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韞歡,漢名金志堅,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最小的妹妹,也是清朝末代的皇姑。作爲天潢貴胄,從小享受錦衣玉食的韞歡過得並不幸福,好像一個金絲雀被關在一個華麗的籠子中。然而韞歡也是幸運的,她嫁給了一個普通的教師,成爲其父載灃家族唯一一個嫁給漢人的格格,也因此得到了一直想要得到幸福。

  韞歡出身高貴,其父是滿清攝政王載灃的女兒,也是溥儀最小的妹妹。她出生於1921年,滿清王朝早在其出生前就垮臺了。雖然,清朝已經不在了,但韞歡的童年生活着實算作衣食無憂,做任何事,都有僕人幫襯。即使到她17歲那年,連衣服都沒自己穿過,連手帕也沒有自己洗過,都由僕人幫助她代勞。

  雖然衣食無憂,但在王府內,即使是格格也是沒有自由,連愛情也不能自己做主。韞歡的大姐名叫韞媖,婚姻就十分不幸,經常受婆家欺負。然而皇家有規矩,不能離婚,甚至連回孃家避一避都不行。在抑鬱的環境中,韞媖在其16歲那年就因急性闌尾炎而死。當時韞歡回憶說:“聽到大姐去世,她哇的一聲就哭了出來。隨後,整個醇親王府都跟着她哭了起來。”

  在皇家,韞歡和她的兄弟姐妹們連出行的自由都沒有,她曾感嘆道:“我在北京和天津都生活了很長時間,硬是不知道北京有個大柵欄、天津有條海河。有時聽見高牆外的一點聲音,都恨不得多聽一會兒,在天津小樓房的陽臺上,我們姐妹看看街上往來的行人,感到有意思極了。”

  雖然溥儀是韞歡哥哥,但是兩人見面很少,沒有多少感情。不過溥儀也時常帶着韞歡到處玩,還幫她檢查作業。溥儀投靠侵略者,成了敵人的鷹犬之時。其父載灃卻深明大義,直斥溥儀是胡鬧。他嚴詞拒絕了溥儀要他搬去長春的請求,並將韞歡留在了身邊,而韞歡也避免成爲漢奸。

  北京被解放軍光復後,陳舊的醇親王府也迎來了新生。載灃廢除了王府內的一系列規矩,並且允許韞歡出外謀生。她給自己買了輛自行車,在崇文區精忠街小學找到一份工作,成爲一名光榮的教師。在社會上,韞歡感到一切都是那麼新奇。她努力工作,很受同事和學生的喜歡。

  當時,韞歡已經28歲,卻仍未婚配,於是教育家李淑芬做紅娘,將她與北京四中一名叫喬宏志的政治老師聯繫在一起。對於這個曾經參加革命的山東漢子,韞歡非常喜歡,認爲他是個可靠的人。於是,兩人和四中其他老師一道舉行了集體婚禮。她成了醇親王府,第一個和漢人結婚的格格。

  在生活中,兩人可謂是琴瑟和諧,他們每天談工作、談學生,生活雖然清貧,但是十分快樂。由於王府禁止格格做家務,所以韞歡什麼生活技能都不會。但是爲了她心愛的丈夫,韞歡開始學着做飯,學着洗衣服。

  有一次,笨拙的韞歡在切菜時不小心切掉了自己的指甲。喬宏志很心疼,開玩笑地說“皇姑露餡兒了,以後還是我來”,我說“真讓你受罪,女人主不起家務來”,他和藹地說,“心腸好比什麼都好!”

  韞歡和喬宏志一起,生了三個孩子,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然而命運不公,幸福是那樣短暫。喬宏志是個敬業的人,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在與韞歡結婚後七年,他在通宵工作之後,帶着學生去密雲水庫勞動,因心臟病猝然發作去世了。我在北京醫院看見已經僵硬的遺體,心都碎了……

  周總理很關心韞歡的生活,擔心她失去了丈夫,工資又不高,難以養活三個孩子。韞歡卻說:“我不需要國家幫助,雖然生活不易,但我一定能克服。”

  在此後的生活中,韞歡沒有再婚,她不僅將三個孩子拉扯大,而且還在教育工作中作出了卓越貢獻,各種“模範教師”的頭銜也得了許多。韞歡的學生都很喜愛她,無論在她的生前還是葬禮上,她的學生無不以“金老師人太好了”來評價她。善良、體貼、關心、無微不至用在她的身上都顯得太普通了。

  2001年,韞歡的二兒子喬宏因鼻咽癌不幸去世,“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打擊幾乎將這名堅韌的教師打倒。因爲抑鬱,韞歡不幸患上胃癌,於2004年去世,享年83歲。她的遺體在火化後,被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與她的格格溥儀不同,她沒有複雜的和需要懺悔的歷史,她成年後一直在人民中間,爲自己摯愛的教育事業吐盡了最後一根絲。看着她微笑的樣子,哪有一分晚清格格的模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