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網訊 全媒體記者趙海龍報道 今年的5月12日是全國第十一個防災減災日,其主題是“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築生命安全防線”。這是機構改革以來,市應急管理局首次承辦防災減災宣傳活動。

宣傳防災減災知識、普及避險自救互救基本技能,全面增強我市應對突發事件、綜合防災減災、應急搶險救災能力,需要凝聚共識,全民關注、全民支持、全民踐行。

今日,推出防災減災應急避難須知之生產安全、火災、燃氣泄漏,請您收下。

防災減災應急避難須知之生產安全

安全生產是國家的一-項長期基本國策,是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和國家財產,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本保證,也是保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進一步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條件。因此,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企業如何做到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根據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和安全生產法規建立的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對安全生產層層負責的制度。它是企業中最基本的一項安全制度,也是企業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管理制度的核心。企業必須建立涵蓋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承諾書:每個企業都有單位主管的支持,安全不僅僅是安全部門的責任,更是每個員工的職責。安全承諾書需要註明隱患部分,部門全體成員必須承諾有隱患要及時清除,做到預防爲主。

消防實施完善:安全部門根據現場區域劃分,一定要匹配足夠的消防設施,如消防栓、滅火器等設備。

安全培訓到位:安全部門定期組織現場人員培訓安全知識,課程內容可設消防器材操作、安全意識培養、現場隱患查詢、案例分析等內容。

現場稽查保持:安全部門人員每天去現場覈查現場人員有無安全隱患或不安全行爲。及時改善隱患部分,現場主管同樣每天現場覈查,並時刻保持警惕。

隱患及時改善:所有關涉安全的行爲和隱患都運用安全的標準去改善,遇到難題和動用財力和物力解決,也可以運用PDCA改善.

安全狀態持續執行:如無異常仍要保持安全狀態,加強安全行爲。

如何挑選安全頭盔?

一、購買有合格證、商標、廠名、廠址、生產日期、規格、型號、標準代號、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名稱,標誌齊全,印刷整齊,圖案清晰,外觀整潔,信譽高的名牌產品。

二、可對頭盔進行稱重。摩托車乘員頭盔國家標準GB811--2010規定:全盔質量不大於1.60kg;半盔質量不大於1.00kg。在滿足標準要求的情況下,一般重一些的頭盔質量較好。

三、查看繫帶連接件長度。標準要求其不得超過殼體內、外表面3mm。如其採用鉚釘鉚接一般均能達到,工藝性能也好;如其採用螺釘連接一般很難達到,最好不要選用。

四、檢查佩戴裝置的強度。按說明書要求正確繫上繫帶,扣上搭扣,用力拉一拉,不應出現繫帶滑脫、撕裂、撕斷、連接件脫落及搭扣鬆脫、斷裂現象。

五、如頭盔配有護目鏡(全盔必須配)則應查看其質量。首先不應有裂紋、劃傷等外觀缺陷。其次鏡片本身不得帶色,應爲無色透明的聚碳酸酯(PC)鏡片。有機玻璃鏡片決不選用。

六、用拳頭用力按壓頭盔的內緩衝層,應有輕微反彈感,既不堅硬,也不出坑、掉渣

防災減災應急避難須知之火災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火,燃盡了茹毛飲血的歷史;火,點燃了現代社會的輝煌。火給人類帶來文明進步、光明和溫暖。但是,有時它是人類的朋友,有時是人類的敵人。失去控制的火,就會給人類造成災難。

火災是指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災害性燃燒現象。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最經常、最普遍地威脅公衆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

火場自救小訣竅:

1、熟悉環境,暗記出口。當你處在陌生的環境時,爲了自身安全,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以便關鍵時候能儘快逃離現場。請記住:在安全無事時,一定要居安思危,給自己預留一條通路。

2、通道出口,暢通無阻。樓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災發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應保證暢通無阻,切不可堆放雜物或設閘上鎖,以便緊急時能安全迅速地通過。請記住:自斷後路,必死無疑。

