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不鏽鋼行業總體運行平穩向好,預計2019年產銷量仍呈平穩上升態勢。”12月17日,2018年中國不鏽鋼行業年會暨中國不鏽鋼產業發展趨勢高端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特鋼企業協會不鏽鋼分會會長、太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高祥明在做中國不鏽鋼行業2018年度工作報告時指出。

會上,高祥明指出,在2018年國際貿易環境發生顯著變化、國家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加大環保力度的背景下,我國不鏽鋼行業發展態勢穩中向好,運行質量明顯提升,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生產高效運行,優質產能有效發揮。2018年,我國不鏽鋼粗鋼產量預計達到2765萬噸,同比增加188萬噸,增幅爲7.30%。其中,Cr-Ni鋼(300系)產量爲1250萬噸,同比減少22萬噸,減幅爲1.73%,佔不鏽鋼粗鋼產量(下同)的45.23%,消費佔比爲50%;Cr鋼(400系)產量爲550萬噸,同比增加44萬噸,增幅爲8.70%,佔19.89%,消費佔比爲20%;Cr-Mn鋼產量爲950萬噸,同比增加162萬噸,增幅爲20.56%,佔34.33%,消費佔比爲30%。

二是消費好於預期,需求進一步增長。2018年,我國不鏽鋼表觀消費量預計達到2230萬噸,同比增長11.84%,消費增幅大於產量增幅4.5個百分點。

三是出口持續增長,進口大幅增加。預計今年我國不鏽鋼出口量爲400萬噸,同比增長1.5%;進口量爲200萬噸,同比增長65.98%。出口結構優化,高端出口產品佔比明顯上升。

四是盈利能力增強,效益明顯好轉。隨着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發力,2018年,我國不鏽鋼價格總體穩中趨好,原材料價格波動收窄;各企業抓住有利時機,有效釋放高效熱軋、冷軋產能,使成本下降、效益提升,部分長期虧損企業實現扭虧爲盈。

五是產品結構優化,質量穩步提升。今年不鏽鋼產品結構調整加速,高等級不鏽鋼材產量增長,雙相不鏽鋼產量達15萬噸,同比增加4.8萬噸,增幅爲47.1%。隨着裝備大型化和各企業更加註重質量,不鏽鋼產品質量穩步提升。

2018年不鏽鋼行業運行穩中向好,但需警惕產能過剩

與此同時,不鏽鋼行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不鏽鋼分會及各會員企業按照“去產能、去槓桿、防風險、降成本、增效益”的要求,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

一是淘汰落後產能,行業集中度提高。2018年,全行業前八大企業產量佔總產量的比重爲76.24%,同比增長0.61個百分點,行業集中度提高。

二是積極去槓桿,負債結構優化。各企業通過深化改革、加強管理,經營效益明顯提升,負債率明顯下降。

三是強化工藝裝備創新,裝備水平大幅提升。2018年是我國不鏽鋼製造裝備升級最快、最好的一年。太鋼專業化在線切邊、北海誠德6機架冷連軋機組正式投產、福建吳航液壓定徑棒線軋機投產、永興特鋼投運了粗軋機機架移動式棒線材生產線等。

四是加強科技創新,產品結構優化。各企業科技創新意識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力度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大幅增加,太鋼、永興、久立、武進等企業科研投入增長率均在30%以上。

五是踐行綠色發展,提升環保水平。貫徹落實環保法、排放新標準的要求,各企業積極主動加大環保投入,環保管理從嚴,全行業節能環保水平明顯提升。

2018年不鏽鋼行業運行穩中向好,但需警惕產能過剩

山西太鋼不鏽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方在會上也指出,國內不鏽鋼產能在建930萬噸,新規劃600萬噸,全部投產後將突破5300萬噸。新增產能已由需求拉動性增長轉變爲過剩性、淘汰性增長。2017年、2018年,不鏽鋼冷軋新增產能600萬噸,未來3年冷軋產能將繼續增長1066萬噸,產能利用率將降至70%以下,不鏽鋼冷軋產能嚴重過剩。針對產能擴張衝動,期市非理性操作,產品標準雜亂無章,以及金融、稅收、匯率等的變化,各企業應進行跟蹤研究,超前預知預控,改善行業業態,保障行業健康發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