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終於開播,原定播出渠道生變,最終由騰訊視頻全網獨播,這背後與其出品方新麗傳媒不無關係。新麗傳媒三次IPO不成,斥巨資打造的《如懿傳》遲遲未播出,自身負債高企,現金流喫緊,內外壓力下最終選擇155億“賣身”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

如懿傳開播不及延禧攻略,背後公司IPO受阻負債高企155億賣身

作者 | 詹方歌

編輯 | 邢 昀

萬衆期待的《如懿傳》終於開播。

自2017年5月殺青,《如懿傳》的播出時間一變再變,終於定檔2018年8月20日。而原定播出渠道也生變,最終由騰訊視頻全網獨播。這背後與其出品方新麗傳媒不無關係。

雖然從IP一路火到影視,加上前期宣傳的演員陣容豪華、製作精良,觀衆對《如懿傳》頗有期待,但是其首播收視率遠不及同期上映的《延禧攻略》等,還引來觀衆諸多吐槽。貓眼平臺顯示,8月20日,《延禧攻略》的播放量爲6.2億,播出首日的《如懿傳》只有1.6億播放量。

喪失先發優勢的《如懿傳》,除了要應對觀衆們“用腳投票”,還面臨一系列資本挑戰,前期斥巨資打造的新麗傳媒已負債高企,現金流喫緊,《如懿傳》能帶來預期的收益嗎?

結緣騰訊

新麗傳媒和騰訊的“緣分”可以追溯至2011年。

彼時,新麗傳媒名爲東陽新經典,成立四年有餘,迎來深圳世紀凱旋204萬投資,而世紀凱旋背後的大股東則是馬化騰。馬化騰此筆投資只有204萬元,大有小試牛刀的意思。事實證明,新麗傳媒沒有辜負馬化騰的期待。

內外壓力下,新麗傳媒與騰訊的合作在2018年全面展開。3月11日,光線傳媒發佈公告稱,已將其所持有的新麗集團27.6%的股份作價33.17億元出售給林芝騰訊。以此計算新麗傳媒估值達到120億元。

交易同時披露了新麗傳媒的持股狀況,雖然不似唐德影視一樣高調,但新麗傳媒的明星股東也不少,包括胡軍、陳凱歌、宋佳、蘇芒等。

如懿傳開播不及延禧攻略,背後公司IPO受阻負債高企155億賣身

▲ 光線傳媒交易方案所披露新麗傳媒股權結構

其中,胡軍出資47.12萬元,直接持股0.29%。而陳凱歌則通過喜詩投資間接持股新麗傳媒。天眼查信息顯示,2018年6月,喜詩投資股東李光潔、李靜等人退出,新麗傳媒董事長曹華益等人出資比例增加,陳凱歌的股權被稀釋到2.24%。由此計算,陳凱歌持有的新麗傳媒股份爲0.215%。此外,宋佳、蘇芒均持有新麗傳媒0.1224%股份。

而通過閱文集團,新麗傳媒更是與騰訊深度綁定。

5月19日,閱文集團發佈公告稱,其子公司上海閱霆與新麗傳媒簽訂版權及聯合投資合作協議,上海閱文集團將旗下的文學作品改編權授予新麗集團,而新麗集團則將有關文學作品改編爲電影、電視劇、遊戲、動畫、漫畫、舞臺劇及音頻作品,並生產及銷售源自有關文學作品或改編作品的周邊產品。

如懿傳開播不及延禧攻略,背後公司IPO受阻負債高企155億賣身

閱文集團成立於2015年3月,由騰訊文學與原盛大文學整合而成,是騰訊獨立子公司,集中了大量中國網絡文學平臺,如起點中文網、紅袖添香、瀟湘書院、創世中文網等。2017年11月8日,閱文集團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接近千億港幣,成爲國內市值最高的文化類公司。

閱文集團與新麗傳媒的“牽手”,不僅意味着新麗可以享用閱文的IP資源,更意味着它離騰訊塑造的整個生態圈更進一步。

就在《如懿傳》播出的前一週,閱文集團突然宣佈將以不超過15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新麗傳媒100%的股權,收購主體是上海閱霆。據此計算,胡軍、陳凱歌所持新麗傳媒股份估值分別達到4427萬元、3329.6萬元。

市場對此反應冷淡。閱文集團股價連跌四日,市值蒸發約160億港元,8月14日跌幅更是達到17%,騰訊的股價也同時走低。

影視界的資本寒冬已經到來。爲什麼騰訊寧願受挫也要擁抱新麗,而新麗傳媒爲何最終投向騰訊懷抱?

