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日,新教材官方正式發佈!

新版教材將於2019年秋季在全國範圍內正式使用。

根據國家教育部安排和部署,人民教育出版社今天在成都舉行了人教A版高中數學新教材培訓會,全國各地的500多名教研員和老師參加了培訓。

新教材必修第一冊封面

必修課程

必修課程包括五個主題,分別是預備知識、函數、幾何與代數、概率與統計、數學建模活動與數學探究活動。數學文化融入課程內容。

必修課程共8學分144課時, 下表給出了課時分配建議,教材編寫、教學實施時可以根據實際作適當調整。

選擇性必修課程

選擇性必修課程包括四個主題,分別是函數、幾何與代數、概率與統計、數學建模活動與數學探究活動,數學文化融入課程內容

選擇性必修課程共6學分108課時, 表2給出了課時分配建議,教材編寫、教學實施時可以根據實際作適當調整。

新版教材共5本:必修2本,選擇性必修3冊。這裏的選擇性必修並不是說可以有選擇的不修,類似於舊教材的選修,同樣是高考的重點章節。

下面是5本書的具體目錄與內容。

必修第一冊

必修第二冊

選擇性必修第一冊

選擇性必修第二冊

選擇性必修第三冊

必修第二冊

可以看出這次教材基本大換版,內容順序更加合理。尤其是必修第一冊的第二章完美過渡初高中的銜接。

內容方面也有較大的變化,文理內容合併,刪除了極座標與參數方程、程序框圖、算法初步、三視圖、線性規劃、命題之間關係、邏輯連接詞、定積分等內容。

教材更新後

高考數學將有哪些新變化?

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已經公佈。儘管2019年高考數學的考點增刪和題型變化都微乎其微,但教育部考試中心旗下的《中國考試》雜誌,之前曾密集發佈了關於高考內容改革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雖說這些研究成果聚焦於高考改革後各科考查內容、試卷試題的編排和評分方案,但這些成果中提到的新題型,卻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因爲高考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試題內容的變化更不會發生在“一夜之間”,這些新題型很有可能會逐漸出現在今後一兩年的全國卷或地方卷中!

至於高中數學新教材公佈後,高考數學會出現哪些新題型、命題方向會有哪些新變化?教育部考試中心研究員、高考數學命題專家任子朝在《“高考能力考查與內容改革創新研究”課題成果公報》中曾有過詳細介紹——

高考數學試卷結構變化

數學試卷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邏輯推斷填空題、數學填空題、計算題、證明題、應用題、數據處理題、舉例題、開放題等22題,共150分。

高考數學將有5種新題型

1.多選題:選擇題的答案不唯一,存在多個正確選項。

2.邏輯題:以日常生活的語言和情景考查推理、論證、比較、評價等邏輯思維能力。

3.數據分析題:給出一些材料背景,以及相關數據,要求考生讀懂材料,獲取信息,根據材料給出的情境、原理以及猜測等,自主分析數據,得出結論,並解決問題。

4.舉例題:要求考生通過給出已知結論、性質和定理等條件,從題幹中獲取信息,整理信息,寫出符合題乾的結論或具體實例。

5.開放題:問答題開放設問,答案並不唯一,要求考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探究,分析問題並最終解決問題。

高考數學命題內容變化

1.改革後的《考試大綱》中不再設置選考內容,所有內容爲必考內容。將現行《考試大綱》選考內容中的“不等式選講”列爲必考內容,其他兩部分內容“幾何證明選講”和“座標系與參數方程”不再列爲考試內容

2.數學考試內容根據本科院校的招生要求和不分文理科的考試要求,在現行理科內容的基礎上,刪除數學歸納法、定積分、微積分基本定理等內容這部分內容知識是學生進入高校後需要重點學習的,在中學教學中所佔比重不大,刪除這部分內容知識,不影響中學數學知識體系的完整性,有利於減輕中學學生負擔。

3.文理不分科後的數學試卷,與現行文科數學相比,增加空間向量、計數原理和隨機變量等內容。

空間向量是用代數方法解決空間幾何問題的重要方法,增加這部分內容知識有利於學生數形結合思想的養成,有利於降低解題難度、提高解題效率。

計數原理和隨機變量的分佈是統計與概率的重要內容。

統計與概率是研究現實社會中必然與或然現象的重要知識,是進入高校學習社會學、經濟學等專業所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增加這部分內容有利於學生隨機思想的形成,有利於學生進入高校後學習相關專業。

高考數學命題目標變化

數學科將原來考試大綱中的5種能力、2種意識進行整合,形成新的能力結構,即邏輯思維能力、運算求解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和創新與應用意識。數學科應加強考查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學習和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高考數學命題方式變化

1.在學科知識網絡的交匯點和跨學科知識的綜合點設計試題,突出考查學生進入高校學習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核心素養,注重學科知識內在的聯繫和多學科的融合,多角度、多層次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

2.創新試題設計,通過提供數據、圖形、表格等多種形式的材料,設計條件或結論開放、解題方法多樣、答案不唯一的試題,增強試題的開放性和探究性,引導學生打破常規進行思考,作出獨立的判斷,創造性地提出解決方案。

3.增加應用型試題,緊密聯繫社會生產實踐、生活實際與科學研究,使用真實數據、現實事件設計試題,使試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與濃厚的生活氣息。將學科的基本思想與方法、原理融合於試題之中,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對於這次最新發布的教材你有什麼看法呢?在留言版討論吧!

文章來源:數學研討、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學習

版權聲明:本平臺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申請授權。內容爲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衆號觀點。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平臺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或者提供相應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