鲜友朋之乐,无家室之好(曾一直独身),幽忧憔悴,遂以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坠灵谷塔,享年五十有五。1965年1月,陈寅恪先生写了题为《乙巳年元夕前二日始闻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君逝世于灵谷塔追挽一律》的诗:。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肠断当年灵谷寺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肠断当年灵谷寺

文/老张在路上

1965年1月,陈寅恪先生写了题为《乙巳年元夕前二日始闻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君逝世于灵谷塔追挽一律》的诗:

论交三世旧通家,初见长安岁月赊。

何待济尼知道韫,未闻徐女配秦嘉。

高才短命人谁惜,白璧青蝇事可嗟。

灵谷烦冤应夜哭,天阴雨湿隔天涯。

题中所述“曾昭燏君”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的主人公,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中国第一位女博物馆馆长曾昭燏。她是陈寅恪的嫡亲表妹。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肠断当年灵谷寺

01

1964年12月22日,寒风刺骨。南京东郊,灵谷寺。

这天下午,一辆轿车开进景区大门,车上下来一位气质优雅的中年女士。她将手中的大衣交给身旁的司机,向着寺内灵谷塔走去。

没过一会,塔下为数不多的几个游人惊恐地发现,一个身影如同一片落叶,从数十米高的塔上飘然而下。司机听到游客的惊呼,急忙赶过来,中年女士已经身亡。

事后,人们在女士交给司机的大衣口袋中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是她在人生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我的死,与司机无关。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肠断当年灵谷寺

这位女士就是时任南京博物院院长的曾昭燏。时年55岁。

1909年,曾昭燏出生于湖南双峰县荷叶镇峡石村万宜堂。曾昭燏的曾祖父,是曾国藩的二弟曾国潢。

曾国潢不像曾家九弟曾国荃那样,跟随曾国藩在湘军中建功立业,加官进爵成为朝廷大员。而是常年在家乡照顾长辈,教导曾氏子弟。曾国藩夸奖这个二弟“劳苦最多,好心好报”。

诗书传家,绵延两百年的曾氏家族人才辈出。到了曾昭燏这一代,她的亲兄妹七人,个个都是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社会精英。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肠断当年灵谷寺

(中为曾昭燏母亲,后排左四曾昭燏。其他为曾昭燏兄弟姐妹)。

曾昭燏大哥早夭,二哥曾昭承,哈佛大学硕士。三哥曾昭抡,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民国中央研究院首任院士、解放后为中国科学院首任学部委员。弟弟曾昭拯,上海大夏大学毕业,著名书法家。

大妹曾昭懿,北平协和医学院博士,林巧稚大夫的得意门生。二妹曾昭鏻、三妹曾昭楣,分别毕业于西南联大经济系和生物系。

曾昭燏父亲曾广祚,清县学附生,江苏候补道。母亲陈季瑛(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女、陈寅恪嫡系姑母)。

曾昭燏出生不久,家道开始中落,但在严格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中长大的她,却有着一种与同龄女孩不一样的气质。她12岁入长沙艺芳女校读书,这所学校是曾国藩的曾孙女曾宝荪与弟弟曾约农在长沙开办的。曾宝荪是曾昭燏的堂姐,受曾宝荪影响,曾昭燏终身未婚。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肠断当年灵谷寺

02

曾昭燏三妹曾昭楣回忆说:

燏姐长我十一岁。幼时我多病,每次都是她给我讲故事,剪纸人,喂药。先母治家甚严, 对我们的教育尤为注意,家中设家塾,请一饱学的老师专授中文。我等都是五岁入学,读完 十三经,兼背诵古文诗词等。满十二岁去长沙进初中。族叔筱屏老师从姐教起(长沙两兄另从一师),至我读书,整整在我家教了十八年。姐学的最精,诗词歌赋,无所不能。后入艺芳攻读六年,学行俱佳。

1929年,曾昭燏20岁,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国文系,那时曾昭燏的哥哥曾昭抡正在该校化学系任教(先是教授,后兼任化工系主任,于1931年到北大)。在中大期间,他与俞大絪(时任中央大学 外国文学系教授,商务印书馆1964年出版的六册《英语》就是她编撰的)结婚,兄嫂对曾昭燏的学业颇多关照。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肠断当年灵谷寺

