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到手上這一些黑乎乎似乎還有些彈性的東西,你以爲會是什麼?有人認爲它像小蝌蚪,看上去確實挺像,但其實不是。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它竟是傳說中的“仙米”——“葛仙米”。相傳這是皇上御賜的名字,到底怎麼回事?請耐心聽小編我 一一道來。

葛仙米藻體呈膠質狀、球狀或其他不規則形狀,藍綠色或黃褐色。由多數球形的單細胞串連而成,外被透明的膠質物,集成片狀,與木耳相似;溼潤時開展,呈藍綠色,乾燥時捲縮,呈灰褐色,採集乾燥後顆粒圓形,煮熟後大小比米粒大

葛仙米附生於水中的沙石間或陰溼的泥土上。中國各地均有分佈,以四川產的最著名。最適生長溫度爲10~20℃。

葛仙米具有固氮能力。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及多糖等活性物質。具有清火、明目、抗衰老、抗感染等治療功效。相傳東晉時期,煉丹術家、醫學家、道教理論家葛洪在隱居南土時,災荒之年採以爲食,偶獲健體之功能。後來葛洪入朝以此獻給皇上,體弱太子食後病除體壯,皇上爲感謝葛洪之功,隨將“天仙米”賜名“葛仙米”,沿稱至今。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本平臺無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