3、撲滅小火,惠及他人。當發生火災時,如果發現火勢並不大,且尚未對人造成很大威脅時,當週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如滅火器、消防栓等,應奮力將小火控制、撲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地亂叫亂竄,置小火於不顧而釀成大災。請記住:爭分奪秒,撲滅"初期火災"。

4、保持鎮靜,明辨方向,迅速撤離。突遇火災,面對濃煙和烈火,首先要強令自己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決定逃生的辦法,儘快撤離險地。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和相互擁擠、亂衝亂竄。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要儘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通過陽臺、氣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請記住:人只有沉着鎮靜,才能想出好辦法。

5、不入險地,不貪財物。身處險境,應儘快撤離,不要因害羞或顧及貴重物品,而把逃生時間浪費在尋找、搬離貴重物品上。已經逃離險境的人員,切莫重返險地,自投羅網。 請記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6、簡易防護,蒙鼻匍匐。逃生時經過充滿煙霧的路線,要防止煙霧中毒、預防窒息。爲了防止火場濃煙嗆入,可採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離的辦法。煙氣較空氣輕而飄於上部,貼近地面撤離是避免煙氣吸入、濾去毒氣的最佳方法。穿過煙火封鎖區,應配戴防毒面具、頭盔、阻燃隔熱服等護具,如果沒有這些護具,那麼可向頭部、身上澆冷水或用溼毛巾、溼棉被、溼毯子等將頭、身裹好,再衝出去。請記住:多件防護工具在手,總比赤手空拳好。

7、善用通道,莫入電梯。按規範標準設計建造的建築物,都會有兩條以上逃生樓梯、通道或安全出口。發生火災時,要根據情況選擇進入相對較爲安全的樓梯通道。在高層建築中,電梯的供電系統在火災時隨時會斷電或因熱的作用電梯變形而使人被困在電梯。請記住:逃生的時候,乘電梯極危險。

8、緩降逃生,滑繩自救。高層、多層公共建築內一般都設有高空緩降器或救生繩,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設施安全地離開危險的樓層。如果沒有這些專門設施,而安全通道又已被堵,救援人員不能及時趕到的情況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邊的繩索或牀單、窗簾、衣服等自制簡易救生繩,並用水打溼從窗臺或陽臺沿繩緩滑到下面樓層或地面;安全逃生。請記住:膽大心細,救命繩就在身邊。

9、避難場所,固守待援。假如逃生通道被切斷且短時間內無人救援。這時候,可採取創造避難場所、固守待援的辦法。首先應關緊迎火的門窗,打開背火的門窗,用溼毛巾一溼布塞堵門縫或用水浸溼棉被蒙上門窗然後不停用水淋透房間,防止煙火滲入,固守在房內,直到救援人員到達。請記住:堅盾何懼利矛?

10、緩晃輕拋,尋求援助。被煙火圍困暫時無法逃離的人員,應儘量呆在陽臺、窗口等易於被人發現和能避免煙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動鮮豔衣物,或外拋輕型晃眼的東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電筒不停地在窗口閃動或者敲擊東西,及時發出有效的求救信號,引起救援者的注意。請記住:充分暴露自己,才能爭取有效拯救自己。

11、火已及身,切勿驚跑。火場上的人如果發現身上着了火,千萬不可驚跑或用手拍打。當身上衣服着火時,應趕緊設法脫掉衣服或就地打滾,壓滅火苗;能及時跳進水中或讓人向身上澆水、噴滅火劑就更有效了。請記住:就地打滾雖狼狽,烈火焚身可免除。

12、跳樓有術,雖損求生。跳樓逃生,也是一個逃生辦法,但應該注意的是:只有消防隊員準備好救生氣墊並指揮跳樓時或樓層不高(一般4層以下),非跳樓即燒死的情況下,才採取跳樓的方法。跳樓也要講技巧,跳樓時應儘量往救生氣墊中部跳或選擇有水池、軟雨篷、草地等方向跳;如有可能,要儘量抱些棉被、沙發墊等鬆軟物品或打開大雨傘跳下,以減緩衝擊力。請記住:跳樓不等於自殺,關鍵是要有辦法。

