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易鴻:你說過關注2028年藝術家的市場價格,非物質屬性的數字作品收藏是必然趨勢嗎。楊俊嶺:作品不分大小,意義傳達出來就夠了,比起很多假大空的作品製作出來浪費材料還不如很多屏幕間藝術家做的好還環保。

/ 團隊主創之楊俊嶺/

Many Artists'Works in Here are Good and Eco-friendly

很多屏幕間藝術家作品又好又環保

易 鴻 | 策 劃 採訪 文字

藝術家 | 圖片提供

易鴻:據統計你是屏幕間收藏排名第一,目前收藏了多少作品?有自己收藏的標準嗎?

楊俊嶺:收藏了400多件數字作品,作品傳達的感受和作品的銷售價格是作爲收藏的標準。

易鴻:你說過關注2028年藝術家的市場價格,非物質屬性的數字作品收藏是必然趨勢嗎?

楊俊嶺:這只是對未來的一種想象,更多的是關注喜歡的藝術家的作品變化,希望他們能獲得市場的認可。非物質屬性的數字作品收藏不會是收藏的必然趨勢,而是未來不可或缺的,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胡爲一《吹》2015

易鴻:作爲藝術家,同時也是收藏家、屏幕間的合作人之一,多樣化身份是否是保持個人競爭力的優勢,也是面對AI人工智能替代的法寶之一呢?

楊俊嶺:這幾個身份都名不副實,更像打醬油的,努力能做一件專一的事。

九口走召《u get it》2016-2018

易鴻:數字作品在屏幕間明碼實價,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發佈者可以定價轉讓,這樣的無形資產,有相關法律保護嗎?還是處於初期試用遊戲階段?

楊俊嶺:相關法律保護是有版權法等傳統法律框架,但是相對應的數字版權以及行業細分的法律保護還是需要更多人蔘與推動。

《之輕——葛輝收藏展 X 屏幕間》

上海榕異美術館展覽現場

作品:戴建勇《東京新人和貓》2019

圖片提供:上海榕異美術館

易鴻:屏幕間藝術家發佈的作品大多以照片、動圖、幾秒鐘短視頻爲主要形式,小巧、好玩、日常、快捷,與畫廊、藝術博覽會等交易展示的作品相比,在形式、媒介材料上、觀賞性相比有比較大的侷限性,你怎麼看?

楊俊嶺:作品不分大小,意義傳達出來就夠了,比起很多假大空的作品製作出來浪費材料還不如很多屏幕間藝術家做的好還環保。

《之輕——葛輝收藏展 X 屏幕間》

上海榕異美術館展覽現場

作品:柴柴《你很優秀》2018

圖片提供:上海榕異美術館

請關注下一期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藝博會 | 藝博會爬行榜

- END -

總第46期丨2019 02

美是一種暗示

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