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國“巴黎大炮”射程有多遠?韓國到日本的直線距離,都沒它遠

巴黎大炮是德國一戰使用的超級怪獸。射程高達一百三十公里。巴黎大炮德軍正式名稱是威廉大炮,後來的巴黎大炮是協約國戰後起的綽號。因爲此炮以轟炸巴黎而聞名天下。由於協約國情報部門始終不清楚此炮具體名稱,便以巴黎大炮稱呼。巴黎大炮初始口徑210MM,僅大炮身管就有36米。產量極爲稀少,只有三門巴黎大炮問世,但沒有一門存留到後世。

資料圖

巴黎大炮首次露面是在1918年3月23,轟擊目標是法國巴黎。德國共派出3門超遠射程巨型火炮從一百二十公里外聖戈班森林陣地執行此次轟炸任務。共向巴黎進行了44次炮擊,其中303發落到目標。造成亡856人傷亡。巴黎大炮的超遠射程給法國造成巨大恐慌,轟動了整個巴黎,市民一度認爲德軍已經推進到巴黎城郊。巴黎市民紛紛出逃避難。巴黎大炮正是由此戰名動天下。研製此炮的是德國著名造炮工廠,克虜伯兵工廠。設計師艾伯哈特。工廠東家費利茨·勞森貝爾格親自掛帥監製。該炮是有十幾層樓高的怪獸,僅炮體就重達140噸。安裝在混凝土炮座後,其總體重量突破750噸。只能固定方向射擊。所以安裝時就瞄準巴黎。

資料圖

巴黎大炮有很大的使用侷限。實際使用中有諸多不便。炮管十分長,又沉重異常。豎起發射時會產生很大的彎曲變形。曲線弧度上移,導致炮口下垂25毫米。所以炮管上有鋼架支撐,鋼架間通過鋼索拉住炮身前部,調整尾部鬆緊度保持炮管平直。機動問題直到巴黎大炮被廢棄都沒能很好解決。巴黎大炮的炮彈是專門重達1.25噸,發射一次要用195公斤的火藥。彈頭會被髮射到3.2萬米深空。口徑漸變。從210MM一直到300MM。開始口徑使用到規定發射次數後,內膛直徑變大。此時要換成成240MM彈頭。之後換至260MM,直至300MM。需準備5種口徑彈頭嚴格依次發射。但炮管壽命也只能發射50發。一戰結束後,協約國專門調查了巴黎大炮這一武器,以瞭解其技術工藝。但沒有任何實際收穫。所有巴黎大炮都被德軍自行銷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