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形容老板刻薄压榨员工,通常会称其为“周扒皮”,这是作家高宝玉笔下的一个人物,在高宝玉自传《高宝玉》的第九章《半夜鸡鸣》这一节中。

周扒皮这个坏地主半夜三更模仿公鸡打鸣,骗长工半夜起来工作,在当年“周扒皮”的形象风靡全国,可以说是人人皆知,周扒皮这个人物也是有原型的。

其原型就是辽宁瓦房店市阎店乡和平村的村民周春富,在当时的和平村周春富家里是比较富裕的,家中有200多亩地,他有5个儿子3个女儿,一家差不多20口人。

除了土地之外,周家还有染坊、油坊和小卖铺,据说在在方圆20里内,就只有他家的小卖铺,在当时看来周春富确实是比较富裕的,不过他的这些财产并非巧取豪夺。

周春富是非常节俭的一个人,甚至相当的抠门,其中最有名的细节就是他舍不得买裤腰带,用破布片搓的绳子当腰带,吃粉丝吃到剩下的,挑出来晒干了下次再吃。

这是人们对周春富抠门的一些记忆,后来由于周春富家中土地多,他被划分成了地主,之后就开始遭到了批斗,实际上他这个地主在村民眼中还是不错的。

同村的老人阎振明在83岁时回忆说,“老周家也是闯关东过来的。”他靠勤俭持家一点点的攒钱买地,才有了两百多亩地。2006年曾经在周家做过长工的王义帧回忆。

周春富家的5个儿子都很勤快,很能挣钱,每次有钱了周春富就去买地,在他家当长工也并没有受到虐待,周春富对子女要求很严,对长工还比较仁慈。

曾经在周家做过长工的孔兆明也说过,在周家一年能挣8石粮,足够养活全家,由此可见周春富并不像“周扒皮”那样可恶,不过周春富的下场很惨。

在周春富被批斗时,村民黄永祥由于和周春富有仇,借机打周春富,许多人也跟着打,不久周春富就去世了,后来由于“周扒皮”这个形象的出现,导致其子女也受到影响。

周春富的子女不得不背井离乡,实际上在当年《半夜鸡叫》这个故事出来时就有人产生了疑问,即使半夜长工被叫起来到了地里,也是摸黑无法干活,这说不通。

不过随着作家高宝玉的创作,周春富的形象也彻底的毁了,“周扒皮”成为了一个无法抹去的印记,周春富的下场让人同情。

请关注微信ID:NEN393682,看更多精彩历史密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