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来看看北京大学教授苏培成先生、《咬文嚼字》创办人郝铭鉴先生是怎么说的。怎么读连接号。

编 者 按

3月10日,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 MAX 8客机,从埃塞俄比亚首都飞往肯尼亚首都途中坠毁,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中国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相关人员接受采访时,把波音737-700、737-800以及737-7、737-8等中的“-”读成了“减”,引发网友热议:不是一直都读“杠”吗,怎么读成了“减”?随后,多位航空业内人士表示:“杠”也可能指“斜杠”“竖杠”等,表义不明确,因此,在航企内部飞机型号中的“-”均读为“减”。产品型号中的“-”究竟如何读?我们来看看北京大学教授苏培成先生、《咬文嚼字》创办人郝铭鉴先生是怎么说的。

怎么读连接号

◎苏培成

连接号是一种常用的标点符号,它的基本用法是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字母、数字连成一个整体。使用连接号是要使意思表达得清楚明白,不造成误解;可用可不用时就不要用,使书面语干净简洁。

正确使用连接号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下面这六个例子里的连接号就一定要用,不用就可能造成意思的混乱:

(1)语文学有三大传统: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的小学。

(2)马尼拉—广州—北京航线八月一日首次通航。

(3)公历日期:2019-05-01。

(4)沈括(1031—1095),宋朝人。

(5)电话号码:010-62871893。

(6)第五—八课。

“波音737-7”“波音737-700”等要用连接号,如果不用就成了“波音7377”“波音737700”;但是“运7”“歼20”等就不用连接号,因为不用也不会产生误解。

第二,连接号要不要读出来。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东西,供阅读时分清语句的结构和性质,口语中用不着读出来,因为说话时有停顿和语气。连接号有特殊性,在口语中有些不必读出来,而有些一定要读出来,不读出来别人就会听不明白。例如“第五—八课”意思是“自第五课到第八课”,不设法把连接号读出来就成了“第五十八课”。

第三,对那些必须读出来的连接号怎么读。总的原则是尽量采用语言里已有的说法,以避免误解。例如,(1)里的“希腊—罗马”可读为“希腊和罗马”,(2)里的“马尼拉—广州—北京”可读为“马尼拉经广州到北京”,(3)里的“2019-05-01”可读为“2019年5月1日”,(4)里的“1031—1095”可读为“1031年至1095年”。如果语言里找不到相应的说法,就按照连接号的形体读为“杠”,意思是短横。例如,(5)里的“010-62871893”可读为“010杠62871893”,“波音737-7”可读为“波音737杠7”。有人在公众场合把“波音737-7”里的连接号读为“减”,视为数学里的减号。这样读不合适,因为“737-7”里的短横不是数学里的减号。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交际工具,具有社会性,个人和局部要遵照社会通用的规则来使用,不能违背社会的习惯。表示不同意思的符号不能混用,混用会造成混淆,妨碍交际的畅通。

奇怪的读法

◎郝铭鉴

产品型号中的短横线,在标点符号中属于连接号,但又不是一般的连接号。一般的连接号,把连接的成分构成一个整体,在需要读出声来的时候,是可以按意义来选择合适的读法的。比如“由生物医学模型发展为生物-社会医学模型”,“生物-社会”可以读成“生物和社会”。“乘坐上海—北京高铁”,“上海—北京”可以读成“上海到北京”。“鲁迅(1881—1936)”,“1881—1936”可以读成“1881至1936”。产品型号中的短横线,没有明确的意义可寻,通常只是编码,那么,需要读的时候,该怎么读呢?

其实,社会上是有约定俗成的读法的。比如“波音737-7”,这个“737-7”,就读成“737杠7”。产品型号中的短横线,凡是居中的,一律读成杠;只读一个音:杠。如果短横线是居下的,则读成下划线。如果不是短横呢,则根据线条的方向,分别读成竖杠、斜杠、反斜杠。总之,杠是基本形态,其他的皆是变体。只要读的是“杠”,那一定是短横线,不存在歧义问题。这是在长期使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共识。

第一次听到有人把“737-7”读成“737减7”,我开始是一头雾水,知道“减”是指连接号时,则百思而不得其解。第一,产品型号中用连接号,并非是航空业的专利,为什么业内人士的读法要别具一格呢?第二,“1”读“幺”,“7”读“拐”,确实有发音清晰的效果,可“杠”比“减”读起来还要洪亮啊!第三,国人都知道“杠”特指短横线,为什么要故意扯上竖杠、斜杠?这不是“杠精”思路吗?第四,退一万步说,如果确实和飞行安全有关,那也应该创造一个新鲜的说法,作为行业的特殊用语,而不是借用数学中的“减”的概念。需知一用“减”字,反而会产生干扰性的联想。“737”和“7”不是“减”的关系呀!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19年第5期。

编辑来源:咬文嚼字(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