13、身處險境,自救莫忘救他人。任何人發現火災,都應儘快撥打"119"電話呼救,及時向消防隊報火警。火場中的兒童和老弱病殘者,他們本人不具備或者喪失了自救能力,在場的其他人除自救外,還應當積極救助他們儘快逃離險境。

家庭必備消防“五寶”

1、家用滅火器。任何大火,開始時都是小火。如果在家中備好滅火器,並能熟練地操作它,那麼當星星之火燃起時,就可以將它及時撲滅。

2、逃生索。一旦大火不可控制時,就必須首先考慮逃生。如果你住在3樓以上,樓梯通道被堵塞,這時如果家中有一條又粗又長的繩子,那麼可將繩子分段打結,然後拴在牢固的物體上,沿着繩子攀援而下,就能順利逃生。

3、強光手電筒。夜間失火電路燒壞以後,屋內屋內一片漆黑。特別是在睡夢中,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家中已是一片火海。這時,就需要一隻手電筒照明,照出一條逃生之路。

4、簡易防毒面具。火場的煙霧是有毒的,許多喪生者都是被煙燻窒息而死的。如果家中備有幾個防煙面具,在危急關頭,套上防毒面具,就能抵禦有毒煙霧的侵襲,從而死裏逃生。

5、獨立式感煙報警器。這一種煙感器一般由9V的電池供電,並且具有聲光報警,極其適合在家中、小區、宿舍等等小型的公共或室內場所使用。

哪些火災不能用水撲滅?

在普通人的意識裏,只要是着火就應該用水滅火。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甚至是危險的。重慶長壽消防提醒以下哪幾種火災不能用水撲滅。

1、電器火災電器

發生火災時,首先要切斷電源,在無法斷電的情況下千萬不能用水或泡沫撲救,因爲水和泡沫都能導電。應用二氧化碳、乾粉滅火器或者幹沙土進行撲救,而且要與電器設備和電線保持2米以上的距離。

2、油鍋火災

油鍋起火時,千萬不能用水澆。因爲水遇到熱油會形成“炸鍋”,使油火到處飛濺。撲救方法是,迅速將切好的冷菜沿邊倒入鍋內,火就自動熄滅了。另一種方法是用鍋蓋或能遮住油鍋的大塊溼布遮蓋到起火的油鍋上,使燃燒的油火接觸不到空氣缺氧窒息。

3、汽油火災

汽油的密度比水小,如果汽油着火用水撲救,密度大的水往下沉,輕質的汽油往上浮,浮在水面上的汽油仍會繼續燃燒,並且汽油會隨着水到處蔓延,擴大燃燒面積,危及其他貨物和周圍建築物的安全。

遇到汽油着火,應立即用泡沫、二氧化碳和乾粉滅火機等滅火工具滅火,嚴禁用水撲救。

4、油漆火災

油漆起火千萬不能用水澆。應用泡沫、乾粉或1211滅火器具或沙土進行撲救。

5、化學危險品火災

化學危險物品着火在學校實驗室常存放有一定量的硫酸、硝酸、鹽酸、鹼金屬鉀、鈉、鋰及易燃金屬鋁粉、鎂粉等。這些物品遇水後極易發生反應或燃燒,是絕對不能用水撲救的。碳化鉀、碳化鈉、碳化鋁和碳化鈣以及氫化鉀、氫化鎂等遇水能發生化學反應,放出大量熱,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

6、鹼金屬火災

鹼金屬(如鉀、納、鋅粉)火災:因爲水遇鹼金屬後,發生劇烈化學反應生成大量氫氣,釋放出大量的熱,容易引起爆炸。這種火災,要正確選擇滅火劑,合理利用本地資源。

7、金屬碳化物、氫氣物火災

如碳化物(電石)遇水分解並釋放出大量的熱,易使燃燒擴大或發生爆炸。

8、硫酸、硝酸、鹽酸火災

此類火災不宜用強大的水流撲救,因爲酸遇水衝擊,引起飛濺、流出傷人,流出的酸與可燃物質接觸後,有引起燃燒的危險。但在必要時,可用噴霧水流撲救。比水輕或不容於水的易燃液體火災:此類火災原則上是不可以用水撲救的,但原油、重油可以用噴霧水流撲救。