此时的中大国文系,可算得上是名师云集,如黄侃、吴梅、胡小石 、汪东等在此执教,这几位老师中,对曾昭燏影响最大的当推胡小石教授。曾昭燏曾说:“受业于先生之门,适今三十有一年,其间获侍砚席,质疑问难者亦十余载。”

关于从师问学的经历,曾昭燏有一段回忆文字:

余自一九三一年秋始识师。其时师在金陵南雍讲甲骨文及金文课,余往听课,惊其引证之淹博,说理之致密,自是有课必往听,亦登门请益。师手写声韵表及说文双声字例,皆命余誊录一遍,余略知古文字声韵之学,皆师之教也。(略)师所居在城北将军巷,为自筑小楼一所,号为愿夏庐。师自居二楼北室中,称北楼。(略)为师挥毫作书之所。亦于此教余书法,初学即命写钟鼎文,不会习法帖,恐开头便落熟套也。余每习书,师自后观之,耳提面命,如诲蒙亲。

曾昭燏从中央大学毕业后,到金陵中学教过一年书,1934年10月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成立, 曾昭燏又考入此班深造,她在中大的同学,女词人沈祖棻也考入这个研究班。

曾昭燏和沈祖棻等五位女同学,受老师的影响曾发起组织过词社"梅社"。曾沈之间当年有很深的情谊,1963年沈祖棻游金陵,她的诗中有忆旧游的诗句:“犹记芸窗共一编,几回风雨对床眠”,“共谱新声学宋贤,写愁犹意乱离年。旧词忘尽劳君记,诵到游仙第几篇?”等等。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肠断当年灵谷寺

曾昭燏的诗词创作从现存的零篇来看,有女性轻灵柔美一面,也有郁厚大气的一面。

比如“小阁飞空,一池碧映垂杨路;绛云深处,听尽潇潇雨”;

1943年 4月3日的《洱海看日出》:“冉冉孤轮出海隅,寒光如练玉平铺。离人对此真愁绝,清景依稀似北湖”;

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五月一日感怀》:“扰攘剧怜加勒比,然疑还启戴维营。弥天剑气凭君掩,谁是斯人九鼎牲?”等等。

倘若按照这条路线发展下去,凭她的学术功底和才智,在文史领域成就一番事业,不会有大问题,但她再次作出别样的选择。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肠断当年灵谷寺

(曾昭燏在德国实习)

03

1935年,已在金陵大学念研究生的曾昭燏,放弃国内学位,自费去伦敦大学攻读考古学。

留学英国次年,曾昭燏获硕士学位。1937年3月,曾昭燏到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参加考古实习,后又去慕尼黑博物院参加两个月的藏品整理和展览设计工作。

曾昭燏从德国返回伦敦大学后,受该校之聘担任过几个月的助教。1938年9月,因感于国难当头,曾昭燏决定放弃英国大学考古学院之聘,回国效力。

在回国之前,曾昭燏接到一封家书,说国内战乱,不要回国。接到家书那天,曾昭燏参加了一个午餐会,一个教授讲述了多年前去北京的一个故事。那时他们去十三陵参观,一路颠簸,其中一个美国人既抱怨又带着优越感地问:“这路是什么年代修的?”中国导游淡定的回答:“大概两三千年。”那个美国人立刻安静下来。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肠断当年灵谷寺

这顿午餐更坚定了曾昭燏回国的决心。

回国后曾昭燏加入了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工作,她利用自己的学识,投身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参加了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境内考古发掘、龙泉遗址、白云甲遗址发掘以及四川彭山江口一带崖墓的发掘工作。“对于认识横断山区的史前文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曾昭燏从英国学成归来的,她“所从事的田野工作及其方法正代表了当时英国甚至可以说是世界的较高水平”,使考古学上的地层学和类型学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1941年2月,曾昭燏被任命为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总干事,她与李济等人将博物院文物登记造册,装箱编号协助文物西运,同时运出的还有来自北平故宫博物院的一万多箱珍宝,避免了这些国之重宝沦入敌手。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肠断当年灵谷寺

