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廊周北京舉辦的九天時間裏,30多家畫廊與非營利機構的近40場展覽,爲疫情下低迷數月的當代藝術市場帶來一波難得的熱潮。

9天,12萬人在線下觀展。對於仍處於疫情管控期的北京而言,七月初結束的第六屆畫廊周北京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在今年疫情反覆的情況下,我們是中國內地最先推出的大型文化活動之一。”畫廊周北京總監王一妃表示。畫廊周北京始於2017年,王一妃接手總監一職已經五年,她告訴第一財經,這五年,能感受到越來越多的新面孔、年輕人進入當代藝術圈,“無論是藝術愛好者、藏家、藝術家,還是畫廊和機構,畫廊周起到了比較強的連接作用。”

縱觀內地一線城市的藝術市場,上半年都因疫情而顯得沉寂。上海的畫廊、美術館與機構相當長一段時間處於關閉狀態,北京與深圳的疫情不斷反覆,僅798就封控了一個月。

“畫廊周的開幕,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人流量和曝光機會。”來自德國的新銳畫廊戶爾空間在2020年8月入駐798,畫廊經理魏冰嬋說,戶爾空間作爲主單元參展畫廊,與畫廊周已經合作了兩屆,今年的展覽“現在,隨後”獲得“最佳展覽獎”。對於這傢俱有先鋒、實驗性質的畫廊而言,這是最好的鼓勵。在畫廊周接近尾聲時,藝術家範尼·吉奎爾的雕塑和裝置作品已經售出了大部分。

第一財經走訪的CLC畫廊、戶爾空間、蜂巢當代藝術中心等數家主單元畫廊,銷售情況均爲良好。聚集國際交流的“藝訪”單元,很多作品也被預訂一空。絡繹不絕的年輕人來到展覽現場打卡,帶有語音導覽和地圖導航功能的畫廊周APP(gwbj)從預熱至活動結束總下載量達3萬餘次,總點擊量達60.8萬餘次。

畫廊周的挑戰與突破

“今年是畫廊周北京最艱難的⼀屆,也是最令我們⾃豪的⼀屆。”閉幕當天,王一妃感嘆,畫廊周北京的舉辦,對藝術行業而言是一次提振士氣的機會。畫廊、國內外藏家、媒體與公衆的參與,使沉寂已久的本⼟當代藝術市場顯示出活力。

今年的畫廊周北京原本計劃在5月舉辦,卻遭遇北京最嚴峻的一波疫情,團隊不得不宣佈延期到6月24日,一些原定名單中的國際畫廊因運力問題不得不退出。

“居家辦公的時候,我們的工作一直在進行,在有限的現實條件下,迅速商量出新的策劃案。”王一妃說,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行業也在迅速適應不確定的時代,摸索新的可能性。

6⽉12⽇,畫廊周北京與抖⾳聯合發起線上直播活動“在抖⾳,搶先夜遊畫廊周”。“我們先是在抖音做線上雲觀展導覽,用音樂解讀藝術的方式,有點像從電視節目的角度去做一個文化項目。”王一妃說。讓雙方意外的是,這次合作吸引了近700萬觀看⼈次,畫廊周北京的抖⾳官⽅賬號訂閱⼈數當天增加了1200%。之後,畫廊周北京與抖⾳、⼩紅書共同發起#在抖⾳逛畫廊周#、#畫廊周展覽推薦#等線上話題,又與Aibee合作開發VR展廳與AR導航。這些基於線上和高科技的嘗試,成功爲畫廊周造勢,從線上到線下,帶動觀衆熱情。

在不斷解決困難的過程中,王⼀妃看到畫廊周作爲城市藝術項⽬所具備的新活⼒和無限潛能。在世界範圍內,畫廊周作爲一個城市的本土藝術形態,已經成爲趨勢。在柏林、芝加哥、巴塞羅那、布魯塞爾、都柏林、維也納、華沙和首爾,畫廊周基於本土藝術資源、基於一個城市的藝術活力,與國際藝術市場進行對話。對於一個國際化都市來說,畫廊周是一座城市文化藝術的活力象徵。

王一妃認爲,畫廊周的優勢在於,引領觀衆在一個時間段裏更集中地關注本土乃至國際最新的藝術創作。在本屆畫廊周,很多藝術家都呈現了他們在中國的首次個展,比如藝·凱旋畫廊的維爾納·巴特納的個展、柯芮斯畫廊(倫敦)帶來派皮·博特羅普在中國的首展、桑塔畫廊帶來的西班牙藝術家何塞·瑪利亞·西西莉亞的首展等等。

