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經濟日報

招標投標市場近日迎來重磅文件。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推動招標投標市場規範健康發展的意見》,對未來一個時期我國招標投標市場的改革創新和規範發展進行了部署。

中國招標投標協會副會長李小林介紹,《意見》是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發佈以來,最有系統性、最有創新意義的政策文件。該文件在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問題方面作出努力,兼顧了發展和規範。

針對當前招標投標市場存在的制度規則滯後、交易壁壘難破除等突出問題,《意見》從改革創新招標投標制度設計、縱深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快實現全流程全鏈條監管等方面,提出多項重點任務。比如,在完善招標投標制度體系方面,《意見》強調,優化制度規則設計,加快推動招標投標法、政府採購法及相關實施條例修訂工作,着力破除制約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制度障礙。

在完善評標定標機制方面,《意見》提出,改進評標方法和評標機制,規範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適用範圍,全面推廣網絡遠程異地評標,推行隱藏投標人信息的暗標評審;優化中標人確定程序,探索招標人從評標委員會推薦的中標候選人範圍內自主研究確定中標人,實行定標全過程記錄和可追溯管理;加強評標專家全週期管理,建立評標專家日常考覈評價、動態調整輪換等機制,實行評標專家對評標結果終身負責。

業內專家認爲,這些改革舉措進一步明確了招標投標過程中的各方責任,致力於建設公平競爭的招標投標市場。

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負責人介紹,針對中小企業投標難、中標難的問題,《意見》提出,完善支持中小企業參與的政策體系。優化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舉措,通過預留份額、完善評標標準、提高首付款比例等方式,加大對中小企業參與招標投標的支持力度。探索將支持中小企業參與招標投標情況列爲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考覈內容。

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點。《意見》提出,推動招標投標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融合發展。制定實施全國統一的電子招標投標技術標準和數據規範,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推廣全流程電子化交易。同時,創新招標投標數字化監管方式,推動現場監管向全流程數字化監管轉變。

李小林認爲,《意見》提出加快推進智慧監管,對監管手段和方式進行了創新,明晰權責的同時將提高監管效率和質量。

上述負責人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各地方在改革招標投標管理體制、改進評標定標機制、推行全流程電子化招標投標、推進數字化智能監管等方面大膽創新,對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予以積極推廣。

例如,近年來,江蘇省在招標投標活動中以智能化爲突破口,完成遠程異地評標協調系統開發建設。依託全省統一評標(評審)專家庫,實現省內“評委異地化、評標遠程化、監管智能化”。推廣智能輔助評標,評標時間縮短45%以上。通過專家評標行爲大數據分析功能,約束和規範專家評標行爲。

河北省全面推行“雙盲”評審改革,實施評標專家“盲抽”,從專家庫隨機抽取專家,不顯示姓名、聯繫電話等信息;推行技術標暗標“盲評”,避免專家打“人情分”。通過“雙盲”評審改革,有效避免對不同所有制企業“差異化”對待,破除評標區域壁壘,遏制人爲干預和暗箱操作,優化招標投標領域營商環境。

該負責人表示,按照《意見》部署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健全工作推進機制,細化實化各項任務,指導督促地方政府部門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經濟日報記者 吉亞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