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樂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圓舞曲節奏貫穿,音樂主題優美動聽,節奏明快而富於彈性,體現出華麗、高雅的格調。它們構成了巴赫小提琴音樂的顛峯。

快樂的五一的假期眨眼就過去了。

經歷了一週的工作日,

充滿幹勁的狀態好像離自己而去,

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提不起勁

原來是得了五月病

_(:з」∠)_

“五月病就讓它病到明年的五月吧”

不過五月有什麼錯呢?

明明是一個這樣生機勃勃的季節。

今天的推送,

送給你一副治好五月病的藥。

1

藥的祖先是音樂,

音樂最早的功能是“治病”

你可能不知道:

在中國,音樂最初的誕生是爲了治病。

這一點可以追溯到倉頡造字

倉頡造“”字,是根據黃帝戰蚩尤這段歷史。

中國古代打仗是要擂戰鼓的,黃帝當年把蚩尤打敗後,蚩尤的士兵被擂戰鼓震昏了。黃帝是一位很仁慈的君主。爲了治癒這些士兵,就做了一個金屬鍾型的東西,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樂器。

黃帝戰蚩尤

這個金屬的東西,中間是銅,兩邊是絲絃,架在木頭架子上演奏。按照古字篆字寫法,“樂”這個字中間是個“白”字,“白”代表金屬,在五行中,金對應白色。兩邊是絲絃,底下是木,架在木頭架子上在演奏。

倉頡就根據這個金屬鐘形的東西造出了“樂”字。

那麼這個東西當時造出來幹什麼用呢?

就是爲了招魂,爲蚩尤士兵招魂。蚩尤的士兵都躺在地上,把他士兵的魂治好,士兵就“復活”了。

所以音樂是用來治病的,後來發現,草也能治病,所以“樂”字上頭加了一個草頭,就成了“藥”。所以說藥的祖先是音樂,音樂最早的功能是治病。

2

音樂能夠治病,現在醫學領域的研究人員也在做這方面的研究。

人對聲音的接受能力始於嬰兒在母親肚子裏時,人的五官中最先“開竅”的是人的耳朵,嬰兒可以聽到母親的心跳聲、呼吸聲和講話聲。所以現在人們對嬰兒進行“胎教”,其中就包括讓孕婦聽音樂。

在臨牀上,優美舒緩的音樂可以調解人的情緒,幫助人呼吸,對內臟起調節的作用。

從古代的音樂來講,分成清樂和雅樂,聽起來都非常緩慢平和。人聽了音樂以後,心靈上得到一種寧靜。

你聽的音樂,

決定你的能量等級

人需要保持在一個比較高頻的能量上,

這樣才能確保吸引來的事物也是高頻的。

所以我們要學會主動調節自己的頻率,

提升自己的頻率,保持高能量,

才能創造生命奇蹟。

富蘭克林說:“我從未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秀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擊敗的。”

無論是早起還是其他優秀的習慣,其實都是讓我們保持在一個比較高頻的能量上,這樣我們能夠吸引來的,也都會是高頻的事物。

主動調節自己的頻率至關重要,它決定了我們是被動的事件接受者,還是打破慣性,主動創造生命的主人。

3

聆聽音樂,就是調頻心態最佳的方法之一

小編精選了這個專治五月病的曲單,

10首古典音樂,

伴隨你每一天的生活。

不論你正處在何種狀態,都有一首能陪伴你。

治療五月病的古典音樂曲單

1.早上不想去上班時

這首莫扎特的D大調嬉遊曲,在各聲部襯托下,第一小提琴呈示的第一主題生動活潑、富於動力性,猶如春天的溪水歡躍地奔流。旋律輕鬆、活潑,令人聽來感到清新、精神愉悅,在慵懶的早晨,不妨用這首歌來給自己加些生活的動力!

2.下班後,沒力氣回家時

“哈利路亞”,本意是讚美主神,也經常作爲唱詩班歌曲的開頭。亨德爾僅僅24天就完成這部曠世鉅作,他在創作期間廢寢忘食丶不眠不休,將泉湧般的靈感化爲紙上的音符,經常感動到淚流滿面。特別是寫到“哈利路亞”大合唱段落,韓德爾甚至雙膝跪倒在地,舉手向天吶喊:“我看到天開了!”彷佛親身看見丶親手觸摸到救世主,他的生命從此全然改變。經過了一天勞作而覺得疲憊的你,不妨帶着歡快的心情欣賞這首音樂,從而帶着元氣去面對衆多“Deadline”吧!