押寶準不敵負債高

新麗傳媒成立於2007年,董事長曹華益是演員蓋麗麗的丈夫,公司的主營業務爲電視劇及電影衍生品。其中,電視劇收入爲大部頭,佔到新麗傳媒總收入的近90%。2009年起,公司開始參與電影投資和製作業務,參與過《山楂樹之戀》《夏洛特煩惱》《煎餅俠》《妖貓傳》《西虹市首富》等電影的製作和出品。

如懿傳開播不及延禧攻略,背後公司IPO受阻負債高企155億賣身

新麗傳媒出品的電視劇爆款不少,可謂押寶能手。10年前大熱的《北京愛情故事》和《血色迷霧》,近期的《白鹿原》和《我的前半生》都出自新麗之手。即便是剛涉獵不久的網絡劇,也有一部口碑與收視起齊飛的《餘罪》。

《我的前半生》播出時,曾有媒體推測,此劇的製作成本在2.1億元左右,而收益大約在幾千萬元,新麗傳媒副總裁黃瀾隨即表示,“早已收回成本”。

如懿傳開播不及延禧攻略,背後公司IPO受阻負債高企155億賣身

而在《如懿傳》上,新麗傳媒更是下足血本。有媒體報道稱其成本達到3億元。新麗傳媒2017年公佈的公開招股書顯示,其2014年曾採購《虎媽貓爸》《我的前半生》《如懿傳》,三部劇本共花費236.3萬元。2016年採購《如懿傳》劇組勞務共花費1.04億元。

同時,招股書中明確提及,2016 年末,公司在產品上較上年末大幅上升6.5億元,主要爲公司新增正在拍攝中的四部作品投入較大所致。其中,《如懿傳》作爲公司同期重量級長篇作品,投入較大。

在帶來高收入之前,高額的投入先帶來了高負債。2016年末,公司的短期借款達到2.7億元,較2015年末的1.6億元上漲約68%,而流動負債總額則達到13.1億元,相較於去年的7.6億元浮動略高。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則由52.3%上漲到了62.03%。同期,早已上市的華誼兄弟資產負債率僅有50.38%。其餘影視公司,如此華錄百納、華策影視、歡瑞世紀等,資產負債率均未超過30%。

公司對此解釋稱,正在拍攝的電視劇《如懿傳》《我的前半生》,電影《悟空傳》《妖貓傳》等資金需求較大所致。如今另外三部已經上映,新麗傳媒此番能回款多少,只看《如懿傳》。同時,高負債已經影響到資金流動比率,2016年末,新麗傳媒的流動比率下降由上一期的1.94下降至1.63。

2016年末,新麗傳媒已經收到了一部分《如懿傳》等電影電視劇的預收款,預收款項合計由前一年的1.8億元陡增至7.2億元,公司特意在對經營性現金流的闡述中提及《如懿傳》《我的前半生》和《妖貓傳》,稱其在當期實現大額預售,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入大幅增長。

如懿傳開播不及延禧攻略,背後公司IPO受阻負債高企155億賣身

三次IPO受阻

缺錢不是兩三天的新麗傳媒一直試圖上市融資。但近一年影視行業遭遇資本寒冬。行業競爭壓力日益加強,監管大環境也趨於嚴格,衆多影視公司的IPO都被迫中止,其中就包括新麗傳媒。

新麗傳媒的上市之路從2012年開始,但2012年和2015年兩次申請都被終止。2014年到2016年,新麗傳媒的資產負債率以每年接近10%的速率迅速增長,情況愈發緊迫。

2017年6月60日,新麗傳媒第三次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書。當時的招股書顯示,其募集資金用途爲補充影視劇業務營運資金項目,募集金額爲20億元。2014年-2016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6.55億元、6.56億元、7.45億元,同期淨利潤爲1.31億元、1.16億元、1.56億元。

2018年1月26日,證監會對新麗傳媒的IPO申請文件提出了反饋意見,其中問及光線傳媒與新麗傳媒的同業競爭及關聯交易相關情況。彼時,光線傳媒爲新麗傳媒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爲27.64%,歷史上與新麗傳媒發生過多次交易。

兩個月後,光線傳媒發佈出售資產的公告,稱其已經將27.64%的股份轉讓給騰訊旗下的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不再持有新麗傳媒的股份。同時,光線傳媒與新麗傳媒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利用各自優勢資源共同開發電影和電視劇項目。

股權發生重大變更,新麗傳媒的IPO之路再次受阻。此時,即便是進展順利,IPO排隊的時間也要兩年左右。新麗傳媒是否等得及也是未知數。3月11日,有媒體報道稱,新麗傳媒欲暫時放棄IPO。

光線傳媒發佈的交易方案中顯示,新麗傳媒2017年營收達到16.7億元,淨利潤達到3.5億元。2017年度,新麗傳媒的資產總額已經達到41.6億元。

如懿傳開播不及延禧攻略,背後公司IPO受阻負債高企155億賣身

即便營收亮眼,但一直上市無門的新麗傳媒最終還是選擇“賣身”港股上市的閱文集團。閱文集團在介紹新麗傳媒的主營業務時提到,“包括改編本公司文學庫的大量作品”。

雖然短期不被市場看好,但對於新麗傳媒來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多年來上市不得,終於可以稍稍鬆口氣,接下來要看《如懿傳》的表現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