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天,龙溪、大畲象湖的乡苏干部、赤卫队员(游击队)以及武西游击队员集中在肖屋祠堂开会,研究部署对付“白狗子”的对策。大畲、龙溪、象湖这三支赤卫队(游击队)后编入武西游击队,赖清湖任支队长,廖东兆、肖琼添、林洪坚分别任队长。

龙溪百折不回头

———武平县东留镇龙溪村革命简史

龙溪村位于武平县东留镇,距县城35公里。东与本乡大明村接壤,西与中坊毗邻,南与苏湖、兰畲交界,北与江西罗塘相连。龙溪右溪源自羊盘岭,经大畲至龙溪,左溪源自江西贵湖,经中坊至龙溪,两溪交汇后,弯弯曲曲由东向西流入赣江。龙溪、大畲、杉树下、寺背等8个自然村错落分布在闽赣交界的祟山峻岭之中。

据当地老人回忆,当时地下党员陈一以一个挑货郎担的身份进入龙溪、大畲,手摇拨浪鼓,沿村叫卖,由于当地小百货奇缺,加之陈一经商价格公平,故深受村民欢迎。陈一走村串户,不辞辛劳,联络了苦大仇深的肖琼添、廖东兆、林洪坚等人。向他们宣传革命思想,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唤起工农革命。在陈一的领导下,1928年冬,龙溪、大畲象湖分别成立了农民协会。

1929年10月后,在此基础上相继成立了龙溪乡、大畲乡和象湖乡苏维埃政府。龙溪乡苏维埃主席肖琼添;大畲乡苏维埃主席廖东兆;象湖乡苏维埃主席林洪坚。三个乡苏成立后,加速了龙溪革命斗争的发展。

1929年2月5日,红四军主力由上增坑进入武平县境。据当地老人回忆,毛泽东、朱德、陈毅骑着枣红色的大马,胸前挂着望远镜,腰插短枪,雄纠纠、气昂昂地率领着部队,从上贵湖,经中坊、谢坊、狗面光一路浩浩荡荡威风凛凛进入龙溪,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红军马蹄得得,军刀闪闪,威武雄壮军容整齐,对当地百姓秋毫无犯。沿路到处书写和张贴“打土豪分田地”“坚决拥护共产党”“一切权力归农会”等标语。

红四军首次入龙溪,虽然只是路过,时间不长,活动不多,但在龙溪播下了革命的星星之火。

1929年10月间,县苏委员朱发古,上坑赖清湖先后来到龙溪,帮助组建龙溪的农民武装。朱发古以做纸为名来到大畲自然村,一边做纸,一边与大畲乡苏维埃主席廖东兆取得联系,成立了大畲赤卫队,由廖东兆任队长。大畲赤卫队刚成立时仅2支长枪,8支鸟铳,还有耙头、钩刀等武器,10多名青壮男丁。赖清湖只身来到龙溪、象湖自然村,与肖琼添、林洪坚乡苏主席取得了联系,成立了龙溪游击队、象湖游击队。大畲、龙溪、象湖这三支赤卫队(游击队)后编入武西游击队,赖清湖任支队长,廖东兆、肖琼添、林洪坚分别任队长。龙溪武装队伍建立后,为解决军需和生活物资,初步开展了一些武装斗争,派出武装人员前往江西罗塘等地捕捉“羊牯”,肖琼添、廖东兆还派出男壮丁,前往中山上坑的楼下,锻造了非常锋利的大刀、长矛、土制的松节炮等充实了三支赤卫队(游击队)的武器装备。

