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實現平等對待,不妨對準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要實現對大中小企業平等對待,有關部門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不妨從加強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的信息暢通開始,化解融資難問題。

 ▲圖文無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文無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盤和林

  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8月20日在北京召開。該會議強調,要抓緊解決當前中小企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要堅持基本經濟制度,對國有和民營經濟一視同仁,對大中小企業平等對待,把工作重點放到爲企業發展創造環境上來。

  在當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發展景氣指數不及預期的大背景下,此次旗幟鮮明地提出“企業公平對待論”,對準了中小企業當前發展的痛點,極具現實意義。

  中小企業對中國經濟貢獻不可忽視,據資料顯示,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中小企業的貢獻已經是全社會的共識,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也不需要贅言。但是因爲中小企業歷史原因以及經濟發展階段等原因,目前也存在頗多問題。

  因此,對準當前中小企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從解決中小企業的“痛點”“難點”入手,下苦工夫、下硬工夫,實現一視同仁、公平對待,是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那麼,實現公平對待的路徑何在?該如何將“一視同仁、公平對待”落到實處?

  此次會議聚焦的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就是當前中小企業的最大的“痛點”之一。關於中小企業融資,目前存在着“兩多兩難”的矛盾,即“中小企業多,融資難”與“市場資金多,投資難”的矛盾。

  而中小企業因爲兼具生產規模小、競爭力弱、數量多、壽命短等複雜、多樣的特點,在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時,與國企相比,自然沒有競爭力。再加上,由於中小企業沒有足夠的抵押物,與金融機構更是存在經營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銀行對中小企業不瞭解,對其財務不瞭解,對其業務不瞭解,再加上沒有擔保品,這其間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銀行自然也就不敢輕易放貸。

  因此,要實現對大中小企業平等對待,有關部門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不妨從加強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的信息暢通開始,化解融資難問題。建立和完善經濟金融信息共享機制,加強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信息的雙向交流,形成協調發展的平臺。

  一方面,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及時向金融部門提供經濟信息,使其充分了解小企業的生產經營信息、資金需求信息。另一方面,也要及時向企業傳遞金融信息,幫助中小企業瞭解自身融資需求,瞭解市場各個融資渠道特點以及不同融資方式的要求,打破信息不對稱。

  當然,要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實現平等對待,道阻且長。比如,爲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更爲完善的法律、政策支持,降低中小企業門檻,提升中小企業自身的專業化能力和水平。

  對準中小企業最關切的難點、痛點,化解中小企業發展融資難等難題,滿足其融資需求,提高財稅政策支持精準度,確保已出臺措施落地見效,是“對大中小企業實現平等對待”的真正意義所在。

  □盤和林(學者)

責任編輯:張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