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纪念“革命母亲”李梨英的伟大功绩,缅怀革命先烈,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铁铺镇积极筹措资金,对李梨英故居遗址进行初步修复。2014年,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首次授予铁铺镇大坑村“潮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牌匾,并举办了“革命母亲李梨英故乡革命史迹图片展”。

“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

这是一个平凡的小山村:屋舍依山而建,果树长于庭前,绿水环绕,鸡犬相闻。这里却流传着一段不平凡的故事:红色岁月,伟大的母亲送儿参加革命并为之献出宝贵的生命,英雄事迹,激荡人心。这个小山村叫大坑村,位于湘桥区铁铺镇,距离市区10多公里。“革命母亲”李梨英的故居便坐落在这里。村党支部书记林文青告诉记者,最近全市上下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到这里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在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穿过一条乡间的小路,来到一处白墙灰瓦的小院落。门口挂着一块木质的牌匾,上面有原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书写的“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九个大字。

走进院内,墙上挂着大坑村“红军古井”、“红军戏台”等革命史料以及有关领导参观视察的图片。李梨英的卧室位于内厅的右侧,里面陈列着一床一椅一柜和部分老领导的题字。整个故居配备了音像设备,不停地播放着“革命母亲”李梨英的事迹。

林文青告诉记者,李梨英原是磷溪镇西坑人,16岁时嫁到大坑村。1932年,李梨英成为大坑村农会、妇女会的积极分子,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李梨英的两子一婿为革命牺牲了。1935年夏,她带着12岁的小儿子上凤凰山。同年11月,随潮澄饶红军转移至乌山,担负起伤兵站工作的重担,为闽南游击队保存了革命的力量。1938年春,李梨英以家庭的形式,做党的领导机关的掩护联络工作,先后在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工作。最小的儿子林松森牺牲后,她强忍悲痛,投入革命事业。在那段艰苦的岁月中,李梨英不但自己不畏艰险参加革命活动,更可贵的是义无反顾地支持三个儿子、大女婿和女儿参加革命。最后,儿子、女儿、女婿都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当时红军编印的《红潮报》以“革命母亲送儿当红军”为题作了报道,李梨英同志第一次被称作“革命母亲”,她的家庭也成为革命家庭。“南委事件”后,李梨英脱险转移到惠来县城。不久,按照组织安排,李梨英来到揭阳,从事掩护方方同志的工作。1944年,在处决叛徒姚铎的斗争中,她多次往返于揭阳榕城和潮安佘厝洲之间,传递情报,出色地完成任务。

为纪念“革命母亲”李梨英的伟大功绩,缅怀革命先烈,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铁铺镇积极筹措资金,对李梨英故居遗址进行初步修复。2009年9月16日,“革命母亲”李梨英故居被潮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2010年和2014年,为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活动,铁铺镇两次对故居进行主体修缮,完善配套设施,包括修筑通往故居的道路、修建停车场等。自李梨英故居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及中小学生超过5万人次。

2014年,中共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首次授予铁铺镇大坑村“潮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牌匾,并举办了“革命母亲李梨英故乡革命史迹图片展”。如今,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革命母亲”李梨英的故事家喻户晓,村“两委”干部更是希望能将李梨英故居开辟为红色旅游景点,同时修复革命遗址——红军枪械修配所。(南方报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