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它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颠峰。

快乐的五一的假期眨眼就过去了。

经历了一周的工作日,

充满干劲的状态好像离自己而去,

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提不起劲

原来是得了五月病

_(:з」∠)_

“五月病就让它病到明年的五月吧”

不过五月有什么错呢?

明明是一个这样生机勃勃的季节。

今天的推送,

送给你一副治好五月病的药。

1

药的祖先是音乐,

音乐最早的功能是“治病”

你可能不知道:

在中国,音乐最初的诞生是为了治病。

这一点可以追溯到仓颉造字

仓颉造“”字,是根据黄帝战蚩尤这段历史。

中国古代打仗是要擂战鼓的,黄帝当年把蚩尤打败后,蚩尤的士兵被擂战鼓震昏了。黄帝是一位很仁慈的君主。为了治愈这些士兵,就做了一个金属钟型的东西,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乐器。

黄帝战蚩尤

这个金属的东西,中间是铜,两边是丝弦,架在木头架子上演奏。按照古字篆字写法,“乐”这个字中间是个“白”字,“白”代表金属,在五行中,金对应白色。两边是丝弦,底下是木,架在木头架子上在演奏。

仓颉就根据这个金属钟形的东西造出了“乐”字。

那么这个东西当时造出来干什么用呢?

就是为了招魂,为蚩尤士兵招魂。蚩尤的士兵都躺在地上,把他士兵的魂治好,士兵就“复活”了。

所以音乐是用来治病的,后来发现,草也能治病,所以“乐”字上头加了一个草头,就成了“药”。所以说药的祖先是音乐,音乐最早的功能是治病。

2

音乐能够治病,现在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人对声音的接受能力始于婴儿在母亲肚子里时,人的五官中最先“开窍”的是人的耳朵,婴儿可以听到母亲的心跳声、呼吸声和讲话声。所以现在人们对婴儿进行“胎教”,其中就包括让孕妇听音乐。

在临床上,优美舒缓的音乐可以调解人的情绪,帮助人呼吸,对内脏起调节的作用。

从古代的音乐来讲,分成清乐和雅乐,听起来都非常缓慢平和。人听了音乐以后,心灵上得到一种宁静。

你听的音乐,

决定你的能量等级

人需要保持在一个比较高频的能量上,

这样才能确保吸引来的事物也是高频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主动调节自己的频率,

提升自己的频率,保持高能量,

才能创造生命奇迹。

富兰克林说:“我从未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秀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

无论是早起还是其他优秀的习惯,其实都是让我们保持在一个比较高频的能量上,这样我们能够吸引来的,也都会是高频的事物。

主动调节自己的频率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我们是被动的事件接受者,还是打破惯性,主动创造生命的主人。

3

聆听音乐,就是调频心态最佳的方法之一

小编精选了这个专治五月病的曲单,

10首古典音乐,

伴随你每一天的生活。

不论你正处在何种状态,都有一首能陪伴你。

治疗五月病的古典音乐曲单

1.早上不想去上班时

这首莫扎特的D大调嬉游曲,在各声部衬托下,第一小提琴呈示的第一主题生动活泼、富于动力性,犹如春天的溪水欢跃地奔流。旋律轻松、活泼,令人听来感到清新、精神愉悦,在慵懒的早晨,不妨用这首歌来给自己加些生活的动力!

2.下班后,没力气回家时

“哈利路亚”,本意是赞美主神,也经常作为唱诗班歌曲的开头。亨德尔仅仅24天就完成这部旷世巨作,他在创作期间废寝忘食丶不眠不休,将泉涌般的灵感化为纸上的音符,经常感动到泪流满面。特别是写到“哈利路亚”大合唱段落,韩德尔甚至双膝跪倒在地,举手向天呐喊:“我看到天开了!”彷佛亲身看见丶亲手触摸到救世主,他的生命从此全然改变。经过了一天劳作而觉得疲惫的你,不妨带着欢快的心情欣赏这首音乐,从而带着元气去面对众多“Deadline”吧!

3.工作不顺利,情绪低落时

"和谐的灵感"是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Op.3,创作于1711年,共12首,呈献给托斯卡纳大公非迪南三世。全曲包含了冷静、智慧而理性的感觉,听完令人头脑清晰,精神振奋,斗志昂扬,非常适合情绪低落时欣赏。

4.工作状态不佳,没有自信时

Waltz of the Flowers (《花之圆舞曲》)来自芭蕾舞剧,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胡桃夹子》中的著名圆舞曲,也是他最突出的代表作之一。曲子开头是一段轻盈的引子,随即由竖琴带出华丽流畅的序奏,仿若看到了舞池中翩翩起舞的仙女们。主题则有圆号以重奏的方式奏出——欢迎和歌颂善良勇敢的女孩玛丽,并由此将热闹的氛围推向壮美的高潮。

5.情绪低落,人际关系不顺时

《卡门》第一组曲的“斗牛士之歌”,选自法国乔治·比才歌剧《卡门》第二幕,是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拜他的民众而唱的一首歌曲。这首节奏有力、声音雄壮的凯旋进行曲,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也是展示男中音浑厚力量的一首著名歌曲。

6.内心焦虑,精神无法集中时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一共6首,BWVl001-1006,大约于1720年作于德国的克滕。这6首奏鸣曲与组曲,巴赫设计了小提琴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它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颠峰。在巴赫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这座颠峰。

7.内心不安,无法入睡时

舒曼的《梦幻曲》中,可以够明显觉察到诗歌般层层递进但又有些微妙变化的律动感。乐曲用单主题三部曲式写成。第四小节旋律轻盈融情,它叙述着人们儿时的美丽的梦,也抒发着理想世界的温暖、深远与甜蜜。

8.工作家庭两边忙,快要“爆炸”时

布兰登堡协奏曲作于1721年,是巴赫呈献给布兰登堡公爵的,所以被称为《布兰登堡协奏曲》。这个时期正是巴赫创作的顶峰时期,作品丰富而优秀。在这组作品中,巴赫以鬼斧神工的熟练技巧展开动机,动员了当时所有可能的乐器编制,写成令人百听不厌,充满喜悦感的六首曲子。《布兰登堡协奏曲》节奏轻快,曲风欢乐,当你感到焦头烂额时,不妨欣赏此作来达到放松心情的效果。

9.创意枯竭,需要灵感时

此曲为肖邦的《f小调幻想曲》,肖邦在一生中,只写下这么一首幻想曲,但这是一首具有充实的个性、闪耀着火花的天才之作。全曲用自由的奏鸣曲式作成,由严肃的进行曲调开始,主部的步伐极为雄伟,接着出现四个主题。发展部中曲思的扩张,相当精彩。稍微沉静后,立即跃入壮丽的尾奏中。“幻想曲”最初以自由即兴的风格及多段落架构为主。作曲者可以随自己的幻想自由创作。乐曲具有幻想的、奔放的特点,并富于浪漫色彩,欣赏此类乐曲有助于激发创意灵感。

10.无缘无故,特别想吃东西时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该曲的创作初衷是为了让民众摆脱战争中惨败的沉闷情绪,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该曲原为一首由乐队伴奏的男声合唱,后去掉人声,成为一首独立的管弦乐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大的尾声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

结语

所谓人生

既有白天也有黑夜,

既有光辉的时候也有沮丧的时候,

即便在沮丧的时候,

也会遇到很多难忘的事啊~

用古典音乐振奋心灵,

做自己心情的主人。

拥有一个优秀的习惯,

是不会轻易被命运打倒的。

-THE END-

∎ 图片/来源网络

∎ 文/夏小萌

∎ 编辑/花生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