以藝術帶動城市影響力

“我們的展覽無論對於藏家還是觀衆來說,都是有一定門檻的。”戶爾空間畫廊經理魏冰嬋告訴第一財經。在畫廊週期間,她很明顯感覺到觀衆對於藝術家範尼·吉奎爾的喜愛。這是一位生活在法國海邊的90後新銳藝術家,單看她的雕塑和裝置作品,並不容易看懂,她的作品往往要配合肢體表演才能被理解。

用肢體和行爲表演藝術的方式來展示一件藝術品,對於國際藝術市場來說也是新潮。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兼CEO田霏宇看過展覽後說,“這種具有實驗性和現場感的展覽,以及這樣的國際交流,在此刻尤其值得鼓勵和肯定。”

“這場展覽在探討人的身體性的連接,彷彿在提示我們:即便在隔絕成爲常態的情況下,人與人之間依然需要建立親密性。”策展人楊北辰說。

對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創始人夏季風來說,疫情下藝術行業很艱難,需要的不僅是勇氣,也是以不變對應萬變的信心。他告訴第一財經,蜂巢當代藝術中心每年都會參加畫廊周,在疫情這三年,畫廊周這樣的線下藝術活動顯得尤爲重要,“畫廊周有點像藝術節的概念,在社會效應上能起到積極的效果,觀衆流量也在增加。這不僅是行業提振信心的契機,往大了說,也是公衆藝術教育的普及。”

他原以爲,2020年和2021年會是疫情最難的兩年,沒想到今年疫情的影響遠超以往。798園區因疫情一度關閉,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原計劃5月推出的龔辰宇、皆藤齋的個展,也推遲了一個多月。縱觀國際,疫情和戰爭帶來的震盪,也對藝術行業造成巨大挑戰。

“今年上半年,我們浪費了很多時間。”夏季風說,今年蜂巢當代藝術中心的展覽大幅減少。他們選擇性地參加了5月底的香港巴塞爾博覽會,呈現了八位藝術家的作品。好消息是,這些作品在博覽會開幕前就宣告售罄。在中國本土畫廊中,蜂巢當代藝術中心是商業上頗爲成功的一家,但夏季風仍看到市場下行的趨勢。去年開始,有兩位藏家在預定了作品之後發生無法支付訂金的情況。疫情影響下,很多大型藝術活動和藝博會也在不斷取消。

今年9月2日,韓國首爾將舉行首屆首爾弗里茲藝博會,考慮到作品運輸的難度,以及居高不下的成本,蜂巢當代藝術中心暫時不考慮參與。但明年1月,他們將參加由巴塞爾系統主辦的首屆新加坡藝博會。

在目前的大環境下,要舉辦一場大型的藝術活動,既需要魄力,也考驗着內地當代藝術市場的韌性。

王一妃注意到,在整個畫廊周北京期間,參與的畫廊與機構普遍銷售情況都不錯,從城市的角度,畫廊周也有獨特的意義,“北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很深厚的文化積澱。北京也是中國當代藝術最大的輸出端口,擁有數量最多的藝術家工作室、畫廊和美術館。畫廊周北京就像是一個舞臺,把鮮活的、當下的和代表着未來的藝術展示出來。畫廊周也是橋樑,讓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文化版圖裏發出自己的聲音,與國際專業的畫廊和美術館做文化交流,以藝術帶動城市的影響力。”

疫情三年,畫廊周北京的觀衆數據分別是6萬、19.9萬、12萬。在疫情影響最大的今年,能有12萬觀衆走到現場看展,王一妃認爲,這很不容易。

這幾年也是畫廊周北京與國際藝術圈互動頻繁的時段,以“藝訪”單元爲例,這個最初計劃兩家畫廊參與的項目,延續到今年,參展畫廊已經增加到14家之多。在畫廊周接近尾聲時,她也收到多家國際畫廊的垂詢,希望明年有合作機會。

夏季風認爲,中國當代藝術需要不斷在全球藝術機構和大型藝術活動中亮相,與國際發生互動與交流,這是中國文化藝術價值的輸出。當疫情成爲常態,全球經濟開始下行,藝術能在不安定的焦慮時代,給人心帶來撫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