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2012年年底全線開通的京廣高鐵讓珠三角和中部交流越來越緊密。近期,湖北提出擬在武漢和深圳之間建設一條高鐵應對日益飽和的京廣高鐵客流,不少江西城市聞風而動,以宜春、新餘等最爲積極。

01

背景:武漢規劃建至深圳高鐵分流京廣高鐵客流

據瞭解,爲了分流日益飽和的京廣高鐵客流,湖北提出擬在武漢和深圳之間建設一條高鐵。武漢至深圳高鐵見於武漢各種規劃和宣傳中。武深高鐵大致走向爲:武漢-咸寧-修水-銅鼓-宜豐-萬載-宜春-安福-井岡山-遂川-贛州-深圳。一旦建成,將形成武漢到深圳的一條筆直線路。

初步預測分析,新規劃的武漢至深圳高速鐵路,較經京廣、廣深高鐵運輸徑路里程短100多公里,時間節省20分鐘;較經武九、京九高鐵徑路短141公里,時間節省42分鐘。

武漢至深圳高速鐵路屬於湖北省主要推進項目,湖北省多次進京爭取武漢鐵路樞紐對外通道建設。

02

動作:宜春成立專門領導小組配合項目推進

此條鐵路最受宜春人關注。宜春目前只有一條東西向的滬昆高鐵經過,規劃建設武宜深高速鐵路項目,既可爲宜春人民出行提供重要的南北縱向鐵路通道,又能在宜春中心城區形成“十”字型高速鐵路交通樞紐,對於宜春建立完善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戰略支撐作用。因此,武深高鐵是宜春人民熱切期盼的項目,在很多宜春網友心目中,該項目可謂宜春一號工程。

武深高鐵一旦建設,將產生巨大經濟社會效益。爲加快推進該高鐵建設,宜春市在去年已經成立領導小組,配合項目推進。

爲打通宜春南北交通高速通道,自2008年起,宜春市政府就積極謀劃、爭取,10年時間堅持不懈地朝着目標努力。江西省也作出了支持宜春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戰略部署。宜春市委市政府也在奮力把宜春建設成爲江西省的區域中心城市、贛湘鄂三省通衢的區域性中心城市,讓宜春真正成爲贛湘鄂邊區的經濟發展中心、科教文體中心、商貿旅遊中心、康養醫療中心、金融服務中心、綜合交通中心。

2018年8月,宜春市政府成立了武宜深高速鐵路(宜春段)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委託有關設計單位深入開展該項目前期研究,並已經到國家發改委、中國鐵路總公司、國家鐵路局等中央部委作了對接和彙報。

江西網友提出東、中、西三種可能出現的線路走法進行投票

武深高鐵東線:武漢-咸寧南-通山-修水-銅鼓東-宜豐-上高-新餘北-安福東-吉安西-萬安-大坪-贛州西;

武深高鐵中線:武漢-咸寧南-通山-修水-銅鼓-萬載-宜春西(明月山機場)-蘆溪-武功山-蓮花-永新-井岡山-遂川-大坪-贛州西;

武深高鐵西線:武漢-咸寧南-崇陽-通城-平江-瀏陽-上慄-萍鄉北-武功山-蓮花-永新-井岡山-遂川-大坪-贛州西。

04

專家:無論走宜春還是走新餘都有利帶動贛南發展

華東交大高鐵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志建說:“去年11月26日,省委常委會專門研究推進大南昌都市圈建設。而武漢到深圳第二條高鐵交通網絡的建設歷經贛南大部分地區,將有利於補齊江西經濟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短板,進而讓南昌這個‘核心’強起來。”

陳志建認爲:“當然,從局部而言,各個地區爭取過境,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提升過境地區經濟發展的動力。但是,一個地區的發展是否具備與周邊地區產業聯動發展的能力,是否具備產業轉移的承接能力,是一個當地發展必須修煉的內功。進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就能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地發展,否則易導致高鐵虹吸效應,資源、資金、人才等加速流出當地,反而不利於沿線地區的發展。”

他還表示:“但若從全局來看,跳出江西看南昌,不論是選擇宜春還是新餘,都是南昌大都市圈城市產業轉型和功能再造的機遇,最終發揮南昌大都市圈外部溢出效應,惠及江西各個地區,不僅讓武漢至深圳的沿線城市不斷成爲重要的副中心城市,同時,大大延伸城市發展的深度和方向。不在沿線的地區也可以通過產業轉移,且一定程度上降低產業的空間轉移成本,引發新的區位優勢重組,有利於區域次級中心城市的不斷崛起。這也可避免單極式城市擴張,轉變爲組團式城市羣的培育。”

網友提出的三條線路,

你支持哪條呢?

是否經過你家呢?歡迎投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