龙溪红色政权和红色武装的建立,使钟绍葵团匪惊恐不安,企图用武力镇压妄图把红色政权、红色武装扼杀在摇篮里。1929年秋,钟绍葵团匪钟文才、王乃文部曾多次骚扰龙溪人民,扬言要血洗龙溪。一天,龙溪、大畲象湖的乡苏干部、赤卫队员(游击队)以及武西游击队员集中在肖屋祠堂开会,研究部署对付“白狗子”的对策。突然,岗哨侦察员来报,王乃文部有50多团匪正向肖屋祠堂包围。与会人员在武西游击队队长赖清湖指挥下,迅速向铜门寨转移。龙溪铜门寨,位于肖屋祠堂后寨四周是用一米多宽的黄泥、沙、石、黄糖砌成的“窖子墙”,高约7尺,寨顶设庙,立公王菩萨,寨门旁一棵约200多年的桂花树,有2人合抱大,枝繁叶茂满树花香,寨下一水井,座落于肖屋祠堂旁。王乃文率团匪向铜门寨进攻。双方交火,敌一颗炮弹打在铜门寨围墙上,由于“窖子墙”牢固被反弹滚下,炸毁了寨下水井。赤卫队、游击队把住铜门寨唯一通道寨门横扫冲上来的“白狗子”,只见死的死伤的伤,白狗子象树筒样滚向寨脚。王乃文团匪第一次进攻失败后,凭借其武器精良,训练有素之长处,再次发起猛攻。赤卫队、游击队子弹不多了,寡不敌众,寨门失守了。有6个队员爬上了桂花树,瞄准敌人,一枪一个地打,打得敌人落花流水,哭爹叫娘,四处逃窜。

铜门寨战斗,打死王乃文部20多人,伤无数,缴敌枪支10余,子弹百余发。然而,赤卫队、游击队也伤亡很大。据记载:有王增、王和富、王世炳等五位同志在此次战斗中壮烈牺牲,他们将永远活在龙溪人民心中。此战斗中,寨门旁那棵200多年的桂花树可谓战功卓著,被当地人民誉为“英雄树”。

1930年4月,龙溪乡苏维埃主席肖琼添(1892年3月生于黄田铜门寨,1929年入伍),为红军送信,途经江西五畲凹时,遭江西土匪头吴氏和当地土匪头肖氏伏击,壮烈牺牲。

血的教训唤醒了龙溪人民。为了加强与中央红军的联系,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是必须建立一条通往中央苏区的秘密地下红色通道。几经周折,历尽沧桑。与周边的大联、银坑、油心地等周边乡苏联系,终于建立了一条鲜为人知的红色通道。

1930年6月1日,红六军大部队由江西方向而来,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向武所进发。龙溪村留驻了一个团,团部就设在肖屋祠堂,在此领导工作和指挥战斗。子弟兵纪律严明,就地休息。乡苏领导带领群众送来门板、稻草,为红军铺床、喂马、煮饭,妇女们为红军洗衫烫衣,缝补军衣。红六军领导亲切地与乡苏干部赤卫队员交谈,了解群众疾苦。当红军领导听乡苏干部汇报肖屋祠堂侧旁有一口水井,清沏透明,井水清香甜口,全村人民世世代代都饮用此井之水,可惜,1929年铜门寨战斗中被敌炮弹击中,井沿被毁,群众挑水既不安全亦不方便的情况后,即亲临水井旁察看后,安排红军战士修理水井及井沿。军民一起群策群力,共同劳动,不到一天功夫,就把废井修复如新,井沿井口用石灰粉刷得洁白透亮。为纪念此举,当地群众在井边竖起了“红军井”的木牌。一妇女用客家山歌唱道:“铜门井水清又清,饮水不忘修井人。团结一心打白狗,永远跟党干革命。”

1931年11月,团匪钟文才部再次疯狂地“围剿”龙溪大畲自然村。白狗子的胡作非为,令人痛恨切齿。他们哪知龙溪、大畲、象湖、武西游击队早有预备,采取神奇战术,化整为零,灵活机动,神出鬼没,乡中人民也早已转移到黄竹坑,成为一个“空乡”了。这次“围剿”使敌人伤透了脑筋,于是敌人把大畲村各家各户的锅头砸烂,翻箱倒柜,抢牛杀猪,宰鸡杀鸭,饱餐一顿后,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哪知敌人走到羊盘岭脚下,武西游击队早已埋伏在羊盘岭制高点,待敌靠近,赤卫队、游击队从四面八方开火,枪炮齐鸣,爆炸声,喊杀声,响彻云霄,一时间,钟文才部四、五十匪兵一个个成了“饱鬼”。

1934年,红军北上,白狗子卷土重来,对龙溪红色苏区疯狂反扑。敌人实行烧、杀、抢的“三光”政策,龙溪一片白色恐怖。但龙溪人民百折不挠,一往向前,永远跟党走的决心不变,一直坚持到全国解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