3.工作不順利,情緒低落時

"和諧的靈感"是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Op.3,創作於1711年,共12首,呈獻給托斯卡納大公非迪南三世。全曲包含了冷靜、智慧而理性的感覺,聽完令人頭腦清晰,精神振奮,鬥志昂揚,非常適合情緒低落時欣賞。

4.工作狀態不佳,沒有自信時

Waltz of the Flowers (《花之圓舞曲》)來自芭蕾舞劇,是柴可夫斯基創作的《胡桃夾子》中的著名圓舞曲,也是他最突出的代表作之一。曲子開頭是一段輕盈的引子,隨即由豎琴帶出華麗流暢的序奏,仿若看到了舞池中翩翩起舞的仙女們。主題則有圓號以重奏的方式奏出——歡迎和歌頌善良勇敢的女孩瑪麗,並由此將熱鬧的氛圍推向壯美的高潮。

5.情緒低落,人際關係不順時

《卡門》第一組曲的“鬥牛士之歌”,選自法國喬治·比才歌劇《卡門》第二幕,是埃斯卡米里奧爲感謝歡迎和崇拜他的民衆而唱的一首歌曲。這首節奏有力、聲音雄壯的凱旋進行曲,成功地塑造了這位百戰百勝的勇敢鬥牛士的高大形象。也是展示男中音渾厚力量的一首著名歌曲。

6.內心焦慮,精神無法集中時

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一共6首,BWVl001-1006,大約於1720年作於德國的克滕。這6首奏鳴曲與組曲,巴赫設計了小提琴所能演奏的一切和絃,使用了幾乎不可能演奏的對位技巧。它們構成了巴赫小提琴音樂的顛峯。在巴赫之後,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很少有人再創作,是因爲再也無法逾越這座顛峯。

7.內心不安,無法入睡時

舒曼的《夢幻曲》中,可以夠明顯覺察到詩歌般層層遞進但又有些微妙變化的律動感。樂曲用單主題三部曲式寫成。第四小節旋律輕盈融情,它敘述着人們兒時的美麗的夢,也抒發着理想世界的溫暖、深遠與甜蜜。

8.工作家庭兩邊忙,快要“爆炸”時

布蘭登堡協奏曲作於1721年,是巴赫呈獻給布蘭登堡公爵的,所以被稱爲《布蘭登堡協奏曲》。這個時期正是巴赫創作的頂峯時期,作品豐富而優秀。在這組作品中,巴赫以鬼斧神工的熟練技巧展開動機,動員了當時所有可能的樂器編制,寫成令人百聽不厭,充滿喜悅感的六首曲子。《布蘭登堡協奏曲》節奏輕快,曲風歡樂,當你感到焦頭爛額時,不妨欣賞此作來達到放鬆心情的效果。

9.創意枯竭,需要靈感時

此曲爲肖邦的《f小調幻想曲》,肖邦在一生中,只寫下這麼一首幻想曲,但這是一首具有充實的個性、閃耀着火花的天才之作。全曲用自由的奏鳴曲式作成,由嚴肅的進行曲調開始,主部的步伐極爲雄偉,接着出現四個主題。發展部中曲思的擴張,相當精彩。稍微沉靜後,立即躍入壯麗的尾奏中。“幻想曲”最初以自由即興的風格及多段落架構爲主。作曲者可以隨自己的幻想自由創作。樂曲具有幻想的、奔放的特點,並富於浪漫色彩,欣賞此類樂曲有助於激發創意靈感。

10.無緣無故,特別想喫東西時

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該曲的創作初衷是爲了讓民衆擺脫戰爭中慘敗的沉悶情緒,被譽爲“奧地利第二國歌”。該曲原爲一首由樂隊伴奏的男聲合唱,後去掉人聲,成爲一首獨立的管絃樂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圓舞曲及一個較長大的尾聲連續演奏而成。樂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圓舞曲節奏貫穿,音樂主題優美動聽,節奏明快而富於彈性,體現出華麗、高雅的格調。

結語

所謂人生

既有白天也有黑夜,

既有光輝的時候也有沮喪的時候,

即便在沮喪的時候,

也會遇到很多難忘的事啊~

用古典音樂振奮心靈,

做自己心情的主人。

擁有一個優秀的習慣,

是不會輕易被命運打倒的。

-THE END-

∎ 圖片/來源網絡

∎ 文/夏小萌

∎ 編輯/花生

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