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校慶】文學作品徵集 用於《中山故事》編印

作品體裁不限,題材包括:師生情(追憶在校美好時光、同窗師生情誼)、求學路(講述成長經歷,彙報驕人碩果,抒發人生感悟)、母校憶(記錄學校的發展變遷、重要事件、重要活動)

中山故事徵稿校慶專用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源:中山中學《七十回眸》

作者:黃竹生

編輯:陳偉偉

中山好,校傍浦陽江。橋堍作埠竹筏浮,墩邊清潭鱖罽翔。此景更難忘。建校前,浦江縣交通閉塞,行商貨運,除肩挑揹負外,全仗竹筏承擔。縣城南門(大明門)外的大橋堍,爲浦江筏航的起點。今中山中學北邊的普義橋乃古渡口,爲黃宅一帶筏運的中轉之埠。

竹筏,長約三丈,用大口徑毛竹,經過削皮燻炙然後編紮成帖,每帖約二十根筏竹、平鋪排列,以木橫貫,用籐緊扎,前窄後寬,筏頭翹起,中設木架,可以堆貨、油布爲篷,俾遮風雨。下鋪被褥,上掛風燈。客則坐臥其中,聽風聽雨、觀山觀水,青山秀水,朝霞旭日,月白風清,鳥語花香,山廻江轉,詩情畫意。遊客躺在筏船之上,臥聽篙尖擊石聲,櫓掌打水聲,山歌和答聲……。山是青的,水是碧的,煙是白的,天是藍的,花是紅的,地是綠的,爽心悅目,心曠神怡。筏工則篙櫓並用,下水時一篙點水,筏行似箭,平水處搖櫓前行,聲聲款乃,上水時拖拉行慢,汗流浹背。篙師筏工往往或五六帖或八九帖結隊魚貫而行,無須煩瑣的交通規則,只有習慣的默契,他們一同撐篙,一同搖擼,一同做飯,一同靠埠,一起唱山歌。其苦樂之大,民間以“神仙老虎狗”喻之。如今旅遊業興盛起來,諸如富春飄流,天目溪飄流等等,舉不勝舉。花數十元門票遊數十分時間,何能比得上六十年前浦陽江上的竹筏飄流呢。

1930,陳肇英先生返浦探親,恩師鍾士瀛(鍾村綠洲先生)相邀,卻之則不恭。乃過橋拜訪,返回時恰逢雨後水漲,木橋遭毀,只得乘筏過江,竹筏被洪水衝下數百米,直至老子洞口茶坪殿邊,始得靠岸。由此想到古塘鍾村之間的古渡口,常有溺斃的情況發生。於是,聯合家二兄肇裕(陳足民)和鍾村鍾士培(蘭畦)等紳士,發起捐建石拱大橋,在本地籌資4萬元,陳肇英在閩、浙各地籌資5萬元,合計9萬餘元,聘請東陽、永康之能工巧匠,就地取材,開採老子洞口南側的紅色岩石。挖腳時除鍾村有一臺借來的抽水機外,其餘橋墩均使用龍骨水車排水,幸好久晴,天助其成,193212月完工園橋。儀式隆重,熱鬧異常,還請了雜技班子“翻九樓”,觀者堵道。石拱大橋命名爲“普義橋”,由陳肇英題寫橋名,鐫刻成青石匾額嵌於大橋正中橋洞之上。該橋長五十二丈,寬一丈二尺,十二墩,十一洞,兩邊石欄,高可隱身,每個橋洞之上,均嵌有石匾,由國民黨中央監察院院長、著名書法家于右任先生等人題寫,諸如“月上東山”、“長堤步月”、“集賢春湧”、“寒江釣雪”、“古渡飛虹”等字樣。橋墩正面成錐形,上豎一白色石柱,刻有“南無阿彌陀如來”等字。南北兩頭,造就石砌長堤,向鍾村和古塘兩村延伸。爲當時浦陽江上五座石橋之冠。遠觀似長虹臥波,壯觀雄偉、氣勢不凡。每到秋天,江水格外清澈,江邊的烏桕,樹葉泛紅,柏籽吐白,真是江山如畫、美不勝收。橋南百米外,有橫跨長堤的“普義亭”,路人可以在此坐歇聊天。亭左有廟,名“普義廟”。中山中學建成後,與之毗連,勢成一體。每當傍晚和假日,師生們三五成羣,漫步在普義橋上,觀賞橋下放生潭中的魚羣,錦鱗翔集,魚長盈尺,並不比“花港觀魚”遜色。

1958,新建浦義公路,取道“普義大橋以及橋兩端的數百米長堤。於195911日全線通車。“普義橋”爲溝通浦義兩縣,進一步作出了貢獻。

1974,公路拓寬時,拆除原橋,在原址建造鋼筋混合土六孔新橋,石拱普義橋之壽命僅四十二年,令人感嘆不已!施工時施工隊先建了便橋,過往車輛一律過便橋通行,結果發生了橋毀車翻,淹死人命的事件。新橋建就僅二十多年,()(石斛橋)公路建成,橫跨浦陽江的“浦江大橋”落成。原普義橋作爲交通樞紐,浦義通衢,也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