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日,新教材官方正式发布!

新版教材将于2019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正式使用。

根据国家教育部安排和部署,人民教育出版社今天在成都举行了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培训会,全国各地的500多名教研员和老师参加了培训。

新教材必修第一册封面

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五个主题,分别是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共8学分144课时, 下表给出了课时分配建议,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作适当调整。

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数学文化融入课程内容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6学分108课时, 表2给出了课时分配建议,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作适当调整。

新版教材共5本:必修2本,选择性必修3册。这里的选择性必修并不是说可以有选择的不修,类似于旧教材的选修,同样是高考的重点章节。

下面是5本书的具体目录与内容。

必修第一册

必修第二册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必修第二册

可以看出这次教材基本大换版,内容顺序更加合理。尤其是必修第一册的第二章完美过渡初高中的衔接。

内容方面也有较大的变化,文理内容合并,删除了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程序框图、算法初步、三视图、线性规划、命题之间关系、逻辑连接词、定积分等内容。

教材更新后

高考数学将有哪些新变化?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经公布。尽管2019年高考数学的考点增删和题型变化都微乎其微,但教育部考试中心旗下的《中国考试》杂志,之前曾密集发布了关于高考内容改革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虽说这些研究成果聚焦于高考改革后各科考查内容、试卷试题的编排和评分方案,但这些成果中提到的新题型,却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因为高考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试题内容的变化更不会发生在“一夜之间”,这些新题型很有可能会逐渐出现在今后一两年的全国卷或地方卷中!

至于高中数学新教材公布后,高考数学会出现哪些新题型、命题方向会有哪些新变化?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员、高考数学命题专家任子朝在《“高考能力考查与内容改革创新研究”课题成果公报》中曾有过详细介绍——

高考数学试卷结构变化

数学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逻辑推断填空题、数学填空题、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数据处理题、举例题、开放题等22题,共150分。

高考数学将有5种新题型

1.多选题:选择题的答案不唯一,存在多个正确选项。

2.逻辑题:以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情景考查推理、论证、比较、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

3.数据分析题:给出一些材料背景,以及相关数据,要求考生读懂材料,获取信息,根据材料给出的情境、原理以及猜测等,自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

4.举例题:要求考生通过给出已知结论、性质和定理等条件,从题干中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写出符合题干的结论或具体实例。

5.开放题:问答题开放设问,答案并不唯一,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高考数学命题内容变化

1.改革后的《考试大纲》中不再设置选考内容,所有内容为必考内容。将现行《考试大纲》选考内容中的“不等式选讲”列为必考内容,其他两部分内容“几何证明选讲”和“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再列为考试内容

2.数学考试内容根据本科院校的招生要求和不分文理科的考试要求,在现行理科内容的基础上,删除数学归纳法、定积分、微积分基本定理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知识是学生进入高校后需要重点学习的,在中学教学中所占比重不大,删除这部分内容知识,不影响中学数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有利于减轻中学学生负担。

3.文理不分科后的数学试卷,与现行文科数学相比,增加空间向量、计数原理和随机变量等内容。

空间向量是用代数方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增加这部分内容知识有利于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养成,有利于降低解题难度、提高解题效率。

计数原理和随机变量的分布是统计与概率的重要内容。

统计与概率是研究现实社会中必然与或然现象的重要知识,是进入高校学习社会学、经济学等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增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随机思想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相关专业。

高考数学命题目标变化

数学科将原来考试大纲中的5种能力、2种意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能力结构,即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与应用意识。数学科应加强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学习和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高考数学命题方式变化

1.在学科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点设计试题,突出考查学生进入高校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核心素养,注重学科知识内在的联系和多学科的融合,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2.创新试题设计,通过提供数据、图形、表格等多种形式的材料,设计条件或结论开放、解题方法多样、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打破常规进行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3.增加应用型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生产实践、生活实际与科学研究,使用真实数据、现实事件设计试题,使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浓厚的生活气息。将学科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原理融合于试题之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这次最新发布的教材你有什么看法呢?在留言版讨论吧!

文章来源:数学研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学习

版权声明:本平台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申请授权。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或者提供相应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