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它还未出现时,世界上士兵使用的枪都是装一发打一发,不能连发。1882年美国工程师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后加人英国国籍)到英国进行考察,当时他试射了一只步枪后发现,每发射一发子弹人们就会承受一股不小的后坐力。马克沁认为只要合理的应用这一股能量如用能量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动作,就可以实现武器的自动连续射击。马克沁将这一设想在一把温切斯特步枪进行实验,在1883年成功研制出世界最早的自动步枪,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把能够自动射击的机枪-马克沁重机枪。在中国也被称为赛电枪。马克沁在11884年获得了该枪的专利。

马克沁重机枪采用的是水冷枪管,只要枪管中有水,它的温度永远不超过100℃。其口径为1143mm,枪重27.2kg。使用的是特制的帆布弹带供弹,弹带长6.4m,容弹量为333发,弹带端口还有锁扣,可以接上其他弹带连续供弹。理论上它的射速为每分钟600发,可以单发射击也可以连发射击。

马克沁重机枪首次实战是在1893年-1894年,当时50名英国士兵依靠4挺该枪不仅顶住了5000多名塔比利人的冲锋,还击杀了3000多人。虽然马克沁重机枪是英籍美国人发明的,但是真正重视它的却是德军,一战时德军大量装备了MG08马克沁重机枪,德军使用它在索姆河战斗中一天就打死了60000名英军。据统计在索姆河战役的141天里,英军死伤约45万,法军死伤约34万,德军死伤约53.8万。这些士兵的伤亡大都是马克沁重机枪造成的。当时死在该枪枪口下的欧洲青壮年数量超过了100万,这相当杀光了欧洲整整一代人,制造了大量的寡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