9、熔化的鐵水、鋼水火災

因爲灼熱的物體與水接觸,有引起爆炸的危險。因爲水遇上千度的高溫,很快汽化,體積突然膨脹到5000倍以上,引起物理性爆炸。同時水蒸氣在1000度以上時,能分解成氫和氧,引起化學性爆炸。

10、高壓電器裝置火災

在沒有良好的接地設備或沒有切斷電源的情況下,一般是不能用水撲救的。一是水有導電性,易造成電器設備短路燒燬;二是容易發生高壓電流沿水柱傳到消防器械上使消防人員接觸電造成傷亡。

日常生活中的十大消防陋習

1、違章停車,佔用消防通道

2、超負荷使用大功率電器

3、在門窗上設置防盜窗、鐵柵欄等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障礙物。

4、搭建違章建築,佔用防火間距。

5、遺留菸頭等火源。

6、常閉式防火門處於開啓狀態。

7、妨礙消防執勤車輛通行

8、疏散樓梯上設置鐵拉門

9、挪用、損壞消防設施

10、堆放物品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防災減災科普知識 (防災減災應急避難須知之生產安全、火災、燃氣泄漏)

防災減災應急避難須知之燃氣泄漏

燃氣泄漏是由指由於意外導致燃氣從管道、鋼瓶中意外泄漏在空氣中。燃氣泄漏易引起中毒、火災、爆炸等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事故。

燃氣泄漏處理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單純泄漏

1、迅速關閉閥門,打開窗戶通風。

2、不要使用明火。

3、不要開關燈或電器。

4、不要有金屬摩擦。

5、到安全地帶通知燃氣公司。

6、不要使用任何通信工具。

二、着火泄漏

1、把抹布打溼鋪在着火位置,等火徹底熄滅後,關閉閥門(要求同"單純泄漏"),切記火熄滅前不要關閉閥門,着火時直接關閉閥門可能導致迴流,引起爆炸!!!

2、火勢嚴重,撥打119和通知燃氣公司。

3、讓樓內人員立即撤離。

三、人員中毒

1、立刻搬離現場,放在通風的地方。

2、嚴重中毒同時通知120。

3、沒有呼吸心跳,立刻進行心肺復甦。

四、注意事項

不要在房間內打電話。不要開燈。也不要在這個時候去拉斷電閘。

家庭燃氣使用安全小常識

1、時常用肥皂水刷沾燃氣的管道接口處、開關、軟管、閥門,觀察有無氣泡產生,檢查燃氣是否泄漏,千萬不能用明火試閥。

2、使用燃氣器具時,一定要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如發現火焰呈黃色,說明燃燒異常,需要調節竈具閥門。

3、若家中長期無人居住,應關閉自用燃氣總閥門,並給物業或房管部門留下聯繫方式;停用天然氣的用戶,還需到天然氣公司辦理停氣手續。

4、液化氣罐中的殘液不能隨意處理,以免引起火災。

5、使用燃氣時,人不遠離,防止火焰被沸(湯)水溢出澆熄或被風吹滅,導致燃氣泄漏而釀成爆炸或失火。用完氣後,一定要關閉閥門。

6、不得私自改裝、拆卸、遷移、封閉燃氣管道,不得敲擊、碰撞戶內、戶外管道燃氣設施,不得在管道燃氣設施周圍堆積易燃物、搭建建築物或佔壓管道,以免發生燃氣事故。

7、不要使用國家已明令禁用的直排式燃氣熱水器。使用燃氣,最好安裝燃氣泄漏報警器。

燃氣安全小常識

1、如何安全使用燃氣?

防災減災科普知識 (防災減災應急避難須知之生產安全、火災、燃氣泄漏)防災減災科普知識 (防災減災應急避難須知之生產安全、火災、燃氣泄漏)

2、燃氣泄漏時應該怎麼辦?

防災減災科普知識 (防災減災應急避難須知之生產安全、火災、燃氣泄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