1943年,曾昭燏与李济合著《博物馆》一书,成为中国博物馆学的奠基巨著。

全国解放前夕,曾昭燏拒绝赴台,她反对国民党当局运走文物,致函杭立武说:“运出文物,在途中或到台之后,万一有何损失,则主持此事者,永为民族罪人。兹对此事虽无责任,然为本院保管文物已七八年,对于诸物有浓厚之感情,知有各种危险,岂可缄然。”

1949年4月14日,曾昭燏在上海与徐森玉等联名写信,呼吁将巳运往台湾之文物运回。在他们的坚持下,三批运到台湾的852箱文物终于全部运回了大陆。

曾昭燏所保护的文物中,就有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

1950年3月,南京博物院正式成立。她任副院长兼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持发掘南唐二陵(李弁、李璟),为研究南唐史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同时,她潜心考古研究,与尹焕章先生合撰《湖熟文化》和《江苏古代历史上的两个问题》等文,对湖熟文化和江苏古代文化的研究作了独到的论述。

1955年,曾昭燏任南京博物院院长兼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肠断当年灵谷寺

(最前为曾昭燏)

0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昭燏是大陆考古学界的顶尖级学者。当时流传有"南曾北夏"的赞语,就是指她和她在伦敦大学的同学夏鼐。

与留下来和新从海外回来的所有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曾昭燏要经历一场又一场运动的“洗礼”,在这些运动之中,接受重新的甄别和捡选。必须“精神洗澡”,“以适合我们新中国的需要,适合人民的利益”。

从岳南先生在《南渡北归(离别)》一书中所披露的材料看,曾昭燏对待每一次运动都是认真的,她在努力地向运动的发起者剖白自己,希望能够以自己的这种坦诚,获得通过,取得信任,从而使她安心地投身于自己的专业之中。

然而,她的家庭成分、她的经历、她在台湾和海外的亲属,让她难得歇下来喘一口气。从前是一种荣耀的世家身份,到现在已完全变成一口推之难去的大黑锅。

曾家和太平天国在南京的陈年旧事,再度提起,尽管矛头没有指向她。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肠断当年灵谷寺

在新的语境下,使得本来清清白白的曾昭燏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心头上似总有一些阴影。

在接下来的反右运动扩大化中,哥哥曾昭抡的“意见”被认为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科学纲领”,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批判,曾昭抡的高教部副部长等职务全被撤销。

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卷入漩涡,对曾昭燏来说,不产生精神压力是绝不可能的。1962年3月,曾昭燏最敬重的老师胡小石教授逝世。这对于她的精神世界来说,又是一次很重的打击。

据有关资料披露,还是在1954年主持山东沂南画像墓发掘时,曾昭燏与山东派出的文物专家台立业、蒋宝庚相识。工作中二人时常调侃,台自称“姓台湾的台”,蒋则称“姓蒋介石的蒋”。反右中,二人作为“台湾老蒋”被评为“右派分子”。蒋被停薪停职,全家被遣送农村劳动改造。三年困难时期,蒋宝庚一家几近饿死,走投无路之中,写信向曾昭燏求援。曾昭燏收信后,几经思虑,最后还是匿名给蒋邮寄了30元钱。可过后,此事又成为曾昭燏的心病,担心蒋或言语有失,或告发立功,把此事宣扬出来。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肠断当年灵谷寺

1964年3月,曾昭燏因患有精神忧郁症,住进疗养院。

1964年12月22日,她登上了灵谷塔,纵身一跳。

曾昭燏一生未婚。据说,50年代曾有苏联专家在来访时善意地问:“曾小姐准备何时出嫁?”曾昭燏回答道:“我早就嫁给博物院了。”

1974年,居于武汉大学的曾昭燏好友沈祖棻作《岁暮怀人四十二首》,其中一首为怀故人曾昭燏而作:

湖边携手诗成诵,座上论心酒满觴。

肠断当年灵谷寺,崔巍孤塔对残阳。

沈之夫婿、当年金陵大学的同窗好友程千帆先生为沈诗笺释云:“子雍(曾昭燏的表字)长南京博物院,位高心寂,鲜友朋之乐,无家室之好(曾一直独身),幽忧憔悴,遂以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坠灵谷塔,享年五十有五。伤哉。”

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曾昭燏:肠断当年灵谷寺

(曾昭燏书法)

程先生作此笺释时,距曾昭燏坠塔,已过去了整整十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