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說一個我認識的阿姨。

小時候住在職工樓,她是我樓上的鄰居。那時候鄰里往來多,彼此都熟,晚上老太太小媳婦兒們一起喝茶聊天都愛互通有無,撮合撮合未婚小青年。

而她是老太太們唯一久攻不下的堡壘。

她以前在外頭闖蕩過幾年,當她父親臥病在牀的時候回到了家鄉,搬回了父母的家,接了她父親的職,在我爸那個公司做一份喫不撐但也餓不死的會計員的工作。

後來她父親去世了,她一直跟寡母住着。照顧寡母的起居。

老太太們從她回到職工樓的那一天就開始搭橋牽線,畢竟她當時二十來歲也老大不小了(近三十年前的標準),她秀氣白皙,文文靜靜,脾氣好,人勤快,照顧老父老母也細緻周到,是那種很受老人家喜歡的標準媳婦兒。據說她剛回來的時候,找她相看的人一天一個能排上一個多月。

她推掉了絕大部分,有幾個實在推不過,相處了一段時間,也靜悄悄地沒了聲息。

過了兩年,紅娘團們失去了動力,牽線的人慢慢少了,只剩下她母親還不肯放棄,到處求問姻緣。

在我記憶中,老太太有幾年很經常爲了這個事情發脾氣。老樓房隔音並不好,我站在天井裏就能聽到樓上中氣十足的哭鬧聲。

但再哭再鬧也沒用,她三十了,在那個年代,三十歲的女人已經很難很難很難找到對象了。老太太再怎麼跟街坊鄰里打聽、跟菩薩佛祖求姻緣,都再沒能找到合心意的女婿人選。

她依然每天兩點一線地上班下班,看到熟人和和氣氣地微笑點頭打招呼。

再後來,她的侄女、老太太的一個孫女,開始頻繁地在樓裏出現。那個姐姐升學到附近的中學上學,就搬過來跟奶奶姑姑住在一起。晚上她給侄女輔導功課,然後兩人一起服侍老太太入睡。到後來,那個姐姐連週末假期都很少回自己的家,和姑姑一起逛街,一起追劇,姑侄倆的感情越來越好。

老太太的訴苦和嘮叨漸漸地沒有了。

再後來,我爸的公司效益不好,很多人都辭職另尋出路,她也換了工作。

再後來,職工樓拆遷,大家各奔東西,很多隻剩下逢年過節最基本的來往。

她跟我媽關係倒是不錯,現在一個月還會來我家坐兩回。但我不在老家,也已經很久沒有見過她了,只能偶爾在與我媽的聊天中聽到隻言片語。

她已經退休,買了房子一個人住,跟那個侄女的家只隔了一條街,基本已經默認了以後侄女爲她養老。

她不愛旅遊、不愛文藝,跟普通的小城市老太太也沒多大區別。跟我媽在聊天的時候滿口兒孫經,把侄女的兩個孩子看得跟親孫兒一樣親近。

我媽每次見我爸死魚一樣癱在牀上不肯走動就氣不打一處來,羨慕她單身貴族樂得自在。她自陳有時想吵架都找不到對象,羨慕我家吵吵鬧鬧有人氣。

倆老太太就在這樣反覆的自我貶損和相互吹捧中完成了友誼的提升。

但是,我媽照樣樂在其中地跟我爸吵吵,她依舊過着她的單身生活。說是說羨慕對方,回過頭自己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

生活嘛,還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過最舒服。

不婚不育最大的隱患是晚年如何安排。但實際上,有丈夫兒女的,沒有經營好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晚年也有可能孤苦無依;沒有子女的,用心去找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安度晚年。生活不易,沒有哪條路可以打包票百分百通向幸福,也沒有哪條路一定會帶你走向深淵。

婚姻不過是人生無數個交叉路口的其中一個,無論你選擇哪個方向,只要認真走、用心走,總會有辦法找到你想要的幸福。

情感困惑諮詢、婚姻修復、學習戀愛技巧或想找個人聊聊天,請搜索公衆號:紅兔情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