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被當成“二等公民”,卻只願保留屬於“中國人”的文化!

十九、二十世紀,在“下南洋”的潮流裏,大量的中國人由於躲避戰亂或被賣到國外做苦力等等,擠着大大小小破陋不堪的船隻裏,漂泊到包括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的羣島之上,在這片炎熱而陌生的土地上安營紮寨,建立起新的家園。小編今天想和大家分享馬來西亞華人,一羣獨特的羣體。

說起馬來西亞華人,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根據中華人們共和國國籍法,他們已經不屬於華僑。然而他們更願意我們這樣去稱呼他們。

馬來西亞華人成人禮

馬來西亞是一個以馬來語爲主要語言的國家,而在這裏零零星星的分佈着一千所華文小學,建立東南亞唯一一所以中文教學的大學——南方大學學院。這所大學是馬來華人們集資修建的,除了富商大賈的慷慨捐贈外,更多的是底層馬來華人奔走忙碌地辛苦集資。其中包括那些三輪車伕們,他們曾共同約定,把一天拉車賺到的所有血汗錢都捐給華文大學的建設。

然而馬來華人在馬來西亞建立的完整的中文教育體系在世界範圍內廣泛被認可和接受,唯獨遭到馬來西亞本國政府的拒絕。馬來政府嚴格拒絕華文的存在,凡在華文中學學習的學生,無論成績多高,都不會被馬來西亞任何公立學校錄取。

馬拉華人過新年

而在馬來西亞,華人的政治地位是非常低的。他們被當成“二等公民”對待。同一套房子,馬來人一個價,而華人又是另外一個價格。據馬來西亞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整個馬來僅有10%的人在納稅以支持國家的建設,其中華人給整個國家貢獻的稅收佔到八到九成。

而並不信仰伊斯蘭教的華人,每年還要額外地繳納大筆的錢去給每個邦的蘇丹國王修建他們富麗堂皇的皇宮,供養他們驕奢的生活。可以說,沒有華人,就沒有現在的馬來西亞,但是馬來西亞政府卻沒有給這個民族應有的公正待遇。

說到這,是不是很多人和小編一樣,爲他們感到不值。對於馬來西亞華人的遭遇,你有什麼想說的嗎?馬來西亞華人被當成“二等公民”,卻只願保留屬於“中國人”的文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