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它還未出現時,世界上士兵使用的槍都是裝一發打一發,不能連發。1882年美國工程師海勒姆斯蒂文斯馬克沁(後加人英國國籍)到英國進行考察,當時他試射了一隻步槍後發現,每發射一發子彈人們就會承受一股不小的後坐力。馬克沁認爲只要合理的應用這一股能量如用能量完成開鎖、退殼、送彈、重新閉鎖等動作,就可以實現武器的自動連續射擊。馬克沁將這一設想在一把溫切斯特步槍進行實驗,在1883年成功研製出世界最早的自動步槍,並在此基礎上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把能夠自動射擊的機槍-馬克沁重機槍。在中國也被稱爲賽電槍。馬克沁在11884年獲得了該槍的專利。

馬克沁重機槍採用的是水冷槍管,只要槍管中有水,它的溫度永遠不超過100℃。其口徑爲1143mm,槍重27.2kg。使用的是特製的帆布彈帶供彈,彈帶長6.4m,容彈量爲333發,彈帶端口還有鎖釦,可以接上其他彈帶連續供彈。理論上它的射速爲每分鐘600發,可以單發射擊也可以連發射擊。

馬克沁重機槍首次實戰是在1893年-1894年,當時50名英國士兵依靠4挺該槍不僅頂住了5000多名塔比利人的衝鋒,還擊殺了3000多人。雖然馬克沁重機槍是英籍美國人發明的,但是真正重視它的卻是德軍,一戰時德軍大量裝備了MG08馬克沁重機槍,德軍使用它在索姆河戰鬥中一天就打死了60000名英軍。據統計在索姆河戰役的141天裏,英軍死傷約45萬,法軍死傷約34萬,德軍死傷約53.8萬。這些士兵的傷亡大都是馬克沁重機槍造成的。當時死在該槍槍口下的歐洲青壯年數量超過了100萬,這相當殺光了歐洲整整一代人,製造了大量的寡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