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耗資人民幣800多億元興建、被譽爲中國“新國門”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預計今年9月底啓用,目前主體結構施工已經完工,將陸續進行包括真機試飛等測試和準備工作。大興國際機場主航站樓爲中心向四周散射五條指廊,這種設計指廊短、空間延展性大,既擁有更多近機位,也使旅客從航站樓中心到最遠端登機口步行距離不超過600公尺,走路最多需要8分鐘,換乘效率優於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同等規模機場。

耗資人民幣800多億元興建、被譽爲中國“新國門”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預計今年9月底啓用,目前主體結構施工已經完工,將陸續進行包括真機試飛等測試和準備工作。從空中俯瞰,這個新機場外型以放射設計寓意“鳳凰展翅”,除了是當今全球最大單一航站樓,其內部裝修、建造和工程也暗藏多項“黑科技”和“世界之最”。

近來大陸媒體陸續“揭祕”報導這個號稱將是世界最大機場的北京新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都是定義爲“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大興國際機場位於北京市大興區與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直線距天安門約46公里。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目前已接近完工,這張拍攝於4月底的相片,已能一窺機場內部獨特的設計風格。

北京地鐵新機場線列車“白鯨號”今年1月29日首次亮相,列車將採用全自動無人駕駛技術,最高運行時速每小時160公里,是目前中國速度最快的城市軌道交通客車。

25標準足球場大,可抗12級強風

大興機場總佔地約4.05萬畝,相當於63個天安門廣場,機場屋蓋頂部面積達18萬平方公尺,相當於25個標準足球場,主要以八根上寬下窄的C型柱做支撐,這八根C形柱彼此相隔200公尺,留給乘客更多活動空間,中心頂部建了巨大的六邊形天窗可以吸收更多的採光。

北京新機場位於大興區投入129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北京的雙機場將會承擔1.7億人次的客運量。

屋頂玻璃8千多塊,樣式皆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新機場8000多塊屋頂玻璃沒有一塊是相同的樣式,堪稱世界施工難度之最。而航站樓的抗風能力也堪稱世界級,可以抵抗12級強風。

大興國際機場的四條跑道採用“三縱一橫”全向構型,適合京津地區空中運行特點,減少飛機空中運行時間和地面滑行距離,也減少對周邊區域的噪聲影響。陸媒指出,世界上極少有四條高等級跑道同時建成、投入校驗和使用的機場。

北京地鐵新機場線列車“白鯨號”昨亮相,採用全自動無人駕駛技術,最高時速160公里,是目前速度最快的城市軌道交通客車。

航站到登機口,走路最多8分鐘

大興國際機場主航站樓爲中心向四周散射五條指廊,這種設計指廊短、空間延展性大,既擁有更多近機位,也使旅客從航站樓中心到最遠端登機口步行距離不超過600公尺,走路最多需要8分鐘,換乘效率優於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同等規模機場。

北京新機場航站樓2018年1月18日實現功能性封頂封圍

首座高鐵穿地,彙集三鐵六軌道

建成後的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也將成爲全球首座高鐵從地下穿行,同時地下還彙集著高鐵、地鐵和城際鐵路,共有六條軌道橫貫整個機場。

不過,航站樓與高鐵僅爲11公尺的垂直距離,該如何克服當高鐵以350公里時速通過510公尺長的“高鐵隧道”時產生的強大風壓和震動?

1月22日,一架獎狀680校驗飛機平穩地降落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西一跑道上,留下第一道飛機輪胎印跡,意味着大興國際機場第一場校驗任務完成,標誌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工程建設即將進入驗收移交階段。

首創層間隔震,建築成本低10%

的層間隔震技術,主要在航站樓首層板下方設置了隔震支座,簡單來說就是在上部結構和航站樓地面之間,設置一層柔軟的隔震層,將航站樓首層和地下一層完全隔開。

這麼做,不僅能提高建築的抗震性能和結構安全,同時也可有效解決了與地鐵、城鐵等軌道交通對接時的振動問題,就連建築成本也降低約10%,可說一舉多得。

大興機場對環保要求也很嚴苛,機場佔地達到一般機場的十倍,且大範圍都是水泥硬化地,一旦遇到降雨,90%的雨水留不住,風化作用下也可能導致水土流失。爲此,機場還配套修建了165萬立方公尺的雨水調蓄設施。

新機場高速路能加熱,不怕冰雪

交通方面,匯聚了高鐵、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規畫爲“兩橫五縱”,包括四條高速公路、三條軌道線路,這也使得大興國際機場不單是航空樞紐,更是一座綜合交通樞紐。

連接新機場的高速公路被稱爲“新國門第一路”,也將成爲中國智慧高速的樣板工程。新機場高速公路全線將大面積採用融冰雪材料,埋置在路面中的電管加熱後,可以把結冰點降到零下12℃左右,路面的冰雪迅速融化,克服大風雪天氣對交通的影響。

下週一 747-8、A359、A380試飛

目前大興機場更進行各項最終驗收工作,真機試飛日期已定於5月13日進行,屆時國航、東航和南航將分別派出旗艦機型747-8、A359和A380前往大興機場進行試飛。

而北京之所以要興建一座如此龐大的新機場,主要是爲緩解北京首都機場的壓力。北京新機場早在2000年就開始着手規畫,但到了2010年之後,隨着首都機場客流量迅速攀升,新機場的興建才變得日益迫在眉睫。

2014年12月15日,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終於批准北京建設新機場項目。就在去年12月28上午,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迎來2018年第1億名旅客,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也成爲大陸第一個年旅客吞吐量破1億人次的機場。即將在9月底啓用的新機場,無疑將有效緩解首都機場的運輸壓力。

北京大興機場2016年動工,如此龐大的工程,竟耗時還不到三年時間就完成,再度向世人展現驚人的“中國速度”。根據遠期規畫,大興機場最終將設有六條跑道,將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達1億人次、飛機年起降量88萬架次、貨郵吞吐量400萬噸的需求。

來源:聯合報

—————

快訊 | “無裂縫”施工助力北京“新機場”跑道全面貫通

專題 | 振翅翱翔新機場,腳踏實地園博園——砂石人共圓“砂石夢”

資訊 | 北京新機場西塔臺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結構順利封頂

關注 | 北京新機場內景亮相猶如鋼鐵森林

資訊 | 北京將建“五縱兩橫”交通網,讓新機場飛起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