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防治難點在於,小麥全蝕病可防不可治,也就是說只能通過小麥拌種和土壤處理的方式來減輕小麥全蝕病的危害,一旦發現病株,目前還沒有藥劑進行治療。小麥發生全蝕病,預防可分爲拌種和土壤處理兩種方式,如今市場上較常見的苯咯噻蟲嗪懸浮種衣劑,用這種拌種劑進行拌種,均可達到預防的效果。

眼下,冬小麥即將結束揚花,開始朝灌漿期邁進,轟轟烈烈的小麥赤黴病防治工作也接近尾聲,但小麥防治工作依然不能鬆懈,在小麥成熟前這段時間裏,仍然有3大病害和一種氣象災害需要預防,小麥能否取得高產,最後一波管理措施一定不能放鬆。

一、小麥鏽病

小麥鏽病危害重、易發生,是影響小麥大豐收的主要病害之一,具體又分爲葉部鏽病、條狀鏽病和杆部鏽病三種危害方式,可阻礙小麥進行正常光合作用,使小麥減產。小麥生長灌漿階段發生,嚴重染病的只剩下兩片旗葉,一旦蔓延到旗葉,會爲小麥帶來毀滅性的損失。

當下在黃淮部分小麥種植區,已有農民朋友反映有條鏽病發生,具體症狀表現爲:

1、主要危害葉片,不過嚴重時小麥葉鞘、莖稈及小麥穗均可以染病。

2、初發病時,葉片症狀出現小白點,也就是局部失綠現象,而後產生黃色粉孢(夏孢子堆)。

3、分辨方法:條繡顧名思義,病斑成條成行發生,葉鏽比較雜亂,杆鏽呈褐斑狀發生,這是對小麥三種鏽病最精華的總結,農民朋友可以根據症狀來判斷小麥得了哪種鏽病。

4、小麥鏽病是那種可以漂洋過海來危害的那種,也就說靠氣流傳播,因此定期做好預防工作尤爲重要。

5、小麥生長期雨水多,感病幾率就大。

其實,就現階段而言,防治小麥赤黴病較好的地區,小麥鏽病大多較少發生,因爲像咪鮮戊唑醇或丙環苯醚甲環唑等,對小麥鏽病都有預防和治療的作用。

一旦鏽病發生,化學藥物防治依然爲最爲有效的方式,最爲理想的防治農藥,仍然以三唑類殺菌劑爲主,比如戊唑醇+肟菌酯、苯甲嘧菌酯、己唑醇+嘧菌酯、苯甲丙環唑等,可以在當地農技部門的指導下,進行適量噴霧防治。

二、小麥白粉病

小麥白粉病和鏽病相似,都是葉片上有黴狀病菌孢子,也屬於較好辨認的病害之一,主要以葉片染病,有明顯的白粉從點到片危害,從而影響光合作用,使小麥減產。

小麥氮肥施用過多、小麥播種密度大、植株不健壯、氣溫在15-20℃及土壤乾旱肥力不足時較容易發生。

防治藥劑主要有:戊菌唑+醚菌酯、三唑酮以及其它三唑類殺菌劑爲主。

三、小麥全蝕病

小麥全蝕病是一種土傳病害,可在苗期表現出症狀,也可以在小麥生長中後期表現危害症狀,如出現小麥成片發黃乾枯現象,則多是小麥全蝕病危害。

防治難點在於,小麥全蝕病可防不可治,也就是說只能通過小麥拌種和土壤處理的方式來減輕小麥全蝕病的危害,一旦發現病株,目前還沒有藥劑進行治療。

小麥全蝕病防治的意義在於,當年不防治,來年依舊會發生,在同一發病區域,每年都有向四周擴大之趨勢。

小麥發生全蝕病,預防可分爲拌種和土壤處理兩種方式,如今市場上較常見的苯咯噻蟲嗪懸浮種衣劑,用這種拌種劑進行拌種,均可達到預防的效果。但發生嚴重區域,還應結合土壤處理的方式綜合治療。

通過多年試驗觀察,對於小麥全蝕病較重的田塊,可增施有機肥,每畝用5克菌丹+枯草芽孢桿菌+中微量元素1000克配方組合,對小麥全蝕病防治效果有顯著功效。

四、小麥乾熱風

小麥乾熱風是一種氣象災害,在氣溫高溼度低時,遇到一定的風力,就會加速小麥植株的營養和水分的蒸騰,主要危害小麥灌漿期或成熟期,使正常的小麥生理活動受到阻礙,從而縮短灌漿期,使小麥千粒重下降,從而嚴重影響小麥產量。

小麥乾熱風雖然危害大,但也最容易被人忽視的一種自然災害,因爲它不像小麥病害那樣有明顯的表現症狀,頗有危害於無形的味道,等到產量大減時,還不知道是什麼造成的原因。

一般情況下,當高溫低溼、雨後高溫猛晴及乾旱風力較大的氣候條件,是引發小麥乾熱風的三種主要因素,小麥乾熱風和其它小麥赤黴病及全蝕病一樣,只能預防而不能通過治療來彌補損失。

其實防治也很簡單,那就是要爲小麥進行葉片補充營養元素,如蕓薹素配合磷鉀水溶肥進行噴霧,也可以配合海藻肥等生物刺激素,均可起到有效預防的作用。

- 盡在 -

來源:種植大戶參考、佰秀農業頭條號、農業技術(ID:nyjs12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