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爲天,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念想,總是離不開喫。改革開放40年,也是人們餐桌變化巨大的40年。從喫飽到喫好,再到喫得有特色、喫出健康養生,小飯碗裏的大變化,折射時代的變遷和進步。

Part 1

見證廚房的革命

年代久遠的大竈臺

80後可能還會記得小時候曾經見過的那口大柴鍋。那時候,廚房竈臺大多用磚頭、石頭堆砌而成的,上面放大鐵鍋,下面是竈洞,柴草就在洞裏燒。

70年代:煤球爐

那個時候,大多是使用煤餅爐子煮飯燒菜。一大早起來點火生煤球爐。先做早飯,接着燒開水,燒午飯,炒菜。下午就用溼的煤泥把煤球爐“封”起來,到晚上做飯的時候,再把煤球爐捅開來燒菜做飯。最後燒熱水洗腳。這就是普通老百姓一天的生活。

70年代末:煤氣竈

1978年9月,老市區3300戶家庭率先用上瓶裝液化石油氣,成了第一批“喫螃蟹”的居民。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各縣(市)區建立液化氣儲配站,使偏遠的農村也用上了瓶裝液化氣。

90年代:管道供氣

雖然瓶裝煤氣取代煤餅是家用燃料的一次革命。但有時飯做到一半煤氣突然用完了,或是過了下班點煤氣瓶就無法更換了,都讓老百姓很無奈。終於,這個問題在1995年解決了,人們也開始用上了方便、清潔、安全的“自來氣”。最高興的是那些樓層較高的住戶,他們再也不會因爲背煤氣瓶而累得滿頭大汗了。

現如今,做菜可以用電磁爐,烤箱等一系列高科技電器,做飯可以用電飯煲,還能預約時間,生活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了。

Part 2

一日三餐

1、早餐

一日之計在於晨。關於早飯,每一代人們都有自己的記憶。更新迭代的人們早飯裏,也離不開時代與社會變遷的影子。

70年代

精打細算過日子的人,還會把隔夜飯加開水,做成泡飯。加點鹹菜,梅夫、醬菜下下肚,或者碗裏舀些醬油和豬油。

80年代

一副大餅油條,多少人最愛的標配啊。喫早餐,大餅和油條最配哦!

90年代

早飯開始多元化,有餛飩、麪條、各種包子……還有人心中最好喫的早餐:味一早餐,20多年一直延續着味道和傳統。

21世紀

西式早餐也出現在尋常百姓的餐桌上,譬如烤麪包、麥片、燻肉……

2、中餐

除了週末,學生們和上班一族都是在食堂就餐。食堂的變化也折射出了我們這麼多年經濟的飛速發展。

👇學校食堂就餐

那時候學生上學都要帶飯盒,飯盒上都做了標記,比如刻上自己的姓名。淘好米飯放在飯盒裏拿去食堂蒸,到了中午就着媽媽燒的菜美美的喫上一頓。

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春風,寧波各地學校在改造食堂,擴建食堂,改善用餐環境,研究膳食營養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

👇單位食堂喫飯

以前在單位食堂喫飯,都是人手一個海碗,洋瓷缸,大鍋飯、長條凳……

現如今單位的食堂,不僅環境整潔,菜色豐富,也再不用自帶餐具去喫飯了。

3、晚餐

以前,一到夏天,人們會將飯桌擺在弄堂口、屋檐下。男人一律打着赤膊,背上還有刮痧的痕跡;女人穿着自己縫的睡衣,花花綠綠的;洗過澡的孩子,脖子和後背都是一層白色痱子粉……

如今的生活節奏比以前快了很多。下班回到家趕緊燒飯,喫好飯後依然是忙碌的日程:或是督促孩子們寫作業,或是送孩子們去上興趣班,一點都不得閒……

4、自己動手做喫食

70年代,市面上可以買到的零食、水果都比較少,爲了滿足口舌之慾,家家戶戶都會做點季節性食品,如做青團、搭漿板、做年糕、做水磨糯米粉……

現如今,城區裏幾乎看不到做這些了。農村裏依然保留這樣的習俗。能夠喫上鄉下親戚送來的蔬菜、年糕等已經變得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了。

Part 3

孩子們的最愛

70年代

爆米花

砰的一聲響,米就爆好了,一小碗米可以爆出滿滿一鍋的米花。

麥芽糖

小時候,總有走門串戶的人挑着個擔子賣麥芽糖。一聲呦呵,孩子們都紛紛跑出來,跟在後面看。

麥乳精

麥乳精一直被當作是奢侈的飲品,自己都捨不得喫,大多是當作補品送給病人。

鍋巴

用竈臺燒飯的話,飯粒黏在鍋底,香香脆脆就成了鍋巴,也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美食~

80年代

到了80後,零食慢慢開始豐富起來

大白兔奶糖

不用說了到現在一直都是經典。

華華丹

俗稱“老鼠屎”,天真的小編小時候真的以爲是老鼠屎,曾經一度很疑惑,老鼠屎這麼好喫,爲什麼看到老鼠還要打。

90年代

娃哈哈

90年代娃哈哈公司很火,經常搞營銷策略,譬如集齊12生肖就可拿大獎2000元。小編和同學們一起喝了好多娃哈哈,但是始終少一個生肖—雞,最終大獎無緣。

棒冰

那時候家裏沒有冰箱,一聽到賣冰棒的吆喝,小夥伴們都會很興奮地跑過去買。

21世紀

21世紀零食那可就是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了,動不動就是外國進口、國際大牌,嘖嘖嘖……

瑞士蓮

悠哈味覺果汁軟糖

高配版QQ糖。90後內心OS:QQ糖換個名字就想漫天喊價?我纔不上當!

Part 4

從物資匱乏到應有盡有

40年前,生活簡單,物資匱乏,喫個鹹蛋還要切兩半,今天喫一半,明天再喫一半;買什麼都離不開票證,比如:糧票、油票、肉票、糖票,真的是有票走遍天下,無票寸步難行。

現如今,喫好纔是飲食的主旋律。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而且自從有了外賣,喫飯變得異常便捷,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外面颳風還是下刀子,只要點點手指,一頓美食瞬間就能出現在你的面前,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圖片來源:海曙統計

文章來源:海曙統計

若涉及侵權 請及時聯繫小編刪除處理

收藏

市場

鑑賞

文趣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