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齡樹背開裂是怎麼回事?幹腐病這個“小妖”要怎麼降

桃幹腐病又名真菌性流膠病,是桃樹上的一種重要病害。此病發生嚴重時,常造成枝幹枯死,對樹勢和產量影響很大。

2018年12月10號安徽省蘇州市張浩在農管家提問:油桃樹10來年樹齡,個別樹背開裂木質慢慢乾裂最後整個主枝斷掉。這是什麼病 怎麼防治?

針對農戶朋友的提問和圖片信息,以下是農管家的專家們給出的建議和農技支持:

郭欣華(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注意幹腐病,颳去腐爛部分,用溴菌腈,多腐康,乙蒜素,辛菌胺,果康寶塗抹患處。

李睿(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桃樹幹腐病哦。可以刮除病斑後,用25%苯甲溴菌腈50倍加3%甲基硫菌靈糊劑原液塗抹的效果很好,也可以用辛菌胺塗抹。

毛維山(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幹腐病危害引起的刮除病斑用乙蒜素,辛菌胺,咪鮮胺錳鹽噴塗。

昌盛(廣東省韶關市):幹腐病刮乾淨塗抹多寧或辛菌胺。

崔西峯(山東省聊城市冠縣):腐病,用多寧,多腐康,過氧乙酸,溴菌腈辛菌胺,咪鮮胺等塗抹或噴淋病處。

王召(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幹腐病,可用春雷王銅,喹啉銅,葉枯唑,乙蒜素,苯甲中生,精甲王銅,噻菌銅,春雷黴素,中生菌素,氫氧化銅防治。

蘇文濤(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幹腐病刮除患處塗抹乙蒜素。

馮濤(安徽省六安市壽縣):幹腐病建議 刮開病患處,用辛菌胺醋酸鹽,咪鮮胺錳鹽,溴菌腈等塗抹腐爛病患處防治。

蘇英龍(黑龍江哈爾濱市):幹腐病,發現病疤及時刮除,用快刀立茬刮乾淨,刮後塗以腐必清2~3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30~50倍液,或2·12%843康復劑5~10倍液等,每隔30天塗一次,共塗2~3次,堅持塗兩年。

溫馨提示:要想詳細瞭解此案例的具體情況,請登陸農管家找到問答欄目,更多最新問題信息盡在掌握中!

農管家知識大課堂—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科普知識,解決實質性問題

一、幹腐病的症狀表現

桃樹幹腐病大多發生在樹齡較大的桃樹主幹和主枝上。發病初期,病斑以氣孔爲中心突起,暗褐色,表面溼潤。病斑皮層下有黃色黏稠的膠液。病斑長形或不規則形,一般侷限於皮層,但在衰老的樹上可深入到木質部。以後發病部位逐漸乾枯凹陷,黑褐色,並出現較大的裂縫。發病後期,病斑表面長出大量的梭形或近圓形的小黑點(子座),有時數個小黑點密集在一起,從樹皮裂縫中露出,大小一般爲1~8毫米。多年受害的老樹,造成樹勢極度衰弱,嚴重的引起整個側枝或全樹枯死。

二、幹腐病的發病規律

桃樹幹腐病菌屬於囊菌亞門真菌。子座內埋生多個子囊果和分生孢子器,子囊果扁圓形,黑褐色,大小128~231微米×135~234微米,頂端有孔口,內着生很多子囊和擬側絲。子囊棍棒狀,具雙層壁,無色,子囊內含8個子囊孢子,排成兩列。子囊孢子單細胞,無色,橢圓形,大小16.2~21.6微米×6.4~9.6微米。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器內,有兩種類型:Macrophoma型的分生孢子,長橢圓形或紡錘形,無色,單細胞,大小17.0~25.2微米×6.0~7.2微米;另一種爲Dothiorella型,分生孢子器埋在子座中,分生孢子橢圓形,無色,單細胞,大小20.4~27.6微米×5.3~6.6微米,病菌發育溫度爲24~38℃。孢子萌發適溫爲15~38℃。以25~30℃最適宜。

三、幹腐病的病害病原

桃樹幹腐病菌屬於囊菌亞門真菌。子座內埋生多個子囊果和分生孢子器,子囊果扁圓形,黑褐色,大小128~231微米×135~234微米,頂端有孔口,內着生很多子囊和擬側絲。子囊棍棒狀,具雙層壁,無色,子囊內含8個子囊孢子,排成兩列。子囊孢子單細胞,無色,橢圓形,大小16.2~21.6微米×6.4~9.6微米。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器內,有兩種類型:Macrophoma型的分生孢子,長橢圓形或紡錘形,無色,單細胞,大小17.0~25.2微米×6.0~7.2微米;另一種爲Dothiorella型,分生孢子器埋在子座中,分生孢子橢圓形,無色,單細胞,大小20.4~27.6微米×5.3~6.6微米,病菌發育溫度爲24~38℃。孢子萌發適溫爲15~38℃。以25~30℃最適宜。

四、幹腐病的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一)、加強栽培管理:在桃樹豐產後,增施有機肥料,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冬季做好清園工作,收集病死枝幹集中燒燬。及時做好樹幹害蟲的防治工作,減少傷口,防止發病。

(二)、刮除病斑:此病爲害初期一般僅限於表層,開春後要加強檢查,及時刮除發病部位。

化學防治—化學藥劑參考

1、10億CFU/克 多粘類芽孢桿菌 可溼性粉劑(微毒) 使用1)100倍 2)3000倍 3)440 1)浸種 2)潑澆 3)灌根

2、50% 福美雙 可溼性粉劑(中等毒) 使用50~100倍液 塗抹

3、68% 噁黴·福美雙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50~100倍液 塗抹

4、70% 噁黴靈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50~100倍液 塗抹

5、3% 甲基硫菌靈 糊劑(低毒) 使用200-300克/平方米 塗抹病斑

6、35% 丙唑·多菌靈 懸乳劑(微毒) 使用600-800倍 塗沫病疤、噴霧

7、1.6% 噻黴酮 塗抹劑(低毒) 使用80-120克/平方米 塗抹

8、3.315% 甲硫·萘乙酸 塗抹劑(低毒) 使用原液 塗抹於病疤

9、1.9% 辛菌胺醋酸鹽 水劑(低毒) 使用50-100倍液 塗抹病疤

10、15% 絡氨銅 水劑(低毒) 使用95毫升/平方米 塗抹病疤

11、2.12% 腐植酸·銅 水劑(低毒) 使用200毫升/平方米 塗抹病疤

12、4.5% 腐殖·硫酸銅 水劑(低毒) 使用200-300毫升/平方米 塗抹病疤

13、45% 代森銨 水劑(低毒) 使用100-200倍液 塗抹

14、3% 抑黴唑 膏劑(低毒) 使用200-300克/平方米 塗沫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