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22日報道 外媒稱,蒂魯內什-北京醫院也被稱作埃塞俄比亞-中國友好醫院,位於亞的斯亞貝巴郊區。一個多月前,50歲的沃卡耶胡·貝吉從樓梯上摔落導致背部受重傷,在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醫療中心接受幾輪治療後病情仍未見好轉,然而自從被轉移至蒂魯內什-北京醫院後,貝吉兩週以來病痛緩解了不少。

據拉美社8月19日報道,在這家醫院中,醫生對她採用了一種她從未見過的治療方法:中國古老的技術——鍼灸,通過將細針插入特定部位,鍼灸常用於治療各類肢體或精神疾病。

貝吉說:“我在一場可怕的事故中墜落受傷,專家建議我接受15天的鍼灸治療,現在我感受到明顯的不同。”她說,這種治療推崇健康的生活方式。

貝吉說,醫生正向她解釋該如何保持健康以避免未來出現疼痛症狀,“醫生告訴我要避免讓身體頻繁進行自上而下的運動,坐在椅子上時坐姿要正確,不要長時間保持靜止或坐立姿態,還要多喫蔬菜,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她表示,很多人已經通過這種治療方式痊癒,“我見證了自己身體的康復,現在我正向周圍的人講述鍼灸的好處。”

30歲的阿內毛·沃爾基內是這家醫院的護士,在她看來,與中國專家合作使她明白了這份迅速、有效和辛苦的工作的道德觀。

沃爾基內強調說:“當你向醫生求助時,他們會以極快的速度作出反應,他們工作十分勤勞。”

沃爾基內回憶道:“有一次,一名員工的下頜部位受了傷,當地的醫生都無法對他進行手術,但中國醫生爲他進行了一次成功的外科手術。”

沃爾基內說:“共同合作時,我們見證了諸多變化,事實上,我們並沒有充分利用其潛力。”

報道稱,中國援助埃塞俄比亞的第20批醫療隊由16名成員組成,專業涵蓋心內科、鍼灸科、普外科等。

醫療隊隊長趙誠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們2017年8月來到埃塞俄比亞,中國和埃塞俄比亞之間的疾病差異很明顯,除了常見疾病外,中國人還患各類心血管疾病和腫瘤,但在非洲常見的疾病是傳染病以及交通事故導致的創傷。

8月17日,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市郊的中國-埃塞俄比亞友好醫院,鍼灸科醫師爲當地患者進行中醫鍼灸治療。新華社記者呂帥攝

相關文章