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城的城門有句順口溜:“內七外九皇城四”。清宮戲裏,和珅的官職之一就是“九門提督”,其實是清朝步軍統領的別稱。九門分別包括的是:東邊有東直門、朝陽門,西邊有西直門、阜成門;北邊有德勝門、安定門,南邊是崇文門(哈德門),正陽門(前門)和宣武門。隨着北京城的改擴建,原來的城門樓大多被拆除,但地名仍然沿用下來,這也是北京不少地名都帶個“門”字的原因。

別小瞧這九座城門,都各有各的作用,明清皇宮的糧食大多都是經京杭大運河漕運進京的祿米,到了通州之後再裝車,走的就是朝陽門。

因此,朝陽門附近曾有多處皇家糧倉,便於儲存皇家糧食和京官俸米。

祿米倉是距離朝陽門最近的糧倉,如今在朝陽門內南小街仍然有一條“祿米倉衚衕”。

祿米倉始建於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年),古代儲存糧食的倉庫叫“倉廒(音“ao”二聲)”,清朝初期祿米倉內共有30座倉廒,到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増至57座倉廒。光緒末年,外敵入侵,民不聊生,漕運能力也隨之降低,撤銷了不少倉廒。如今,在祿米倉衚衕73號院內還存有三座倉廒,71號院內有一座倉廒。

1900年“庚子國難”,八國聯軍將糧倉霸佔,低價賤賣了倉儲的糧食外,還將糧倉改作他用。1911年後,祿米倉成了北洋政府的兵營,73號後改爲聯勤總部平津被服總廠。

別小瞧這小小的皇家糧倉,歷史上還曾發生過一次兵變。1912年2月,孫中山和民國臨時政府請袁世凱到南京就職大總統,袁世凱推三阻四了半天遲遲不動身,沒想到駐紮在祿米倉的北洋兵與駐紮在朝陽門外的軍隊發生了譁變,在京城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歷史上稱爲“北京 兵 變”,又叫“祿米倉 兵 變”。這一下子袁世凱可高興了,正好藉口不去南京,要求在北京“鎮宅”,臨時政 府只能讓袁世凱留在北京當了臨時大總統。

這一次兵 變,是袁世凱日後的稱帝的重要轉折點。

祿米倉東邊不遠就是著名的智化寺。但這座寺院的前身可不那麼光榮,它曾是明朝大太監王振的家廟。王振曾經得寵於幾代明朝皇帝,尤其是明英宗朱祁鎮提拔他當了大內總管司禮監太監。王振便在智化寺的地方建造起了一所豪宅。

王振的結局卻不像他的“仕途”那麼風光,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王振慫恿明英宗朱祁鎮御駕北伐蒙 古軍隊,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在張家口土木堡鎮皇 帝被 俘,王振也死於亂 軍之中。

智化寺的建築用罕見的黑琉璃作爲瓦頂,莊重典雅,彩繪素雅清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院中僧人吹吹打打的“京音樂”,是中國古代漢族音樂的活化石。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聽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